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血液透析患者预防跌倒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1-09-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期
关键词:血透低血压危险

周 彧

(福建医科大学邵武市立医院,福建 邵武 354000 )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1]。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2]。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在透析过程中还是在家中,因慢性疾病的并发症,如骨骼的变化、高龄、步态平衡失调、直立性低血压等,其发生跌倒的危险性可能较正常人高[3]。透析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低血压、肌肉痉挛、皮肤瘙痒等;透析结束起床穿鞋时可能会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等,以上种种因素均增加了发生跌倒的危险性。据文献报道[3],维持性血透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非透析时间分别有83.7%和72.9%处于跌倒低度危险,而分别有15.32%和12.6%存在跌倒高度危险,说明无论是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都是跌倒的危险人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透患者防跌倒的认知行为干预,做好血透患者防跌倒的预防护理,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邵武市立医院血透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患者126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55例,年龄21~90岁,各年龄段分布及占总人口比例为:<60岁59例(46.8%),60~69岁21例(16.6%),70~79岁35例(27.7%),≥80岁11例(8.7%);血液透析2~3次/周,每次4h。诊断标准:内生肌酐清除率<10%,血肌酐>5mg/dL常呈现各种尿毒症症状,如明显贫血、严重恶心、呕吐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及传统的卫生宣教,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干预。首先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及家属讲明认知行为干预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再与患者深入交流,取得其充分信任,最终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对干预组实施专门的认知行为干预。两组均由责任护士记录在12个月内患者的跌倒率及跌倒造成损伤的情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

2 护理干预

2.1 认知干预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重建信念系统。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指出其存在的错误认知,帮助分析产生错误认知的原因及危害性,使其认识到自己想法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放弃,并重建信念系统。在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耐心、诚恳的与患者交流,使患者感到他人的理解、同情,消除自卑感。鼓励患者说出真实的想法,帮助其纠正不良思考方法。

2.2 放松训练

采用口头指导法,让患者躺在床上,呈随意舒适姿势,手臂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下,并轻轻闭上双眼,嘱患者按照研究者的指导语有顺序地进行全身肌肉放松,对每一肌群先引导患者感受紧张,持续10s后,再让其感觉放松,在两组肌肉群练习的间隙,间隔5s。

2.3 健康宣教

举办预防跌倒知识讲座:每月1次,每次60min。讲解透析患者的跌倒原因包括内在危险因素(如意识障碍;定位能力;步态和平衡失调;移动能力;执行指令及合作能力;精神状态改变;失眠问题)及外在危险因素(病室、浴室卫生间缺少辅助设施;地面易滑倒;设施使用不当;床上或床边缺少辅助设施;衣服或鞋袜不合适)。并制作一些预防跌倒知识的小册子或小卡片发放到患者手中,增强患者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了解。讲座结束后征求患者意见,收集患者疑问最多的问题,集中给予解答。

2.4 功能锻炼

多数跌倒与肌力减退,特别是下肢肌力减退有关。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加强骨骼肌肉的活动;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加强营养支持。

2.5 合理使用药物

加强医患沟通,对使用可能增加跌倒危险药物,要经常检查是否仍有使用的必要,尽可能限制多种药物合用,避免低血压、低血糖的发生。

3 结 果

对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比较显示:干预组63例患者中3例发生跌倒占4.8%,与对照组的22.2%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228,P<0.01),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跌倒的损伤情况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跌倒的损伤情况比较(例,%)

4 小 结

血液透析患者跌倒而导致意外损伤(如皮外伤出血、局部血肿、骨折等),不仅让患者增加经济负担,还给患者带来机体创伤、功能状态衰退、心理创伤,甚至危及生命。认知疗法是通过帮助患者改变认知不合理成分,调整其错误、歪曲的思维想像信念,摆脱消极观念,接受新的正确的思想,以消除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反应。行为治疗则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依据,帮助患者通过学习获得适应性行为。

本研究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预防跌倒的效果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12个月内跌倒的发生率及两组患者跌倒的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认知功能是引起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5]。针对跌倒因素采用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正确评估透析患者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创造适合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环境,可有效的减少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1]Fader G,Cryer Cr,Donovan S,et al.Gul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falls in people over 65.The Guidelines′ Development Group[J].Br Med J,2000,321(7267):1007-1011.

[2]李林涛,王声勇,荆春霞.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1,5(3):227-229.

[3]孙慧娟.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的评估与干预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6-59.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55.

[5]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3.

猜你喜欢

血透低血压危险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