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波动下的美国贸易保护及中国的对策

2011-08-29吉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李莲花王艳秀

中国商论 2011年35期
关键词:经济波动贸易壁垒保护主义

吉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莲花 王艳秀

在贸易自由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通过高关税的表象的贸易保护逐渐淡化,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因此消失,而以新贸易保护主义形式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当经济出现明显的衰退时,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更加伺机兴起。作为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国,中国深受着美国贸易壁垒的严重影响,因此考察经济波动下美国贸易保护的动态,作好应对措施,保护我国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尤为重要。

1 经济波动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变化之间的协同关系

1.1 美国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一般来说,一个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繁荣、萧条、衰退和复苏四个阶段。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署资料,采用增长法分析美国实际GDP的长期变动趋势,得到1910~2008年间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图,如图1所示。

图1 1910~2008年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图

从图1可以看出美国存在3~4年、5~7年、8~9年等多个层级的经济周期,而且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周期出现了延长的特点。同时可以看出2008年开始经济下滑,将会出现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低谷。

1.2 美国对外贸易变化与经济波动的协同关系

为了分析美国经济波动与对外贸易发展变化之间的协同关系,选择1960~2008年间美国的GDP数据与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总额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将GDP设为X,将对外贸易额设为Y,考察经济增长的情况对贸易量的影响变化程度,得到了回归方程结果:

可以看出美国GDP与对外贸易额之间是呈现正比例变化关系,这意味着,美国GDP的波动可以引起对外贸易量的波动,由此推断,在美国经济衰退阶段,美国的对外贸易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美国对外贸易额与GDP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同关系,美国的对外贸易会随着经济的波动出现同样的波动态势,1961~2008年间美国对外贸易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变化的协同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1961~2008年间美国对外贸易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变化的协同关系

由于美国对外贸易变化与GDP变化存在协同关系,美国在经济衰退阶段和美国实力增强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波动存在强度上的明显差异,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手段的变化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变化、经济波动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2 经济波动诱发美国贸易保护波动的主要动因

2.1 失业率影响贸易保护的波动

马吉(Magee,1982)对美国在1933~1977年期间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发现失业率每提高10%,贸易保护压力增长9%。2008年美国全年的失业人数达260万人,创下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2011年美国预算开支报告重点放在经济议题主要是“保就业”上。高失业率下美国往往借以“公平贸易”的旗号,实行保护主义。虽然通过贸易保护就业并非是解决失业的最佳途径,但在失业率高的状况下,贸易保护的压力往往会增加。

2.2 通货膨胀影响贸易保护的支持度

通过宏观经济指标变化测试个人支持保护主义的预期影响的相关研究中认为,虽然贸易自由化将推动价格的合理下降,但当通货膨胀压力增高时,贸易保护主义的支持会增加。马吉(Magee,1982)在分析美国1933~1977年期间的影响因子时,指出通货膨胀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贸易保护压力降低5.7%。

2008年经济危机下,美国受到失业率高、经济增长衰退等压力的影响,避不可免的会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复苏,这就加大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原本贸易保护主义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就呈现明显增强势态,再加之通货膨胀的预期,这必然为促使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再起波澜增加了助推力。

2.3 对外贸易状况恶化诱发贸易保护

贸易逆差的存在往往会成为贸易保护激发的动因。

第一,巨额贸易赤字的存在。美国商品贸易在1971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之后,除1973年、1975年出现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而且逆差额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1999年美国贸易逆差高达3389亿美元,较上年增幅53.7%,占GDP的3.6%,创造了历史新纪录;而2006年的美国贸易逆差约为7600亿美元。美国的一些分析家和政治家多数认为,贸易逆差反映了美国加速衰落的现象,甚至在政界商品贸易赤字使得所谓美国企业和工人正在面临不公平的外国竞争的说法更加容易被接受,因此,会建议美国政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治理贸易逆差。

第二,经济危机下,对外贸易出现大幅下滑。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商品和服务进口量达到了高峰,而到2008年第三季度时,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贸易收支逆差呈现扩大。因此,为了短期内达到一定的经济效果,贸易政策的制定者为了短期利益,就可能会采取贸易保护手段。

3 新一轮经济下滑中美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导致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陷入其中,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又再次出现明显波动迹象。2008年美国对中国贸易壁垒事件共256起,比2007年多了157起,增幅为158%。在新一轮经济波动中美国贸易保护主要手段为非关税壁垒,其手段更加灵活及隐蔽。

3.1 反倾销与反补贴

反倾销是美国进行关税战、贸易战的重要工具。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手段的实施比重有明显的增强趋势。2005年7月27日,美国众议院旨在对中国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获得通过。该法案将美国现行反补贴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中国。2008年,全球发起调查反补贴税的案件共计14起,中国遭遇反补贴税的调查共计10起,而美国是使用这一措施最多的国家,发起调查反补贴税案件6起,且主要使用对象是中国。2009年11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钢丝层板征收2%至438%的反补贴关税。2009年9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石油用钢管征收10.9%至30.69%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

3.2 特别保障措施

近年来,美国采用特保条款针对中国的倾向越来越明显。2009年9月,美国签署通过了针对中国进口轮胎的特保案,2009年,仅轮胎特保案和输油管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两项,对华涉案金额就接近50亿美元。在美国特保案的示范作用下,截止2010年1月,对中国轮胎进行特保调查的国家数量已达10个以上。 “特保案”的影响不仅涉及中国轮胎产业12%的产能,而且涉及到上游合成橡胶、炭黑等原材料工业行业,造成相关企业开工率下降及工人失业等问题。

3.3 技术性贸易壁垒

2006~2008年美国对中国贸易壁垒变化所示,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对其他措施而言,是增加速度最快的,而2008年经济衰退下表现尤为明显,技术贸易壁垒的数量由2006年的9次增至163次,可见技术性壁垒是中国遭遇的美国主要的贸易壁垒之一。以往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涉及到我国农产品、食品、轻工产品、机电产品,但碳关税的提出我国出口产品所涉及的面会更广。2009年6月《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被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中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美国作为中国高碳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其征收高额碳关税必将对我国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4 应对美国贸易保护的中国对策

在新一轮经济波动下,美对华贸易保护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并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当前,中国是外向型经济结构,美国又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国之一,因此,对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

4.1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

中国应制订适合中国的且可以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指标体系,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减少各种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从整体看,中国采用国际标准的状况仍然很落后。我们需要采取更进一步措施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检测设备的研发工作;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国外有关法规的变更,有关技术标准的现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出口损失。

4.2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首先,要警惕合法外衣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波动,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为成员规定的保护本土产业发展最普遍使用和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应该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以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其次,警惕非透明的贸易保护措施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效仿效应,增强中国企业应对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中国应建立专门的信息服务业务,及时向企业反馈国外市场的信息,做好预警的工作。中国企业要加强自身应变国际形势的能力,根据国外经济波动变化及时做好企业的战略调整,保障企业平稳的、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努力构建监测贸易保护主义波动的预警体系,提高各政府部门、企业、组织、个人对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认识。政府要建立完善贸易救济应对机制,建设通畅、高效的工作平台和良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预警监测服务水平。可以结合与宏观调控目标相关联的指标,如进口渗透率、失业率以及GDP增长率等等,构建一个监测国外经济发展变动的指标体系,根据历史数据的分析,增强相关指标关于贸易保护波动的预测性。

4.3 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创立自主品牌

鼓励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加强创新,提高自身产品水平。贸易保护给中国商品出口设置了很多障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也是一个国内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调整的契机。中国企业应在逆境中不断提高自身产品水平,发展自主品牌,使产品快速符合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和需要,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步伐,以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水平为基础,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国际形象。

[1] 程大中.国际贸易理论与经验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孙文远,黄建康.美国实施反倾销贸易政策的动因、绩效与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7(1).

猜你喜欢

经济波动贸易壁垒保护主义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