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湾水库大坝高喷灌浆试验综述

2011-09-17石瑞青

山西水利 2011年6期
关键词:成墙孔位防渗墙

石瑞青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工程概况

后湾水库位于山西省襄垣县虒亭镇后湾村,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和工业供水的多年调节水库,属浊漳河西源的控制性工程。1959年11月开工兴建,1960年3月完工。经数次扩建改建,最大坝高26 m,坝长300 m,设计总库容1.3亿m3,控制流域面积1 300 km2,属大(二)型水利工程。2002年9月经安全鉴定确定水库为三类病险水库。

建库以来,水库大坝曾发生过裂缝,虽经几次加坝培厚,但仍存在局部坝体质量较差、坝体渗透性差异较大、浸润线较高等问题。经对现状大坝渗流形态进行分析,现状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时,坝体和坝基最大出逸渗透比降均大于允许渗透比降,存在渗透稳定问题。

为消除病险、保障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使水库正常蓄水、充分发挥其兴利效益,必须对其进行分析论证,以采取相应的除险加固措施。

2 试验目的

后湾水库坝址区基岩地层为中生界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坝基岩体具中等渗透性。左坝肩台上部为低液限黏土,下部为级配不良砂及卵石混合土,水库蓄水后台地下游边缘和台地坝坡脚处出现渗水。1982年在坝后台地边缘开挖排水减压井后,渗水现象消失,形成了集中渗流。拟定采取高压定喷防渗墙解决坝体渗漏。根据高喷灌浆初步设计及工程地质条件,在大坝下游选取试验场地,试验论证在大坝上游采用高压喷射灌浆进行防渗处理的可行性;通过灌浆试验获得高压喷射灌浆在这种地层内的有效扩散半径,选择经济、合理的定喷孔距布置形式;选取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方法和技术参数以及配套的施工设备。

3 试验场地选择及试验孔布置

选择在大坝左岸下游与大坝地质情况相接近的场地上进行高喷试验。根据施工进度,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共同选取试验场地,共进行3次13个孔的喷浆试验。

第1组与第3组试验的地质情况为:上部10 cm为砖块及杂填土,下部为黏土,红色,坚硬,1.3~1.5 m含灰白色钙质结核。第2组试验的地质情况为:上部10 cm为砖块及杂填土,下部为回填黏土,红色,较坚硬,含灰白色钙质结核及部分砖块。3组试验孔位布置分别见图1,图2和图3。

图1 第1组试验孔位分布图

图2 第2组试验孔位分布图

图3 第3组试验孔位分布图

完成工程量见表1。

表1 工程量表

4 试验质量控制

采用回转钻机钻孔,高压喷射设备灌浆,自下而上一次提升成墙。将所有孔位统一编号,分2序进行钻孔和喷射灌浆。

第一,由测量人员测定轴线与孔位。第二,采用回旋钻机钻孔。泥浆护壁,必须将钻机准确地安在孔位上,偏差不大于5 cm,孔径130 mm,并且将钻机安置平稳才能钻进,钻进时详细记录地质变化情况。第三,下喷射管前,将喷浆系统安装妥当,并在地面上试喷检查。第四,制浆时,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注意防潮和缩短存放时间,制浆用水一定要使用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标准的水。第五,严格检查喷射管,下放到设计高程才能开喷。第六,喷射管下至设计高程后,送水、送气、送浆,并开始喷射,待孔口回浆比重不小于1.28~1.30 kg/cm3,方可进行提升。高压力、压缩气、水泥浆压力分别为35 MPa,0.7 MPa和0.04 MPa,提升速度为11 cm/min。定喷应一次成墙,不允许中途停喷。第七,在喷射管提升过程中,孔内灌入水泥浆液,一部分与喷射脱落的土料或碎石搅和成墙。

5 试验开挖检查

由于试验为单排折线墙,喷射试验用50 h分别对3组墙体进行开挖检验,结果为:第1组折线墙喷射长度为1.4~1.7 m,墙厚2.5~12 cm,墙与墙之间没有搭接;第2组折线墙喷射长度为1.4~2.12 m,墙厚4~10 cm,上部墙与墙之间搭接紧密,连续性好,由于该地层为回填土地层,0.8 m以下含有砖头和钙质结核,所以围井下部搭接不好;第3组折线墙喷射长度为1.8~2.4 m,本次墙与墙搭接良好,由于地层黏粒含量不同,高喷成墙的喷射长度和墙体厚度有较大的差异,局部含黏粒大于40%的密实地层喷射成墙长度达0.75 m,约占地层的0.5%。

通过3组高喷技术参数试验围井的开挖与测量,由于Q2黏土层黏粒含量及密实度不同,加之该地层夹有薄层钙质结核,在薄层钙质结核地层成墙相对较难,为保证高喷墙体能在大坝内完全搭接,建议高喷灌浆孔距调整为1.8 m。

6 结论和建议

通过3组重复试验,高压喷射构筑防渗墙在黏土中高压水切割较为困难,且切割长度较短、宽度较窄,局部成墙长度达不到设计目的,含黏量较大的地层只能达到1.8 m,单面墙最短处为0.75 m。墙厚在密实的黏土地层中最薄处只能达到2.5 cm,宽处12 cm,第3组试验防渗墙最薄处达3 cm,建议高压定喷孔距调整为1.8 m。

后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9年12月底通过验收,大坝除险加固措施均已完建并投入使用,根据试验,后湾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墙孔点布设一排,布置在防渗轴线上,顶部伸入坝体及左坝肩低液限黏土2.0~4.6 m,底部伸入基岩面1.0 m。目前,大坝在正常、非常运用条件荷载组合情况下均能满足渗流要求,运行状态正常,能够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印证了试验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成墙孔位防渗墙
TRD工法在洞庭湖区堤防工程中的适用性研究
增强现实眼镜辅助的线缆连接器装配状态智能检错方法
主贮油罐地脚螺栓有限元受力分析
双塔水库主坝原防渗墙缺陷处理研究
浅谈新旧防渗墙接头连接处理施工技术
浅析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水电站围堰防渗墙中钻劈法施工应用探究
高厚径比钻孔孔位精度提升研究
基于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的TRD工法成墙试验数值模拟
灌浆法处理公路高填方路基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