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2011-09-22羊晓莹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动机志愿志愿者

◎羊晓莹

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羊晓莹

志愿者(Volunteers),又称义工,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①志愿者服务活动具有巨大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已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而志愿者的动机由于直接和志愿行为的激发、维持有关,因此,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如今,国外已形成了对志愿者动机较为系统的研究,而国内在此领域研究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外相关研究,包括三种传统的志愿者动机模型和三种经济学取向的志愿者动机模型,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启示。

志愿者 动机 模型 启示

一、传统的志愿者动机模型

国外研究者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关注志愿者动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内逐步形成了三种理论模型,分别是双因素或三因素模型(The Two or Three Factor Model)、线型模型(Unidimensional Model)和多因素模型(Multifactor Model)。②

(一)双因素或三因素模型

1981年,Horton-Smith建立了一个关于志愿者动机的双因素模型,将志愿者动机分为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③比如,像“帮助他人让我感觉良好”这种不明确的回报就属于利他动机,而一些明确的回报就属于利己动机。同年,Frisch和Gerrard以覆盖全美的455名红十字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也建立了一个双因素模型,同样发现志愿者动机既有利他动机(如对他人的关心),也有利己动机(对自己的关心)。④

1987年,Fitch在一项以大学生志愿者为对象的研究中,编制了一个包含了20个题目的量表。⑤这个量表涉及了三种动机因素:利他、利己和社会责任动机。

而Morrow-Howell等在一项关于“自助小组”志愿者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三因素模型,即利他动机、社会动机和物质动机。后续研究逐渐开始关注成就动机、权利动机、人际关系动机对于招募和维持志愿者的重要作用。⑥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大量研究都关注的是双因素和三因素模型,对志愿者复杂的动机进行了探索。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局限性。许多研究没有实证数据,往往局限于某一个志愿者组织的小样本研究。因此,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两种解释志愿者动机的新模型:线型模型和多因素模型。

(二)线型模型

1991年,Cnaan和Goldberg-Glen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研究了志愿者动机的大量文献,证实了已有研究的局限性。⑦他们发现,许多已有研究对于动机的描述既不一致也不系统,更重要的是,在关于双因素和三因素模型的研究中,很少有研究使用内容分析来验证动机的划分类型,而且也没有关注不同动机之间的相互联系。

因此,两位学者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主要的动机进行了区分和归类,共划分了28种志愿者动机,并使用5点量表编制了志愿者动机问卷 (the Motivation to Volunteer scale,MTV)。随后,他们使用该问卷对258名志愿者和104名非志愿者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志愿者的确既有利他动机,也有利己动机。但是,重要的是,志愿者本身并没有区分他们自己的动机类型,也不会只有单一或者单类的动机。这些研究说明,这些动机的联合体是志愿者经验的一部分,因此用线型模型来解释志愿者的动机。

(三)多因素模型

多因素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功能分析。功能分析的思想源于机能主义心理学,其核心观点是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由特定的目标和需要所激发,如果要了解某一行为发生的原因,就应该从该行为能够实现的目标或满足的需要这一方向去考虑。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种行为,对于不同的人也具有不同的功能。多因素模型是功能分析理论在志愿者动机领域的应用。 Clary等人(1998)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志愿行为的六种功能,分别是⑧:

1.价值功能(Values function):个体为了表达或支撑某一重要价值观,如人道主义和帮助不幸者。

2.理解功能(Understanding function):了解世界、增加知识、锻炼技能。

3.增强功能(Enhancement function):寻求心理上的成长与发展,如增强自尊、提高个人价值感。

4.职业功能(Career function):获得和现在或今后的职业相关的经验。

5.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巩固、加强某种社会关系。

6.保护功能(Protective function):减少消极情绪,如内疚。

其中,价值功能、理解功能、增强功能相对重要,而职业功能、社会功能和保护功能相对次要。但是,对于不同的群体,六种功能的重要程度不同。如职业功能对于青年志愿者的重要性大于其对老年志愿者的重要性。在六种功能(动机)的基础上,Clary等编制了“志愿者功能问卷”(the Volunteer Functions Inventory,VFI)。VFI问卷使用7点量表计分,虽然只有志愿者的自我报告,但VFI问卷仍是仅有的志愿者动机测量方式之一,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随后的10多年内,该量表被多次修订和测量,并出现了一系列基于该问卷的研究和关于志愿者动机的多因素模型探讨。这是如今被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志愿者动机测试问卷之一。

总之,已有研究将志愿者动机归类为以下三种模型中的一种:双因素或三因素模型,线型模型,多因素模型。而在随后的关于志愿者动机的研究中,都吸取了三种理论模型中的至少一种,并使用了以此为理论基础编制的测量量表。

二、经济学取向的志愿者动机模型

至少有两个原因让经济学家们开始研究志愿者的动机。⑨第一,志愿行为被定义为不以直接的经济回报为目的。因此,有必要考察志愿者获得了何种收益,这样,他们的行为才是符合理性的选择模式。第二,个体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等,因此,有必要弄清楚为什么这些个体选择了做志愿者,而不是挣钱。

经济学理论家们公认了三种微观经济学模型来解释志愿者动机,分别是公共利益模型(Public goods model)、 个人消费模型 (Private consumption model) 和投资模型(Investment model)。⑩这三种模型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什么激发了志愿行为”和“志愿者的价值是什么”,详见表 1。

表1 志愿行为解释模型

(一)公共利益模型

为了获得劳动力市场的经验、技能和社会关系,公共利益模型假设,个体把自己的时间奉献给公益的原因,是为了增加公共利益或公共服务的总量。在这里,公共利益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也就是说,当他人的公共利益获益时,个体也获益。这种行为依靠的是志愿者为他人的获益而服务,而不是依靠某种物质回报,其本质上是一种利他行为。

(二)个人消费模型

和公共利益模型相反,志愿者的动机是由个人利益所激发。志愿者所获得的回报包括自我同一性,获得或维持某种社会地位,从某种类型的工作中或者从社会道德规范的履行中获得满足感,或者仅仅是通过做一些善事而获得“温暖的感觉”。总的来说,志愿服务的结果并不影响个体的志愿服务决定。

(三)投资模型

与志愿行为有关的第三种核心收益是交换价值收益,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获得直接的补偿。这种模型假设志愿者是为了丰富人际资源,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或者增加自己以后的收入。也就是说,志愿行为被视为一种扩大个体社交网络、实现个人目标(特别是职业目标)的方式。如通过人力资本储积,志愿者可以得到培训,获取新的技能。通过建立有用的社会关系,或者展现自己的能力而得到潜在的就业机会。在此志愿行为被视为一种投资行为。

三、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的启示

(一)理论启示

总的来说,国外关于志愿者动机的研究较为系统,且范围广泛,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志愿者动机模型的建立和比较,特别是利用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经典理论来解释志愿者动机。第二,不同类别的动机对志愿行为的激发和维持的影响。如利他动机、利己动机、关系动机等,包括对这些动机的效果和特征的比较。第三,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志愿行为动机的影响。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份志愿者的动机特征。第四,不同服务领域的志愿行为动机。如,公益旅行中的动机⑪。第五,志愿者动机测量工具的编制和修订。如志愿者动机问卷和志愿者功能问卷。第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志愿者动机的比较,即跨文化研究。第七,动机研究成果在志愿服务中的实际应用。

但是,国外如此丰富的研究成果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在动机领域尤为明显。在国内,也有学者根据中国国情,对志愿者的动机进行了研究。但是,总的来说,国内的研究范围狭窄。研究的服务领域多为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研究的服务主体多为大学生志愿者,研究方式多为经验性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扩展研究对象的范围,探索出适合中国背景文化的志愿者动机系统。

(二)实践启示

在国外,许多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早,规模大,社会效益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志愿行为动机丰富,且都能为社会所接受。而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正处在发展时期,并未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而在服务实践中,社会所认可的动机单一,没有真正的满足志愿行为的功能需求;动机类型和服务工作类型没有匹配,这直接导致志愿者资源的流失。

在以任务为导向的单次志愿者服务中,动机的满足和需求的匹配也许不重要。个体可以服从组织的决定,而暂时做自己实际上不愿意做的服务工作。但是,在长期志愿服务中,如果志愿者无法从服务活动中满足自己的动机,则难以长期坚持。这就迫切要求志愿者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真正地考虑志愿者动机,

①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2006-11-7.

②Esmond,J.Dunlop,P.Developing the Volunteer Motivation Inventory to Assess the Underlying Motivational Drives of Volunteers in Western Australia.CLAN WA-INC,2004.

③Horton-Smith,D.Altruism,volunteers,and volunteerism.Journal of Voluntary Action Research,1981(10):21-36.

④ Frisch,M.B.,Gerrard,M.Natural helping systems:Red Cross volunteers.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1(9):567-579.

⑤Fitch,R.T.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ing for community service.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987(28):424-431.

⑥ Morrow-Howell,N.,Mui,A.Elderly volunteers:Reasons for initiating and terminating service.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1989(13):21-33.

⑦Cnaan,R.A.,Goldberg-Glen,R.S.Measuring motivations to volunteer in human services.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1991(27):269-284.

⑧ Clary,E.G.,Snyder,M.,Ridge,R.D.,etal.Understandingand assessingthemotivationsofvolunteers:A functional approach.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1516-1530.

⑨Prouteau L,Charles Wolff.On the relational motive for volunteer work.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8(29):314-335.

⑩ Ziemek,S.Economic analysis of volunteers'motivations-A cross-country s study.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6(35):532-555.

⑪ Chen Li-Ju,.Chen,J.The motiv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ourists:A case study of Chinese Village Traditions.Tourism Management,2010,in press.

作者单位 重庆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颜 波

D430

:A

猜你喜欢

动机志愿志愿者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