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2011-09-19陈秀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期
关键词:莫沙食管炎流性

陈秀伟

(湖南省湘乡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湖南 湘乡 41122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普遍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尤其是酸性胃液与胆汁反流至食胃管从而导致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1]。为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相对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应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110例均为临床确诊并经胃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19~73岁,平均4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1年,均有胸骨后疼痛、烧灼感、泛酸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并除外食管癌、消化性溃疡及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性疾病如:心肌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4周内未服用制酸剂和促胃肠动力药物史;内镜下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断根据2003年全国反流性食管炎研讨会制定的标准[2],选择Ⅰ级60例、Ⅱ级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食管黏膜病变分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

将11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口服雷贝拉唑10mg,2次/d,早晚餐前服用,莫沙必利15mg/d,分早、中、晚3次各5mg服用;对照组55例,奥美拉唑20mg/d,莫沙必利15mg/d,服用方法同治疗组。

1.3 疗效评估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食管黏膜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消失,食管黏膜病变面积较前缩小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食管黏膜病变无变化或病变面积较前缩小不到50%。

1.4 统计学方法

治疗有效率的比较采用检验χ2,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6周后两组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和内镜下病变黏膜改善情况)分别为治疗组94.54%,对照组76.36%,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轻度腹泻1例,对照组轻度腹泻2例,轻度头晕1例,但均未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症状自行消失。随访病例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3 讨 论

RE主要是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食管对胃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酸(碱)性胃液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形成。北京、上海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E的发病率为1.92%[3]。对存在食管黏膜损害的RE患者常需较强的抑酸剂。目前多采用奥美拉唑作为治疗用药。但由于奥美拉唑存在抑酸效应慢,需要多次给药才能达到抑酸效果,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促进愈合和症状缓解的效果不稳定等缺点[4]。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医学界认为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因素很多,基础的发病机制是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低下及食管廓算能力下降,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并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烧灼感、泛酸、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治疗原则是减少胃食管反流,降低反流液的酸度,增强食管清除力和保护食管黏膜。药物治疗一般以抑酸及促进胃排空、黏膜保护剂为主。研究证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缓解和损伤黏膜的愈合均高度依赖于胃酸控制,提高胃内胃酸pH到4以上是有效治疗和阻断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RE的一线药物,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中的多态性表达酶CYP2C19代谢,存在着抑酸疗效不稳定和个体差异较明显的缺点。雷贝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相比,由于在其化学结构吡唑环和苯并咪唑环上进行不同集团取代,且不经P450同工酶代谢,通过与H+-K+-ATP酶部分可逆结合,能迅速有效的抑制基础和餐后胃酸分泌[5],保持相对高的抑酸水平,并极少产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无疗效明显的个体差异等,故治疗效果更加稳定可靠。莫沙必利是一种新型的胃肠促动力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胃肠肌层的神经丛,增加胆碱能神经递质的释放,起效快,增强食管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张力,因此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增强食管的清除作用[6]。

本组治疗结果显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周后不仅症状缓解率高,内镜愈合率随着症状好转而改善明显,提示该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由于其不仅能有效治愈反流性食管炎,且能快速缓解反流症状并保持缓解症状,服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可推荐为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治疗方案[7]。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26.

[2]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

[3]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23.

[4]Tytgat CNJ.Shortcoming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proton pumpinhibitors[J].Eur J Gastorenterol,2001,13(1):29-32.

[5]柯美云,王智凤,孙晓红等.雷贝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胃内PH值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9):675-678.

[6]刘明东,徐肇敏,陈隆典.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6):415.

[7]郝云龙.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4,19(10):576-577.

猜你喜欢

莫沙食管炎流性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针灸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化疗引起的上腹部胀满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