APP下载

绿道,还你翡翠生活

2011-09-28撰文陈文文

浙江林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绿道波士顿珠三角

□撰文/陈文文

绿道,还你翡翠生活

□撰文/陈文文

“明治大学的另一边就是千鸟渊绿道,挤得满满的都是来赏樱的人。日本的天气好,人多也不热腻,说悠哉也很悠哉,反正人这么多也走不快,索性仔仔细细地看看樱花。被四面八方的樱花包围是种奢侈的幸福。”在台湾旅行者吴小姐的笔下,日本东京的千鸟渊绿道是最美的赏樱胜地。

在太平洋另一端,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笔下的旧金山被公认为美国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骑行在海湾绿道,望着日落中的金门大桥和随着山峦起伏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群,生活的滋味感受得很真切。

绿道,这个在欧美国家兴起不到百年却备受推崇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所接受。“对城市来说,绿道具有革命性意义。”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说。

城市的“翡翠项链”

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有个很美的名字——翡翠项链。这是世界城市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由“绿道运动之父”奥姆斯特德亲自设计的这条绿道,受到美国众多景观设计师的追捧。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将富兰克林公园、阿诺德公园、牙买加公园和波士顿公园以及其他的绿地系统联系起来,长度达到25公里,连接了波士顿、布鲁克林和坎布里奇,并与查尔斯河相连。

目前任普惠(中国)公司运营董事总监的美籍华人陈连京,回忆起当初在波士顿绿道上散步的场景:“在波士顿绿道上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绿道离机动车道很远,避开了汽车所产生的喧嚣和不安全感,周围的绿地和树木过滤了城市的废气,在绿道上散步、骑车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20世纪80年代,陈连京赴美求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东海岸一住就是20年。他告诉笔者,波士顿像杭州一样,是一座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的城市。“美国历史上很多重要事件,如波士顿倾茶事件等都发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遗址、纪念地。”陈连京说,波士顿绿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用最优化的道路里程设计,将这些遗址、纪念地连接起来,游客不用导游和地图,沿着绿道就能到达波士顿各个著名景点。“绿道上有指路牌和景点的详细介绍,告诉游客这一路游览将花费多少时间,非常方便。”在他眼中,波士顿绿道本身就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一大景观。

波士顿绿道系统“一炮打响”后,轰轰烈烈的“造绿”在全美展开。在旧金山,20余年前,绿道建设获批,当地规划了长800公里、环绕9个湾区的绿道,串起当地200多个公园,目前已建成大约470公里。

旧金山人发现,绿道带来了一连串的惊喜:除了给都市人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提供更好的休闲环境外,还为城市吸引了更多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

绿道的经济效益,从美国东海岸的统计数据中可得到印证:东海岸绿道全长约4500公里,是全美首条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连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迹,绿道总造价约3亿美元,全部建成后可为沿途各州带来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为超过3800万居民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我们把绿道形容为‘翡翠项链’,不仅仅是生态上,经济上也应有翡翠的价值,‘造绿’运动才能长久。”李迪华说。

珠三角样本

在珠三角,“绿道”这个舶来词语,当地居民已不再陌生。在这里,自2010年3月22日启动绿道建设,珠三角打出“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口号。全长1690公里的绿道网,在2010年就把珠三角的9个城市初步连接在一起。3年后,珠三角率先建成6条区域绿道,将串起200多处主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文化遗迹。

然而,对于旧金山绿道管理者而言,珠三角的绿道建设速度简直如“天方夜谭”。

就时间而言,珠三角将用3年时间赶上旧金山20多年的绿道建设路程;就长度而言,全长1690公里的珠三角绿道网将是旧金山的2倍。

作为一项在全国开先河的标志性工程,推进心情如此迫切,难免有人不解。或许,广东省委全会上播放的专题片沉重的旁白,可以道出生活在珠三角的人们的切身感受。

“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到处是钢筋混凝土楼宇森林和汽车组成的钢铁公路,我们在享受现代都市文明便利的同时,发现我们呼吸的空气不再甜美,河流也不再清澈,我们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绿道的副产品,就是人们出行方式、行为模式、消费理念,以及城市形态、城乡结构潜移默化中的改变。”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水生态研究室主任高阳这样说。

旧金山在修建绿道前期,花了2年的时间致力于一项争取当地居民和政府支持的计划。这点上,珠三角的居民似乎显得“宽容”许多。在广东增城,绿道成为当地一项致富工程。

增城以绿道为“藤”,让绿道串起沿线村庄,建设了桥头、高坡头等旅游驿站和聚龙庄等农家旅馆,把市民引入乡村,致富当地农民。小楼镇农民张文彬在绿道入口处开办了农产品超市,解决了100多个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2009年,增城农民人均纯收入9281元,增幅连续3年高于城镇居民。

浙江呼唤“绿道”

你也许对“绿道”的概念还很陌生,但生活在杭州的居民已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绿道”的魅力。

“十里琅珰、西山游步道、运河游步道、西湖环湖绿化带……这些都具备‘绿道’的真实意涵。”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研究员钟其,对省内的“绿道”研究已颇有心得。他告诉笔者,杭州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优势,如仿效珠三角,系统性开展绿道建设,影响不可估量。

钟其在一份报告中提出打造“一城、一山、二线、三水”的绿道构想。具体说来,即围绕全省区域内的城市、自然山脉、铁路线和公路线、主要河流和湖泊以及海岸线展开,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主要交通旅游通道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来开辟各类绿道。同时,绿道外围还可以划定一定范围的生态敏感区或生产用地作为生态廊道或组团隔离带。由此,密布全省的城乡绿道、区域绿道和生态廊道,构成全省区域的绿道网络体系。

“配合杭州已有的公共自行车系统,骑行在连绵的绿道中,相信有很多人愿意舍弃汽车,自觉自愿节能减排。”钟其说,绿道既是“日用品”,也是“奢侈品”,它免费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但也需要政府“砸重金”确保绿道质量。

认识绿道

绿道“greenway”分成两个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greenway”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对于受人为干扰的景观而言,绿道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们为人类的进入和游憩活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它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绿道类型

城市河流型(包括其他水体):这种绿道极为常见,在美国通常作为城市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

游憩型:通常建立在各类有一定长度的特色游步道上,主要以自然走廊为主,但也包括河渠、废弃铁路沿线及景观通道等人工走廊。

自然生态型:通常都是沿着河流、小溪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这类走廊为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物种的交流、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风景名胜型:一般沿着道路、水路等路径而建,往往对各大风景名胜区起着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步行者能沿着通道方便地进入风景名胜地,或是为车游者提供一个便于下车进入风景名胜区的场所。

综合型:通常是建立在河谷、山脊类的自然地形中,很多时候是上述各类绿道和开敞空间的随机组合。它创造了一种有选择性的都市和地区的绿色框架,其功能具有综合性。

猜你喜欢

绿道波士顿珠三角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你不能带绿气球进波士顿美术馆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波士顿狂飙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