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011-09-15*大

视野 2011年19期
关键词:长工纱厂窗台上

*大 资

1

我太姥姥年轻守寡,带着四女一儿和瞎公公艰难度日。为栽培独子,遂遣四个女儿去纱厂做工,家中余一瞎公公、一稚子,雇了个长工,帮种四亩薄田。后来境况渐渐好转,随三嫚儿四嫚儿进京,遇“文革”。雇长工旧事被揭,太姥姥因“剥削劳动人民”挨批斗、遭遣返回乡。

“谁告的?”“那年月还用打听谁告的!幼稚!”

“后来怎么样了?”

“能怎么地,一小脚老太太,‘文革’结束又回北京了呗。跟三闺女也打,跟四闺女也打,最后自己过,每顿一小盅米饭,一口菜。大闺女二闺女三闺女都被她熬死了,最疼的小儿也熬死了。她自己活到96。”

2

我姥爷年少来到青岛,在日本人开的大康纱厂工作,月薪两块银洋。就从这两块钱里头,再省吃俭用,牙缝儿里抠,攒钱在老家置了三亩田。想能种点地瓜种点菜吃吃,更要紧的是,姥爷当时还是打算将来告老还乡养老的。有地,心里踏实。

那时的土地还可以买卖,市价是25块银洋一亩。

没多久赶上了“划成分”,姥爷因这三亩地被定为“富裕中农”,成分不好了不说,三亩地也充公了。

老老实实在纱厂干了一辈子。“六零年青岛实在没东西吃,你姥爷打发我回高密老家,看看有没有地瓜什么的,弄点儿回来给你两个舅舅吃。到了乡下一看,还地瓜呢,都在吃晒干了的地瓜皮……”

3

“过清明,邻居老太太拿扫帚扫了面缸扫面板,扫出一小把面来,擀了张薄单饼,卷了根葱。怎么吃?左手握着单饼卷儿,右手往下拉那根葱,拉一下咬一口,一张单饼吃完了,葱还是完整的!”

4

也是在老家,我妈去亲戚家走动,发现窗台上一片白花花的树根树叶子。说有次生病,抓了三服药,病好了舍不得扔,放窗台上晾干了收着,下次病了再拿出来煎着喝。我妈凑上去闻了闻,一点味儿都没有了。问,这是啥时候抓的药?

十年前。

猜你喜欢

长工纱厂窗台上
都是真的
窗台上的“警告”
华商纱厂经营困境及对策——以大生纺织公司为例(1922—1925)
要为“乡人”谋一条生路
五四时期劳动问题的双重面向——以厚生纱厂招工事件为例
对视
快乐的“长工”
长工的回答
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