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森林城市 打造山水童话

2011-09-28撰文任淑女

浙江林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云和县山水童话

□撰文/任淑女

创建森林城市 打造山水童话

□撰文/任淑女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县域面积和总人口都约为全国的万分之一,自古被喻为“洞宫福地”。境内湖湾众多,群山绵延,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貌,是我省的生态县。当前,云和县正依托其秀美的山水风光、独具的木玩产业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核心战略,致力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和“童话乡村”。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今世界生态化城市的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因此,创建森林城市,打造“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县域发展品牌,推动“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转型升级,对于独具山水特质的云和更具重要意义。

创建森林城市,是建设“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特色城市的有效载体。云和县“三山环抱、三溪环绕”,与森林有着天然联系的木制玩具产业是云和的传统优势产业,木玩童话是云和的城市特质资源和内涵。创建森林城市,正是对这些城市特质资源进行组织、培育、集聚、生成的有效载体。因此,按照“城旅一体、精品精致、城景合一、天人合一”的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做大山水文章,培育森林个性,彰显森林特色,切实把山水整合起来,把山水动员起来,打造“城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森林系统,努力使城市满目山清水秀,放眼花红柳绿,绿水穿城郭,车从林中过,呈现无与伦比的山水底色,是云和推进“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建设,打造“山水家园、童话世界”这张城市“名片”的有效路径。

创建森林城市,是“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小县大城”核心战略的深入实施,云和实现了65%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县城居住,9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县城发展,87%以上的学生集中在县城就读。同时,随着大量的人口集聚县城,云和正面临着一系列因高城市化与低工业化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群众生活品质问题。创建森林城市,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森林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使广大市民更好地亲近自然,享受绿色,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企业、森林公园等一系列森林品牌的建设,从而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创建森林城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云和作为全省的生态屏障,拥有全省第三大人工湖、面积名列全国前三的千年梯田及高达80.8%的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其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最持久的独特资源和宝贵财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其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创建森林城市,是当前云和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具体行动。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大力开展城市植树造林,增加城市森林面积,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绿色屏障和生态保护体系,能有效地解决好城市化进程导致的环境压力加大、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加快培育林业等低碳、绿色产业,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使云和因生态而美,因生态而兴,因生态而富,因生态而安,因生态而名。

云和县是全省重点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5万亩,是耕地面积的16.6倍,占总面积的84.1%;森林覆盖率8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全县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79.9万亩,占林业用地的63.9%,占比名列全省前三位。近年来,云和县积极推进省级生态县和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全县绿化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创建森林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中,重点是要在以下4个方面下功夫。

提升理念,科学规划。牢固树立抓创建森林城市就是抓发展,抓创建森林城市就是抓民生,抓创建森林城市就是抓特色的理念,坚持从云和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特点和文化历史出发,因地制宜,充分依托生态环境的优势,在“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和“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城市总体定位框架下,确立“突出山水城市特色、培育绿色文化景观、统筹城乡一体绿化、建设童话休闲名城”的森林城市发展定位。通过城市森林分布格局调整和森林结构优化,以建成区城市森林公园、三沿景观同时,使城市各区块之间绿地资源的配置更趋均衡合理,形成景观生态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全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网络。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绿化,不断完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开展三沿生态景观林建设,营造云和湖、钓鱼岛、龙门景区、洋田景区等沿湖景观林12.3万亩;沿丽龙高速公路和53省道等道路两侧营造景观林4.2万亩,湖岸绿化率达到90%以上,道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沿县城周边营造景观林3.5万亩,建成风景林复层混交、点线面浑然一体的复合城市森林生态群落。加快城镇绿化建设,结合城郊的环境整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绿色村庄工程,大力发展经果林和景观林,加快提高近郊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打造整洁、亮丽、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需求。力争到2015年,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10个,市级绿化示范村30个,县级绿化示范村60个。大力发林建设及浮云溪滨水廊道建设为重点,按照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体系,把云和建设成为浙西南“云山环绕、溪流呈网、林木依人”的最具特色的森林城市。

精心构筑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按照“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创建森林城市的战略布局,拆旧建绿,见缝插绿,建设小公园和小型绿地,大力开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和森林面积。同时,推进城市重要节点森林化,建设小区绿化示范亮点,打造特色景观大道,拓展城区造绿空间,促进全县城市绿化从平面走向立体,塑造独特的城市景观。在工业园区、南城新区因地制宜地营造大型城市片林;逐步完善建成区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大力开展建成区凤凰山、狮山、南山、白龙山、贵溪公园建设,形成集科普教育、参观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通过扩绿增量,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均达到39%,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平方米。展森林旅游,建设各具特色的山区旅游度假集镇,积极拓展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努力营造田园型和谐环境,促进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着力培育特色城市森林生态文化。充分利用“中国木制玩具城”和山水城市的优势,培育城市绿化特色,着力打造云和独特的森林生态文化。一方面,以木制玩具制造及文化创意为支撑,使整个城市景观造型体系、城市公共设施体系、城市建筑外立面,以及街道、广场、森林公园的设计等符合童话主题的塑造,将玩具元素渗透到城市森林建设之中,使玩具文化与绿色文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云和县独特的山水资源,依托“水”字做文章,围绕“河”字绘蓝图,加快浮云溪、安溪等河道沿岸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长廊、风景长廊、休闲长廊。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凸显“水”和“绿”两个主题,彰显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云和特色”。

(作者系云和县县委书记)

猜你喜欢

云和县山水童话
《山水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童话镇
云和建设木制玩具文化特色小镇发展规划
午夜童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