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1-09-10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谢军巧彭娟

中国商论 2011年23期
关键词:贸易逆差出口贸易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谢军巧 彭娟

据美国普查局2007年6月的统计,美中贸易逆差从2001年的831.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325.9亿美元,6年间增加了1.8倍。由此可见,中美贸易逆差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实,中美之间长期存在贸易逆差问题,美方对此长期抱怨并指责中国的各种不合理行为,美方还常常对中方进行反倾销,以此来达到贸易保护目的。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迟迟难以复苏,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使得美国政府把矛头指向人民币汇率,斥责被低估的人民币汇率加剧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借此来推脱高失业率并非自身责任,而是中国廉价产品抢占美国市场所致。因此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9 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 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 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 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 亿美元,下降15.4%。

其实从全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从来就不是绝对平衡的,必然会存在贸易顺差逆差的现象,国际贸易不平衡是一种常态。

那么,造成中美之间严重贸易失衡原因是什么呢?真的如美方所言是人民币被低估原因吗?显然不是。数据分析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2005 年下半年汇改开始至2008 年一直单边上涨,升值幅度超过了20%,但中国对美贸易不降反升。而2010年1到2月份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但中国的贸易顺差却度下降了50%,甚至在3月上旬出现了80亿美元逆差。由此可见,美国政府把贸易失衡归咎于人民币问题是不合理的。

1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1.1 国际分工差异

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的经济存在高度互补性。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H—O理论,两国互补性越强,那么进行贸易的动机就越强,从而伴随着产生贸易顺逆差的可能性也越大。

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有强大的资本,资本要素成本较低,技术水平高,资源较中国丰富。劣势在于劳动力要素成本高,而这一劣势刚好由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来弥补。

因而,要素禀赋差异客观上造成了中美两国立于微笑曲线的不同高度。中方处于微笑曲线最低端,负责加工生产,而美国立于微笑曲线两边的高端,负责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专利品牌的获取。

中美两国产业链的垂直分工是两国贸易逆差的基础性原因。

1.2 统计数据差异

1.2.1 统计口径的不一致

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美贸易逆差额,如2006年贸易统计差异额高达441亿元,占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统计差异的52%。

差异原因在于,美国采取的是整体统计法,并应用原产地原则对进口产品金额进行加总,有关转口贸易方面的制度规定和中方也差异迥然;而中国是对贸易增加值的统计,即从出口减去进口部分。因此,很多需要经过香港作为中转地的货物在中国报关时,是作为中转地出口报关的,而美国根据原产地原则把所有原产地是中国大陆的货物全部计入中国出口,造成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但是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 却忽略了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足见美国贸易逆差数额“水分”之大。

1.2.2 统计中报价的不一致

双边贸易中直接贸易占主导地位,中国对美出口额中约60%为加工贸易商品,企业只是负责接单生产而不涉及研究开发,销售等环节,因此中方出口报价往往会低于美方的进口报价,造成中方计算出来的出口额小于美方计算出来的进口额。

1.2.3 “中国组装”产品的差异性统计

由于中美两国要素禀赋上的差异,中国劳动力要素成本大大低于美国,因而,美国的许多高端产品外包中国企业生产。比如分析美国最为成功的高科技产品之一——苹果公司iPhone的产品链,美国负责上游研发,品牌专利的制定,以及部分零部件生产,而iPhone的大部分零件是在亚欧大陆多个国家生产,中国只是负责装配和运输这最后一步,但美方的贸易数据中仍然把这一“中国组装”,而非“中国制造”的产品算作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贸易额却全部加在了中国头上,无端夸大了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加剧了“数字游戏的难度”。

1.3 中美两国直接投资不对称

中方巨大的贸易顺差还有很重要的原因要归于美国在华的直接投资,这直接造成中美之间的进口替代效应,贸易互补效应和顺差转移效应,使中国出口增加,而美国进口增加。

长期以来,美国作为资本充裕国家,为了寻找资本出路,都会在世界各国进行FDI,设立跨国公司,进行海外并购等。据国家商务部统计结果表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在1990年只有34.87亿美元,而2009年达到了900.33美亿,增长了26倍。而根据贸易数据的统计方法,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贸易是要作为一个项目计入的,因此,美国贸易逆差由此扩大也是必然的。试想,如果中国具有同美国一样发达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直接在美国设厂生产产品,然后再转运国内,那么必然,中国对美的贸易逆差也会大大加剧。

1.4 需求结构差异

中国凭借廉价劳动力,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行业多为纺织,鞋类,家电,玩具等,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而,容易成为广大美国市民的消费对象。而美国作为世界先进科技的领头羊,生产的产品多为高附加值的高档商品,在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购买力不足,形成无效需求,使得美国高端产品在中国得不到广大市场。因而,中国两国产上贸易逆差实属必然。

1.5 美国的对华出口管制政策

美国对华的出口管制,或者也可以说是贸易保护行为。长期以来,美国把控制敏感设备,软件,技术的出口视为自身使命,严格控制对国家安全,先进技术有威胁的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从而使自身陷入长期贸易逆差的漩涡无法自拔,这其实对美国企业自身来说未必是好事。就拿2009年的轮胎特保案为例来说,美国政府的决定使美国的轮胎业因此受到的很大的打击,太多的美国轮胎企业是在中国生产然后进口到美国,巨额的关税惩罚使他们得不偿失。事实证明,这就是一次明显的政治手段操纵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1.6 中国对外依存度大

入世以来,中国一路腾飞 ,至2010年中国GDP已经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由出口导向。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美国对华出口仅占其出口总额的2%;中国自美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约为10%,而美国自华进口仅占其进口总额的2.5%。由此可见中国对美国出口依存度很大。

表1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2 中国巨额顺差的后果

我国对美贸易长期顺差,由此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外汇储备中,以美元居多。这一方面保证了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但另外一方面,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因为美元虽然一直处于霸主地位,但美元地位已经有逐渐下降趋势。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倾向明显,美方对中方重重施压,态度强硬。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缩水,财富的无形转移。

另外,中美贸易严重失衡也会导致世界经济的失衡,而且使中国企业产生依赖性,减缓中国产业升级换代的速度。

此外,中美贸易巨额逆差也造成中美关系的紧张。因为贸易从来都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是一国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尤其美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逐渐被美国政府政治化,成为美国政客的一道提升自己发言权,提升知名度和公众认可度的砝码。

3 对策分析

3.1 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进程

中国经济目前依然处于依靠第二产业支撑的发展阶段,在高新技术领域还远远没法跟发达国家相比。因此,中国还将处于世界产品链的中低端,担任代加工的角色,这经过美国迥异的统计方法计算,必然又放大中国的顺差额度。因此,中国有必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立足微笑曲线的上端。只有在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好了,才能顽强抵抗人民币升值压力。

另外,必须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中国虽然在商品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但是,在服务业却远远落后于美国。事实上,美国所统计出来的贸易逆差数据并没有包括服务,而只是指商品。而美国的服务贸易其实一直处于巨额顺差。2008年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159亿美元,而中国只有61亿美元。中国的服务业在GDP中只占了40%,而美国高达83%,2009年中国贸易出口居于世界第一,GDP居于世界第三,但是,服务出口只排在了第五。由此看来,服务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3.2 加快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虽然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在很多时候却不被承认。因此,美国在很多时候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反倾销政策,而中国企业往往由于自身法律知识不具备,或者是由于诉讼成本太高等各方面原因而放弃诉讼,因而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反倾销的制裁,1994年大蒜反倾销案件中,中国企业被征收了365%的终裁税,而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对产品征收20%~30%的反倾销税,该产品将失去50%~70%的市场;如果征收50%~70%的反倾销税,将失去全部市场。

所以,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让世界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才可使我国企业不至于在反倾销案件中频频受损。

3.3 扩大对外投资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使得人们手中资本变得相对富足,有部分资本找不到出路,那么,国家作为一个政策导向的主体,可以引导资本向国外市场流动,加大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跨国并购,在外直接设厂等办法,使得资本流向回报率高的领域,减少贸易失衡现象。

3.4 扩大内需,藏汇于民

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离不开对出口的依赖。大幅度的出口一方面使我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势必引起其他国家的指摘,另一方面,又会使我国经济变得异常脆弱。一旦国际市场疲软,出于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出口锐减就会使我国的经济蒙上阴影。

所以,为了增强我国经济抗拒经济危机的能力,就必须扩大内需,藏汇于民,不至于对外依存度太大。

[1]陈骁.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2]沈国兵.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3]吴忆静.中美贸易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

[4]赵云.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规模扩大对两国的影响分析[M].经济研究,2008.

猜你喜欢

贸易逆差出口贸易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美国2016年贸易逆差创四年新高
贸易统计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