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2011-09-19吴丽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期
关键词:孕激素阳性率内膜

吴丽玲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彭湃医院,广东 汕尾 516400)

子宫内膜癌属于雌激素相关性肿瘤,以绝经后女性多见。癌组织中表达ER、PR,而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近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效果也不满意[1]。为了观察ER、PR、p53的表达及与临床分期、病理等的关系,本文对34例子宫内膜癌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在海丰县彭湃医院住院的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1.53岁。绝经前患者15例,其中1例61岁,1例51岁,其余均在50岁以下,绝经后患者23例。就诊原因为绝经后阴道出血者23例,占60.53%;月经紊乱者14例,占36.84%;其中1例患者仅在B超检查时发现宫腔占位行诊刮术发现,占2.63%。

1.2 手术及病理检测方法

3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34例,其中全子宫切除术3例,占8.82%;全子宫+双附件切除者8例,1例行扩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骨盆漏斗韧带切除,占23.53%;广泛、次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双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3例,占67.65%,其中2例同时行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未手术的4名患者,占11.76%,其中1例30岁,未生育,采用高效孕激素治疗;1例患者伴有肝硬化腹水,细胞学类型为:腺鳞癌,去外院放疗,失访;1例外省市患者诊刮仅提示增生期内膜,在海丰县彭湃医院行宫腔下子宫内膜电切后病理提示为子宫内膜腺癌(I期,G2),拒绝手术,签字出院,失访;另1例患者确诊后未手术签字出院,失访。所有剖腹手术患者,标本由海丰县彭湃医院病理科取材,制片,常规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同时石蜡标本采用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ER、PR及p53表达情况。

1.3 分期及组织分类法

3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通过诊刮及病理结果进行术前诊断,临床分期主要根据诊刮病理结果、诊刮时宫腔深度、B超所示肌层是否有浸润及妇科检查宫旁是否有浸润(增厚)等情况确定临床分期。组织分类法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88年标准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ER、PR及p53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34例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三期的ER、PR及p53总阳性率分别为70.59%、67.65%、23.53%,总的趋势是临床分期越高,ER、PR的阳性率越低,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而p53的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分期的内膜癌组织中ER、PR及p53的表达[例(%)]

2.2 ER、PR及p53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从表2、表3可以看出,随着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ER、PR的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表中不同的组织学类型的ER、PR表达不同,但由于各组织类型的例数差别较大,进行统计学比较没有意义。

表2 不同分化程度的内膜癌组织中ER、PR及p53的表达[例(%)]

表3 不同组织学类型ER、PR及p53的表达[例(%)]

3 讨 论

长期过多的雌激素刺激而缺乏孕激素拮抗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主要因素,性激素受体是女性生殖器官接受激素统一调节的物质基础。细胞癌变后,受体的产生和作用受到损伤,当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组织就会失去性激素受体[2]。子宫内膜癌ER、PR的含量与一系列临床病理有密切关系[3,4]。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分期越早、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越高,子宫内膜癌组织的ER、PR受体的阳性率也越高,临床分期越晚、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越低,ER、PR受体的阳性率也越低。而p53阳性表达多发生在病程晚期、细胞分化差的肿瘤,本文的报道与杨冰[2]等的报道基本是一致的。

内分泌治疗是目前子宫内膜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晚期、复发及未育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更为重要,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密切相关,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常规进行癌组织的ER、PR的测定,如果阳性可采用内分泌治疗,药物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或高效孕激素等,而ER、PR阴性的患者应用抗雌激素类的药物或孕激素的疗效不明显。Jongen等[5]认为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就无病生存期而言,PR的缺乏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而肿瘤ER-a阳性患者则有较好的整体生存期。Suthipintawong等[6]的研究结果显示ER-PR和Ki-67对生存时间来讲是独立有意义的预后指标,未显示出p53与生存期间相关的统计学意义。

因此,EP、PR及p53的阳性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细胞学类型等相关,术后病理检查的同时进行雌、孕激素受体及p53的检测,既可以指导术后进行内分泌治疗,又可以评价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杨丹,韩立敏.1969~2003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及发病因素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5,32(4):479 483.

[2]杨冰,叶元,周英琼.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及p53表达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2):225-226.

[3]Epithelial and stromal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expression in endometrial cancer ture color computerassisted image analysis versus subjective scoring[J].Gynecol Oncol,1997,64(3):404-410.

[4]Immunohistochemical evaluation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content in 183 patients with endomertrial carcinoma,part 1:clinical and histologicc correlatiins[J].Am J Clin Pathol,1990,94(3):247-254.

[5]Jongen V,Briët J,de Jong R,et al.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alpha and -beta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A and -B in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id endometrial cancer[J].Gynecol Oncol,2009,112(3):537-542.

[6]Suthipintawong C,Wejaranayang C,Vipupinyo C,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R,PR,Ki67,c-erbB-2,and p53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J].J Med Assoc Thai,2008,91(12):1779-1784.

猜你喜欢

孕激素阳性率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保胎药须小心服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