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静脉止血系统的研究

2011-08-28于翠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2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止血带橡皮

于翠晶

自发明止血带以来,止血带经历了数次改进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创伤急救止血、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以及为患者静脉穿刺、抽血、输液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止血带功能显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止血带应用的不良反应也较多[1],为此我们组织了课题小组,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1 临床资料

我们选用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部分科室进行静脉采血和注射的500名患者进行了临床实践和跟踪。这500名患者中男238例,女262例,男女比例为1:1.2。年龄2~82岁,其中2~12岁130例(占26%),13~60岁的290例(占58%),60~82岁的80例(占16%)。这500名患者中有250名随机采用旧式止血带进行采血或静脉输液,另250名采用新的止血系统进行采血或静脉输液。原来的操作方法是在距穿刺点5~8 cm处,操作者将一根15~20 cm圆的橡皮筋放在患者的手臂下,两手分别持止血带的两端,绕过患者的手臂,将止血带的两端交叉,长端在上,短端在下,将长端塞于另一端下面,扎好止血带[2]的方法,用后进行浸泡消毒,给下一个患者使用。新的止血方法是用一根长约10 cm左右的橡皮条,同样放在患者的手臂下,距穿刺点5~8处,用一把抓钳抓住橡皮条的两端,轻轻卡住进行止血,用后按一次性医用废物处理,不再重复使用。

2 研制过程

我们课题小组首先深入到临床科室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应用止血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一个就是交叉感染的问题,用过的止血带经过消毒灭菌后再给下一个患者用,这就涉及到止血带的消毒灭菌问题,比如每次消毒灭菌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消毒液的浓度有没有达到标准,浸泡时间够不够规定标准,如果有一项未达标,就会在这个环节上造成疾病的广泛传播而引起交叉感染;医务人员也存在着获得性感染的危险。第二个就是止血效果问题,如果用力过轻,静脉血管充盈度不够,穿刺效果会很差,用力过大,就会出现副作用,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的皮肤不同成人,老年人皮肤松弛,而儿童的皮肤又很嫩,经不住刺激而出现副作用。第三个就是给患者造成创伤的问题,临床上经常出现患者在静脉穿刺后局部皮肤发生青紫现象,也有的在止血带勒过的一周出现勒痕或水肿,给患者造成心里负担,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麻烦。课题小组针对这三个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最后终于研制成功了新型静脉止血系统。它是由一条长10 cm,宽2.0 cm的橡皮条和一把能抓住两端的抓钳组成的,用的时候用抓钳的一脚抓住止血带的一端,使止血带绕过患者的手臂后,用另一脚抓住止血带的另一端,然后象用止血钳一样卡住就可以了。新型静脉止血系统中的橡皮条的不必做得非常坚韧,只要达到10×2.0 cm就好,装在输液器袋中,或集中单包装都非常方便,而且符合感染管理的要求。特点是患者的皮肤受力均匀,用后不会出现勒痕、水肿、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由于它的受力面积大,能够强有力的阻止静脉血液回流,所以止血效果非常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同时止血带本身造价低廉,每人一条,用后直接按医用垃圾处理,不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患者也非常认同。

3 实践方法

在这500名患者中,我们随机用了不同的止血方法,现对照如下。

表1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采用的止血方法不同,结果相差甚远。采用新型静脉止血系统临床效果显著。

4 讨论

静脉止血是我们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项操作,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会一起一些问题。在结扎止血带时,用力不当或方法不当可造成皮肤刺激,甚至导致皮下出血,引起青紫现象给患者造成痛苦,特别是老年人皮肤比较松弛更易引起疼痛和在系结处夹住皮肤造成损伤,而儿童的皮肤较细嫩,方法不当可引起红肿和皮下淤血和淤斑等,结扎止血带时间过长还可以导致末梢神经麻痹等。有的人已经有皮肤破损的通过系止血带而获得了其他疾病,也有的人已经患有皮肤病,通过使用止血带传染给了他人,以上这些都是用传统的止血带而带来的弊端。如果采用新型静脉止血系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它是一次性的,每人每次用一条止血带,用后按医用垃圾处理,不会造成疾病的传播,从根本上解决了交叉感染的问题;其次,它不用打结不能造成皮肤损伤;最后,它是一个扁的橡皮条,对皮肤刺激小,压力均匀,不会造成皮肤红肿,避免因局部神经纤维受压后,引起脱髓鞘病变,导致该段神经纤维的传导阻滞,而致以下神经麻痹。同时,新型静脉止血系统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消毒剂。

总之,新型静脉止血系统操作方便,止血效果可靠,造价低廉,非常容易被医务人员与患者接受,消除了患者在反复使用旧式止血带过程中产生的担忧,减少了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获得交叉感染的机会和医务人员着获得性感染的危险,保护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1]马慧仙,循征.护理在预防止血带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45-46.

[2]吴彦英,郭凤振.止血带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84.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止血带橡皮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研究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
我喜爱的橡皮
四肢长时间手术中气囊止血带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应用的研究进展
橡皮收了
折痕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橡皮山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