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校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探析

2011-08-15姚俊红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人才企业

姚俊红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企校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探析

姚俊红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企校合作是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过更新发展理念确定主体地位、人才柔性流动战略实现共赢、创新机制体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开展继续教育培育储备创新人才等促进企校合作的多重举措,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

企校合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已有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经济总量和50%的税收,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已是中国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安排劳动就业的主力,并且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提出,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大中小企业创新联动,加快先进技术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在金融政策、财税扶持、科技资源配置新模式等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造成了其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目前国内的企校合作以大型企业居多,社会关注较多的是“校企合作”中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以中小企业主动参与的企校合作现在还是少数,因此,研究中小企业通过企校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自主创新意识淡薄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不具有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抱负和战略、政策,永远不可能获得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构成仍处于较低水平,很大一部分仍未从家庭经济模式中脱离出来,经营管理仍处于小生产阶段,疲于追随市场找客户,认为技术引进方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优势,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而自主创新方式投入太高、耗时太多、风险太大,因此疏于确立本企业的核心、灵魂与理念,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意识缺乏,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从而使中小企业不能把握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不能做出更长远的规划。

2.自主创新人才缺乏

全国约有496万科技研发人员,其中70%以上在企业,但基本都聚集在大型骨干企业和高科技型企业,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少。企业自身人员素质较低,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小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职工总数不足10%,初中以下的职工占60%左右,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称职的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研发队伍的缺乏,使得企业难以在相应规模上将技术力量组织起来支持研究开发。因此,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专利、品牌稀少,重大的原始创新成果更是缺乏。

3.自主创新资金不足

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能够维持;不足1%的则难以生存。而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不到0.4%。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直接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这其中有企业自身创新意识和战略规划的因素,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低且总量小、融资难等现实问题,使很多企业因资金缺乏而无力搞技术创新,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也较低,显然难以应对技术创新成本高、回收期长等风险。

二、企校合作是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企校合作是解决中小企业人才缺乏的重要途径

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财富,具有强大的人才优势,开展企校合作,可以使中小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资源和研发条件解决企业技术问题,有效解决企业自身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智力基础和人才支持。同时,企业也可以此为平台,加强人才的交流与培训,选送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培养,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基础研究能力,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从而完善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2.企校合作是是解决中小企业技术缺乏的重要途径

高等院校拥有科学技术、信息资源,科研成果丰富,但由于对现实市场需求和产业化资源不甚了解,使有些先进的科研成果难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中小企业存在着机制灵活、“船小好掉头”、产业依存度低、市场的适用性强等创新优势,容易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来满足消费者对于创新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因此,近年来,为了将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高等院校已经加快了与中小企业界结合的步伐。通过企校合作,在广大中小企业和高校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使高校科研和生产部门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协同集成,科技直接与生产相结合,极大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3.企校合作是解决中小企业研发设备不足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职能之一就是开展科学研究,长期以来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人们想到的当然是科研机构和大学。政府的科研经费也偏重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在科研设备的投入已经成为一种科研实力和研究层次的主要标志,各高校普遍重视,想方设法增大投入,但也存在着某些大型科研设备共享程度和利用率低的现象。通过企校合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联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或联合研究机构,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已经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共识。这对大力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促使中小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种举措促进企校合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明确主体地位,更新发展理念

目前,我国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原始创新,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二是集成创新,就是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新产品、新产业;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即模仿创新。不论这三个方面的哪一方面,都与企业的生产研发密切相关,特别是后两方面,作为中小企业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高校申报课题项目,多数是为了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产业化意识和和把握市场、占领市场能力要弱,因此,中小企业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前提下,要更新发展理念,主动寻求企校合作,成为合作主体,出项目,出课题,委托高校来做,资助研究,从而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企校合作的成功率和效益,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2.采取人才柔性流动战略,实现企校合作共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层次研发人员对中小企业的青睐度较低,但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为企业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样既能提高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二者相得益彰。因此,中小企业可以采取这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战略,通过外聘高校科研实力强的教师作企业的技术顾问或技术指导,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直接参与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尤其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进行指导。或利用他们的经验、智慧以及现有的技术成果进行联合创新,来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3.企校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培养储备创新人才

高素质人才是自主创新、科技开发的最重要资源。中小企业应树立长远发展目标,跨出注重短期效益的怪圈,通过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形式,借助于学校规范的办学方式、系统的理论教学、优良的理论师资,再加上企业确定的教学内容、丰富的实践师资、真实的实训场所,把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企业在职员工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科技实力。在合作过程中,企业选派得力人员参与教学管理、学员管理与实训、实践考核工作,双方人员有机会、有时间不断地进行协商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于中小企业培养继续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从国家到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企校合作的良性互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只要企业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在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中的主体作用,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逐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才能提升中小企业整体实力,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整个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增强。

[1] 周歌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合作科技创新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 杨东林,孟波.校企合作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0,(4).

[3] 黄义平.科技厅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9.

[4] 谢成.基于技术创新的校企联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6).

[5] 郭敏雄.不断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2011-02-25

姚俊红(1968-),女,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德州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人才企业
企业
人才云
企业
企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