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长时间手术中气囊止血带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8-01-3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8期
关键词:止血带充气气囊

汤 亚

(扬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常熟 215500)

气囊止血带在骨科、显微外科手术中被普遍使用,其能减少术野出血,有利于精准解剖和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肌腱和血管。但止血带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出现疼痛、皮肤损伤、神经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手术中正确使用气囊止血带,特别是对于显微外科手术中需要长时间使用止血带的,更应该重视。我科在2016年7月~2017年12月对手术时间超过2h的四肢手术,加强止血带应用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在17~65岁,平均年龄在36.8岁。其中上肢手术41例(2例为双侧上肢),下肢37例。采用臂丛麻醉40例,腰麻12例,硬膜外麻醉21例,全麻5例。手术时间均大于2h,最长手术时间8h,平均3.2h。急诊手术48例,择期手术30例。

2 方 法

2.1 术前准备:

1)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说明止血带使用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信任及手术配合。2)止血带选用电动气囊止血带,检查止血带是否工作正常,是否有漏气,方法是将气囊止血带压力升至30Kpa,观察15min压力是否下降,下降则表示止血带有漏气[1]。

2.2 使用方法:

1)根据手术部位选择上肢或下肢气囊止血带,儿童则选用儿童专用气囊止血带。2)捆绑部位上肢选择上臂上1/3,下肢选择大腿中上1/3.3)捆绑止血带之前,先用石膏垫棉或纯棉绷带铺垫止血带部位,铺平整后再扎上止血带,再用绷带缠绕2~3周并加以固定。4)止血带充气前先将患肢抬高60°保持3-5分钟,有利于肢体驱血,增强止血效果。5)快速充气,上肢压力维持在35Kpa左右,下肢压力维持在65Kpa左右,儿童及体型瘦小者则压力有所下降,血压高及肌肉发达者压力则有所增加。6)充气开始则开始计时,时间设定一般在60分钟。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的,应每隔1小时后放松止血带,记录止血带放气时间,同时伤口处加压止血。止血带放气应缓慢放气,同时加快补液速度,注意生命体征变化。10min后再次驱血充气。

3 护理体会

3.1 止血带压力:

气囊止血带压力是否适宜,直接影响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影响手术操作。如果压力过高,会加重神经及肌肉组织缺血损伤,造成止血带麻痹等并发症,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压力过低,则起不到止血带作用,反而会因为只阻断静脉而未阻断动脉,加重创面出血,影响手术精准操作。Newman[2]等认为,在不考虑患者血压的情况下,33.3Kpa~40Kpa是上肢安全有效的止血带充气压。一般情况下,四肢手术中成人上肢止血带压力维持在33.3Kpa~40Kpa(1Kpa=7.51mmHg),下肢应在60Kpa~80Kpa,儿童及瘦小者相应降低压力[3]。布林[4]等发现,小儿上肢有效止血带在18Kpa~30Kpa,小儿上臂周长与止血带压力呈正相关。同时,止血带压力使用应考虑个体差异,根据患者局部组织厚度、年龄、肢体周径和局部动脉收缩压而定[5],从而满足手术中止血要求。

3.2 捆绑部位及方法:

气囊止血带捆绑部位上肢一般选择上臂上1/3,下肢选择大腿中上1/3最为合适。在上肢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肌间沟内的位置相对比较表浅,止血带捆绑在中段或以下时,由于充气后长时间压迫,极易造成桡神经麻痹,严重时会造成医源性桡神经不可恢复性损伤。而大腿上段由于脂肪组织肥厚,且靠近大腿根部,不易压迫血管而达不到止血效果。而且止血带位置至少离手术野10cm~15cm[6],以防污染手术区域。捆绑止血带前应先用棉质纱布或套袖垫衬,避免止血带与皮肤直接接触,减少对皮肤的损害如水泡、过敏等不良反应。止血带缠绕松紧应适宜,以可容纳两指为宜[5],外加绷带固定。长时间手术操作,需反复冲、放气时,应注意观察捆绑部位有无松动或滑脱,避免造成肢体损伤,起不到止血效果。

3.3 止血带使用时间:

气囊止血带使用时间一般设定在60分钟。由于手术时间延长,且需长时间反复使用止血带,最长手术时间在8h。因此,止血带使用时间应严格控制在60分钟,且每隔60分钟放止血带10-15min。随着止血带使用放充气次数增加,间隔时间也需相应延长,以减少肢体组织缺血缺氧时间。每次放、充气时间应及时记录,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以便作出及时处理。止血带安全使用时间,也需根据患者年龄、全身情况,肢体血运情况而酌情确定[7]。

4 止血带的充、放气

气囊止血带冲、放气应做到“快冲慢放”。充气时应足够快,以保证动脉血及时阻断,防止浅表动脉再次充盈。止血带放气时应缓慢,避免快冲快放。由于肢体长时间缺血缺氧,放止血带后肢体缺血再灌注,快放容易造成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别是多次反复使用止血带。且需注意患者血压、脉搏、心率变化,快放会使肢体再灌注后回心血量不足而引起患者血压骤降,造成患者不适感。放止血带时也需注意伤口出血情况,伤口出血增加也会加重回心血量的不足,此时应适当加快补液速度,以维持有效的血容量。注意患者呼吸变化,避免因放气后止血带部位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若双侧肢体同时手术使用止血带,严禁同时放松止血带,两侧肢体放气时间应相隔一段时间。

5 结 果

本组78例患者使用气囊止血带后,术中止血效果满意,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出现止血带并发症。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6 讨 论

气囊止血带作为目前四肢手术中常规使用的器具,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临床上也会出现一些医源性损伤,如桡神经损伤[8]、止血带休克[9]、局部皮肤水泡、紫癜等并发症。因此,正确使用气囊止血带,严格掌握止血带的压力和使用时间,选择合适的捆绑部位,注意止血带冲、放气方法和时间,可有效降低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有利于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止血带充气气囊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充气恐龙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理论研究与技术进展
止血带盒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遥控充气枕让您睡出健康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应用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