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态势与合作前景

2011-09-08崔凤军

浙江经济 2011年23期
关键词:长三角竞争上海

文/崔凤军

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态势与合作前景

文/崔凤军

虽然相近的产业结构使得地区间的产业竞争激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产业内没有分工与合作,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不再是单个城市或省区的行为,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以若干大的城市群地区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协作,发挥整体竞争优势。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产业配套最完善、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2010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8.5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1%,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25%,出口额占全国28%。国务院于2008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发布实施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意见》和《规划》的发布实施,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质量、产业竞争能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发挥更重要作用,因此,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与合作发展,找准长三角地区产业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态势

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竞争态势与产业发展战略、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相似程度密切相关。长三角地区自然条件相似,发展水平相当,经济发展路线接近,产业按照行政区域分散发展,产业结构比较相近,易于形成产业竞争发展局面。

表1长三角地区产业相似度指标比较

表2长三角地区主导产业排序表

——产业调整路线比较接近。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的调整路线比较接近,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把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石化、钢铁、汽车、船舶、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等列为重点支持的行业,江苏、浙江也选择了类似的结构调整重点。“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上海提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先导性产业;江苏则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浙江提出,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网络特别是物联网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相似程度较高。从近10年统计数据(见表1)可以发现,江苏与上海、江苏与浙江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相似系数(相似系数越接近于1,则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性越强,反之,则差异性越强)在 0.9左右,而浙江与上海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相对较低,也在0.7左右,这说明三地存在较大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但近十年的变化表明,江苏上海之间同构性越来越强,浙江与江苏、浙江与上海之间则相似性越来越低,表明浙江产业的传统化依然突出。

——主导产业高度重合。表2是两省一市1999-2009年产值最大的6个产业对比。可以发现,江浙沪三地主导产业高度重合,三地共同的主导产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苏沪、苏浙、浙沪重合的主导产业分别有5个、4个和4个。

相似或雷同的产业结构,从负面效果来看是在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白热化的竞争,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争夺资源、项目、人才和审批资源;很多产业形态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因为地方政府拼政策、拼土地而导致资源浪费等。但是,笔者坚持认为,产业结构的适度相似才是形成产业空间集聚和行业集中的重要原因,这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依然是缺乏有效竞争。竞争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形成,竞争促进了资源要素和合理流动,竞争才是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虽然相近的产业结构使得地区间的产业竞争激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产业内没有分工与合作。各地产业发展具有的明显层次性,为区域分工提供了条件,带动了区域产业的合作发展。

各城市形成一批自己的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如上海以金融、证券、信息为代表的高层次服务业、以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电子技术、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南京的石化工业、电子工业、杭州的轻纺工业、旅游业,宁波的石化工业,舟山的海水捕捞和养殖业都具有相当规模。另外,长三角经济区最引人注目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构成了该区域不同的产业分工格局。目前,长三角经济区已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及设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集群,以浙江杭州湾为核心的服装、鞋、眼镜、打火机、皮革、五金、低压电器、日用小商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而江苏则兼有电子、汽车及石化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集群以及棉纺织和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形成和发展了沿路、沿江产业带。突破了行政区的框架,区域经济模式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是由上海、苏州、无锡、镇江、南京、常州及吴江、昆山组成的沿沪宁铁路及高速公路的沿线产业带,该产业带已逐步形成为以上海为主要设计研发和经营管理中心,昆山、吴江、苏州、无锡为主要生产基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机械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化学工业及家用电器生产基地。二是由上海、嘉兴、杭州、宁波等地构成的沿沪—杭—甬高速公路及铁路的沿线产业带,该产业带是我国主要的化学工业、纺织服装工业、机械工业、皮革工业生产基地。三是由上海、南通、扬州、镇江、宁波、舟山、台州等地构成的沿海及沿江产业经济带,该产业带也已成为全国最主要的以石油化工、钢铁生产等能源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化工及重型机械工业生产区域,并形成以石油为主的上海石化、镇海石化、南京石化等大型企业集团及上海石化基地和以汽车制造为主的上汽、南汽、扬汽等整车生产基地。

形成了圈层化的区域合作空间结构。围绕上海经济增长极,这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扩散为三个圈层:第一扩散圈层是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这一圈层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乡镇企业发达,普遍成为当地经济支柱和财税来源。第二扩散圈层是南京、嘉兴、绍兴、常州和镇江,这一圈层的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向机械、电子方向发展。第三扩散圈层是扬州、南通、湖州和舟山,这一圈层的乡镇企业发展较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同时,上海这个增长极主要以沿铁路为扩散轴,沿江扩散轴和沿海扩散轴成为次一级的扩散轴。

初步形成了以各个城市为核心、接轨上海、差异化发展的格局。长三角经济区各城市以上海为龙头,进行合理定位,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如杭州定位为长三角副省级城市,提出“接轨上海,错位发展”的战略方针;南京的城市定位为“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呼应上海,辐射周边”;绍兴市形成了与上海实现互补型发展的战略,并制定了“战略北上,接轨上海”的行动计划;南通市以上海后花园姿态定位;舟山市的目标是要发展成港口旅游的中等城市,制定了“打破封闭,全面接轨”上海的三大战略;常州市则提出了要成为上海工业后方基地的设想;嘉兴要实现与上海的“无缝链接”,成为上海的功能块区等。这些内容表明长三角经济区各省市围绕龙头上海做文章,形成明确集中的“向心力”,使长三角区域合作表现了较为明显的紧密型互补性合作模式特性。

长三角地区产业竞合发展的前景展望

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是长三角“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长三角产业发展水平取决于区域产业链的协同水平。产业定位高、协作能力强的产业链不仅有利于各环节、各地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加快长三角产业整体发展步伐。

上海率先转型是长三角地区合作的根本。首先,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强大的辐射力对周边地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是绝对不能走下坡路的,长三角因沪而崛起,也会因沪而塌陷。上海形成的经济“势力场”,福荫长三角,上海落下去是长三角之祸。其次,上海要站在高端参与国际竞争,发挥人才信息等优势,发展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控制力强的产业,把相对较低端产业、制造业等“甩给”周边。只有上海转型了,长三角才有更大希望,才能率先实现“有序竞争”。

发挥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确立各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城市功能定位是破解长三角内部过度竞争的支点,应通过城市本身的差异化定位,带动各地产业的协同发展,在资金、信息、人才、商品的流动中积极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城市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同时在金融、人才、信息、产业等方面处于高地,龙头地位毋庸置疑。浙江、江苏两省应结合这一定位,进一步明确各地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功能互补,有效避免恶性竞争。上海要强化国际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金融、航运、贸易、物流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则应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半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形成整体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外向型经济集聚的区域,长三角已经被逐渐纳入到全球化大生产网络体系中,在后世博时代,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长三角区域应从单纯的区域协调发展,上升到使企业、集群和区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以整体优势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逐步形成高端产业集群经济和产业配套体系。另外,长三角要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不能老是由跨国公司主导全球价值链,不能满足于加工贸易、服务外包和贴牌加工。中国的市场容量足够大,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条件,由本土企业家掌握住产品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在本土市场获得品牌、销售终端渠道以及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等产品链高端的竞争力后,参与全球或者区域市场体系的价值链分工体系。

产业分工既要注重比较优势,更要创造竞争优势。

长三角地区各地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更加专注于区域大产业下的细分领域,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垄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利用新兴高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应该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

突出重点产业布局,形成相对合理的空间结构。

一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海重点发展金融、航运等服务业,成为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南京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成为长三角地区北翼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杭州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成为长三角地区南翼的现代服务业中心。苏州、无锡、宁波也应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重点发展旅游休闲、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服务业。二是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沿沪宁、沪杭甬线集中布局。装备制造业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先导,苏州、无锡、宁波、徐州、台州等为骨干,沿沪宁、沪杭甬线及沿江、沿湾和沿海集聚发展。钢铁、石化产业应依托现有基础,进行空间结构和行业集中度的调整,例如要发挥浙江沿海地区深水岸线和管道运输优势,建设利用境外资源合作加工的大型石化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产业,建成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加快建设上海、泰州、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南京、苏州、连云港、杭州、湖州、金华等中医药、化学原料药、生物医药、海洋生物生产和研发基地。

转换角色,在竞争中实现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型。历史地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市场化过程与政府的介入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在市场化初期,由于市场的缺失,企业家和民间资本力量薄弱,信息与信用制度严重滞后,地方政府的介入实现了对市场和企业家的替代,有利于经济的起飞。中国30年的发展表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替代。有专家指出,地方政府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从长三角地方政府的行为看,总体而言,坚实地履行着发展地区经济这一第一要务,实施着经济增长的赶超战略,具备强烈的现代化动机。但是,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得到较好的发育,环境更加开放,竞争愈加充分,也要求地方政府从经济主体的角色中率先退出,转变为治理主体,最终放弃对企业的控制,完成从经济主体到社会服务的转型。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猜你喜欢

长三角竞争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感谢竞争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