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创新之路

2011-09-27李毓堂

西部大开发 2011年9期
关键词:产值耕地现代化

◎ 李毓堂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 博士生导师

第六次产业革命和农业知识密集五大产业(农、林、草、海、沙)创新理论,是宏观技术和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创立现代科学技术如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三农”、“三牧”持续发展难点热点问题越来越突出,越益显示出创新理论的重大科学意义。

一、国情难题

“三农”“三牧”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国家领导人“最头痛”的问题。它集中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农业发展战略仍重在18亿亩耕地上做文章,因而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及饲料粮迅速增长(现已占粮食总量40%)等趋势的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由于蛋白质饲料严重短缺,人们就在养殖和畜产品中添加“瘦肉精”、“三聚氢胺”、“苏丹红”等有害物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这如何能顺利开展农业现代化?

2.由于多种经营薄弱,农业总产值难以翻番增长。农业总产值中,牧业产值不到1/3,国内所需羊毛2/3靠进口:林业产值仅占4%,国内所需木材1/3以上靠进口。农民主要靠人均二亩多地、一千多斤粮的产值收入,如何能开展农村建设和发展农业现代化?

3.西部农林业和草原牧业发展持久滞后,由于管理不善,经营粗放,加上某些政策走偏,致使十年动乱遗留问题与新产生问题交错叠加,不但未能实现小平同志发展西部农牧业和牧区少数民族经济的战略构想,反而加大了东西部发展和贫富差距,使老少边牧山区经济大都处于困境。这如何能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

4.国土生态环境治理上,仍一直推行重林轻草“一刀切”的做法,以致累计耗资巨大,而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整体扩展趋势仍未根本改变。由于忽视生物技术治理,工业“三废”、城市垃圾、农业化学、养殖粪便等污染依然严重。这如何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5.农业生产体制上,由于缺乏引导机制与支持,长期处于小型、分散个体经营和生产初级产品效益低下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科技推广、市场经济发展和提高自身效益的形势要求。这如何能促进农业生产力大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

综上所述,如果我国农业仍然继续重在18亿亩耕地上做文章,粮食自给率最多达95%;农业产值不能翻番增长,多数农民收入仅靠千把斤粮食产值;西部农林牧业和少数民族经济继续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半壁江山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继续蔓延;农牧业继续处于小型分散个体经营、生产初级产品效益低下的状态;那么农业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蓝图

针对上述国情难题,遵循小平同志的农业战略构想,钱学森理论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绘制出精致的科学发展蓝图。主要内涵是:

1.全面优化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发展生物技术革命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解耕地粮食紧缺难题,为三农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资源条件。

除优化利用耕地发展知识密集型农产业外,要充分优化利用林地、草原、沿海滩涂和沙地,发展知识密集型林、草、海、沙新兴产业。这就打破了重在18亿亩耕地上做文章的思想束缚,把“三农”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立在用之不竭的整体国土资源基础上。同时,强调要充分利用五大产业的副产物、废弃物,通过生物技术,成百倍、上千倍地发展优质饲料,用于养殖业。这不仅可以肉代粮,减少国民粮食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代替目前饲料用粮的30—50%,从根本上化解人畜争粮矛盾,从而可腾出数亿亩耕地生产人用粮。它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资源保障。

2.五大产业都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即在技术与管理上要应用现代一切实用的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方法;在运作机制上,要求每个产业都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相结合的产业链,运行中,按照系统工程程序,做到各层次各环节间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生产;再通过一二三产业1∶2∶2的经营增值效应,使产值得到几何级数式增长。这就从根本上破解了农业产值长期低迷的难题,为“三农”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孕发出强大的内在动力。

3.以创新思想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重点发展高起点的草、沙、林产业。历史上的两次西部开发,都未能改变西部面貌,是因为既没有抓好农(牧)业基础建设;又不顾西部特点,搞一刀切;并且没有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由此提出在当前西部大开发中,要重点抓好草产业、沙产业、林产业,起点要高,要都是知识密集型的。而且一开始就搞产业化,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并注意综合利用,做到生产实行工厂化管理。由此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已大大缩小了工、农间及城乡间的差距。

三、在五大产业生产体制上,倡导发展适应科技推广和市场经济要求,农、工、商结合的产业化集体经济

要推广并完善如华西村、刘庄那样的农工商一体化富有集体。在草产业发展中,建立以家庭牧场为基础、牧工商服务公司为龙头,草、畜、工、贸相结合的经济联合体。如达拉特旗建设的家庭牧场的“五股地模式”及经济联合体。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四化”中最薄弱的一环,也是全国实现小康目标中难度最大最敏感的热门课题。由自然禀赋决定和社会传统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在人口、资源、环境、富裕的搏奕中,存在着几大基本矛盾与潜在危机。这是一项充满变数的复杂系统工程,不是一方农业专家仅靠某项或某几项技术措施就能奏效的;必须从国情和全局出发,针对问题,整体设计,通过统筹兼顾、制度保证、科技创新(特别是生物技术革命)和有序发展农业型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现行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运作机制及经营体制,才能解决问题。

第六次产业革命,发展知识密集型五大产业,都是高度综合的、良性循环的、科学管理的、生态优化的、多层次高效的产业化集群,正是当前国家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创新之路。

猜你喜欢

产值耕地现代化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