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医学生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意愿的研究

2011-09-12章月芳葛国曙葛建一王俊华

卫生软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医疗卫生医学生

章月芳,葛国曙,张 莹,葛建一,王俊华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目前,高校医学生的择业观普遍面向城市的大医院,不愿意去服务基层。这样的择业观导致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因缺乏优质的卫生人力资源而发展受限,无法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随之也使得高校医学生的就业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按照最低标准,我国5亿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万多全科医生,目前只有不足4千人,而且本科生不到20%[1]。至2009年,江苏省基层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总数只有105936人,占卫生人员总人数的25%[2],可见江苏省的基层卫生人员总数缺额非常大。因此鼓励和引导高校医学生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意义重大,这有利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拥有优质的卫生人力资源,缓解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大医院医务人员人满为患而基层卫生组织优质人才缺乏的情况,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长期薄弱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医科大学生的就业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了江苏苏南的苏州大学医学部、苏中的南通大学医学院和苏北的徐州医学院 3所高校的学生,而苏南、苏中、苏北3个区域代表了江苏省的3种经济发展层次。通过对比身处不同经济环境区域的医学生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意愿,使得本次研究结论更准确,更具有可信度。

本次调研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苏省这3所高校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回收率为96.13%。其中,苏州大学医学部学生143份(33.8%),南通大学医学院学生148份(35.0%),徐州医学院学生132份(31.2%)。调查对象为男性的有191人,占总数的45.2%,女性的有232人,占总数的 54.8%。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为:全科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其它,分别占总数的19.9%、28.1%、30.5%和 21.5%。

数据采用Epidata3.0录入和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医学生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意愿

在423名被调查的医学生中,累计有104(24.6%)人毕业后愿意去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工作,但只有4人选择“很愿意”去,有148人(35.0%)表示不愿意去,有25人(5.9%)选择“很不愿意”,选择“一般”的有146人(34.5%) 。

在不同专业的医学生中,累计有 22.6%的全科医学生选择“很愿意”、“愿意”去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工作,而临床医学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和其它专业的学生分别为23.5%、32.6%和26.6%,见表1。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医学生的专业和他们进入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工作意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显示,公共卫生专业的医学生更多倾向于去基层工作,因为基层卫生组织的一大特点就是要起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如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工作都需要大量公共卫生专业医生。公卫专业的医学生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专业对口,可以更好地学以致用,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他们比较愿意去基层工作的原因。其次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培养方案与公卫专业的医学生不同,课程以医疗为主,所以他们更愿意去医院工作。对基层就业不感兴趣的是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而他们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主力军,应该起到一个“守门员”的作用,引导他们去基层就业是解决基层人力资源不足的关键。

表1 不同专业医学生进入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工作意愿表n(%)

2.2 医学生愿意去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工作的原因

由表2可见,“去基层锻炼自身能力,积累经验”、“基层发展空间大”和“离家近,工作方便”是医学生愿意去基层卫生组织工作的3个主要原因。

表2 医学生愿意去基层卫生组织工作原因的频数表

2.3 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工作的原因

由表3中的数据可见,“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设备简陋”、“技术难以提高、个人价值得不到提高”是医学本科生不选择去基层就业的3个主要原因。

表3 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卫生组织工作原因的频数表

2.4 影响医学生就业意向的相关因素

表4显示,在下列影响医学生就业意向的7个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因素为“薪酬”、“晋升机会”和“工作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而“薪酬”和“工作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相对而言薪酬较高,也就是待遇的问题。而“晋升机会”反映的是工作的发展空间和能否实现个人价值的问题。进一步印证了工资待遇低、工作空间发展小、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是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工作的主要原因。

2.5 医学生对基层卫生人员“免费定向”培养方案的意向情况

为了改变广大医学生不愿意“下去”的现状,2008年,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医疗卫生组的讨论会上提出:“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免费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适用的农村卫生人才”的方案[3]。为此,本课题在调研问卷中设计了 “如果某县市卫生行政部门与您签订协议,以赞助您在校期间全部学费,并承诺毕业后获得每年基本工作、社保福利、培训机会等待遇的形式,要求同意签订协议的您至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5年。您愿意签订这种协议吗?”及“您认为协议确定的年基本工资应该是多少比较合适?”两题,意在调查医学生对“免费定向”培养协议的愿意情况。数据显示,针对第一题的回答,40%的人明确表示很愿意或愿意签订这种协议,34.5%的人尚在犹豫之中,25.5%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或很不愿意签订这种协议。而在对第二题的回答中,30.7%的人认为3.5万~4万元/年较合适,人数最多,其次有19.4%的人认为4.5万~5万元/年较合适。

3 医学生不愿意到基层服务的原因分析

表4 医学生就业最关心的因素的频数表

3.1 基层工资待遇低不能满足医学生的经济需求

相对于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待遇低、条件差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医学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受教育的费用会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高很多。过高的教育投入,增加了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他们对毕业后收入的期望值。因此,基层工资待遇低不能满足医学生在经济上的需求成为了他们不愿意去基层工作的重要原因。

3.2 基层工作环境不能满足医学生巩固知识和加强技能的需求

如今,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是影响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过多的卫生资源都流向了大城市和大医院,而基层卫生组织则资源严重匮乏。医学毕业生刚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岗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对于他们进行医学知识巩固和技能操作训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医学毕业生就是因为担心进入基层工作后医学知识会生疏、技能会退化而不愿意去服务基层。

3.3 基层就业发展空间不能满足医学生个人实现需求

不少医学生认为在基层,只看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整天做着打针、配药、量血压等简单的工作,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会荒废,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没有什么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工作的发展空间不大。这与他们原先的择业期望落差太大,让他们难以接受去基层工作。

4 鼓励和引导医学生去基层工作的对策分析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4.1.1 制定更加能够吸引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

目前,江苏省出台了一个吸引医学生去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学本科生,除了能够享受所在单位正常工资福利待遇外,省财政每人每年还给予2.5万元的补贴,两项加起来年薪可达4万元左右[4]。而本研究中,累计接近50%的被调查医学生认为签订“免费定向”培养协议的年工资在2.5万~4万元较合适。这说明江苏省的这项优惠政策已经大致能满足近一半医学生对自己进基层的工资待遇要求,但是仍然只有 24.5%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或很愿意去基层工作,原因在于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还是应该考虑医学生进入基层工作最关心的是什么,如除了提高工资待遇,政府可以让他们进入人事编制,成立 “市社区卫生服务总部”这样的一个机构,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安排和管理,使他们能拥有职业安全感,用好的保障机制来保证其安心工作。基层卫生服务组织可以每年或定期对他们进行学习培训,可以单立晋升职称系统,以评定优先,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1.2 不断关注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确保政策能够得到切实的贯彻

政府在制定能吸引更多医学生服务基层的政策后,还要不断关注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的情况。各级政府可以成立政策跟踪指导小组,逐级向下对政策进行跟踪指导,还要经常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考察,以便政策得到切实的贯彻,使受医学生欢迎的好政策能更具稳定性和持久性。

4.2 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教育作用

要向学生及其家长广泛宣传政府鼓励医学生去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鼓励学生假期去基层实习或参加基层志愿服务。医学生去基层社会实践,是他们认识基层的良好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当他们面临广大群众解决自身常见病、多发病的迫切卫生服务时,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进行诊治,这有助于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有助于激发医学生为卫生事业发展而奋斗的激情,成为他们将来愿意去基层工作的驱动力。

4.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就业趋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医学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降低自己对工作的预期值,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择业观,树立面向基层的就业理念。

医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不能仅仅考虑优厚的工作待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培养脚踏实地、艰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因为基层待遇低、条件差、环境不好而望之却步。医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刻苦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和诊疗水平,工作后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大众的健康做贡献,为卫生事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1] 张 莹.新医改背景下的卫生政策思考[J].苏州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2(4):57-5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EB/OL].http://www.moh.gov.cn/.[2010-10-08].

[3] 文 庠,吴彩霞.医学生服务社区农村意向的调查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9):72-74.

[4] 江 艳.医学本科生不愿下农村,担心待遇和前途发展[EB/OL].www.yongyao.net.[2008-7-14].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医疗卫生医学生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