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康复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应用效果

2011-08-30何淑贞周雪明赖春妹

当代医学 2011年28期
关键词:关节镜交叉韧带

何淑贞 周雪明 赖春妹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损伤,多因竞技性比赛、军事训练或者是交通事故等原因产生。关节镜手术在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重建这类手术中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他具有诊断率高、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受术后少痛苦等优点[1]。关节镜术后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骨科在对40例关节镜手术病人依据康复原理系统化的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且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8年6月~2010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病例4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在15~55岁之间,平均年龄36.5岁。所有的病患都有外伤史,其中有车祸伤的18例,运动损伤12例,坠落伤10例。左膝28,右膝12例。按照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20例,合并膝关节内其他结构损伤(包括有后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内侧副韧带以及外侧副韧带伤等)20例。急性损伤为25例,陈旧性损伤15例。现随机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参照组两组。因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没有特殊化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获得随访2~8个月。

1.2 方法

参照组按照骨科常规治疗方法和护理来操作,在手术后由病人自我恢复性锻炼为主。而康复组的病例按照医院设计的康复锻炼方式进行治疗。

1.2.1 第一阶段(术后1~2周)

①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等长收缩锻炼,可以有效的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力,为后续的训练做基础。方法是将患肢平放床上,练习四头肌和缝匠肌等长收缩,维持在5~10s,然后放松,重复训练每20遍为一组,每天5~10组。第4天每天开始增加5组直到30组为止。②主动与被动屈伸锻炼:术后第四天开始被动关节器锻炼(CPM)。目的是在早期的被动活动中,髌骨增加伸膝训练防止髌上囊粘连,利于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每天训练2~3次,每次15分钟。一般状况下术后一周的被动屈膝可以达到90°。③支具应用:防止膝关节内外翻及过度的前后移动,保证侧方稳定度。支具伸直位固定一周后可以指导病人被动屈膝活动。

1.2.2 第二阶段(术后3~12周)

强化患肢肌力锻炼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每日股四头肌收缩练习500次,直腿抬高200次,并逐步增加抬起的角度和力度并维持更长的时间。在术后2~4周持双拐负重下地活动,并逐步增加负重,从30%增加到完全负重状态。在主动屈伸活动训练由小到大,在床边自然下垂并慢慢伸直练习,6周后可以主动屈伸0~90度,在7~10周时增加半蹲屈伸膝练习,增加弯曲角度,每天练习3次每次30次。术后8~10周增加下蹲屈曲练习。10~12周医务人员要指导功率自行车抗阻力练习。每次15分钟,一天3次。

1.2.3 第三阶段(术后13周~6个月)

强化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性练习。医务人员可以指导病人进行半蹲、慢跑、自行车和各种器械的恢复性锻炼,但是要注意剧烈运动和急停急转的动作发生和频率。

1.2.4 出院随访

根据病人情况,要求病人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9个月、12个月分别门诊复查并且从随访复诊重对其进行功能评分。

1.3 评价方法

通过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和gillquist评分标准。统计方法,所有结果都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采用x2检验,P<0.01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例患者都接受过随访,平均时间6个月。根据膝关节屈曲度对比可以发现康复组在实施了康复练习的效果明显要比参照组好。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对比[n(%)]

3 讨论

在实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对于患者的康复是有帮助的。在所有的关节中,膝关节是最复杂的,原因在于它的稳定性和功能性都要依赖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结构,同时关节外肌腱单元和韧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2]。而前交叉韧带作为膝关节最重要的向前稳定结构,它严重的影响了关节的功能,随时带来的关节蜕变和骨关节病都综合并发的危险。

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当今公认的治疗手段,因其创伤轻,恢复迅速,并发症较少,术后痛苦少而得到推广使用。然而术后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更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手段。术后的康复训练,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病人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调整后,恢复到损伤前的运动水平,即为达到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以及肌力还有关节的稳定性。康复组在医护人员的细心指导下,依据系统化的康复训练程序,进行了早期的、有计划的、分阶段的训练,从而为术后的康复打下基础[3]。从本文的研究发现,对40例患者的术后观察得出,在相等条件下康复组恢复状况优于参照组(P<0.01)。在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重康复组为86.3%,参照组为66.7%,康复组优于参照组(P<0.01)。术后康复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已接近健侧。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在实施系统化的康复训练之后能够让患者获得一整套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个体化的训练模式,无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院外的自我恢复都是具有指导意义的[4]。通过训练我们可以看出在手术后6个月,大多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都能恢复到平常基本功能。

在系统康复训练中,要保证患者重建韧带的安全性,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对增加膝关节周围的肌力、预防下肢部位深静脉血栓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CPM练习即持续被动练习以及膝关节主动屈曲锻炼能够有效的缓减患病肢体的肿胀与疼痛,减轻因手术后制动所造成的失用性萎缩以及本体感觉的过渡下降[5]。结果表明系统的康复训练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恢复都是有很重要的作用。

[1] 张明学,周密,刘静,等.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康复与护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8):1435-1438.

[2] 张红,李叶红,张启英,等.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康复护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4):1918-1919.

[3] 蒋银芬.膝关节镜术治疗膝关节功能紊乱的早期功能锻炼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23.

[4] Lysholm J,Gillquist J.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result with spee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J].Am J Sports Med,2009,10:150-154.

[5] 刘绪风,高士杰,尹艳平,等.膝关节韧带联合损伤的关节镜治疗后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1):119-120.

猜你喜欢

关节镜交叉韧带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连数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连一连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