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辅导员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原则和途径*

2011-08-15白国林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关怀辅导员人文

白国林

(河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人文关怀”是党就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所提出的一项根本任务,它的核心是维护人的价值、尊严和发展。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人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它的职能和使命决定了要把人文关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念。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基层的实践者,探讨辅导员人文关怀的原则和途径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人文关怀的内涵和意义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要求人们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欧洲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要求关怀人性和思想自由。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民生,更加重视对人性的关怀,党的十七大把“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写入党的报告,意味着国家和社会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倡导通过多手段对人的人性化的关怀。

大学生是社会特殊群体,既具有成长期朝气蓬勃的特点,又具有经济不独立、心理脆弱等问题,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困境,维护每个学生基本生存需要。其次,要积极疏导学生因经济、学习、交往、恋爱等方面所引发的心理问题,避免引发为心理疾病。再次,要关心学生健康的精神活动和积极的人生追求,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充分的发展,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人的幸福感、价值感和归属感。最后,要培养大学生关爱尊重生命,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的育人使命决定了辅导员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人本论哲学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格的完成,真正的大学教育必须符合人格完成的需要,人的存在和发展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属。人文关怀呼应人本论哲学的理论,是高校育人应负的责任。同时,大学生人文意识的高低,对于传承社会文明、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人文意识的提高,既靠学习、靠自身感悟,又靠人文环境的熏陶。作为学生最为依赖、关系最为密切的辅导员的人文关怀意识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环境的构造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现实来看,大学人文关怀还有加强的必要。一是大学生生活、心理困境的需要。大学生处在成长中的转型期,面临经济困难、就业、学习、恋爱、交往等压力,有的容易出现偏激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地危及生命健康。据我校的一项调查,大学生面临着各方面的较大压力,有51%的学生感觉就业压力很大,37%的学生感觉就业压力较大,15.6%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很大,12.2%的学生认为经济压力很大。关于心理调适能力,有26.4%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调适能力一般,不能很好解决心理问题。当遇到心理问题时,有11%的学生会选择闷在心里,自己忍受,只有3.6%的学生会选择向辅导员、老师求助。有鉴于此,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减少压力,调节好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在于是否能真正入心入脑,但现实存在着方法生硬、效果不好、说服力不强等问题,有的学生对思想教育还有抵触情绪。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制度冰冷,给学生施压多、替学生减压少,管理学生多、关怀学生少的因素是重要的方面,施教者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以灌输为主,引导为辅,忽视了大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过程的重要作用。人文关怀通过对学生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关怀,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实施主体和对象的良性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将大大加强。

2 辅导员人文关怀应把握的原则

辅导员人文关怀有基本的行为原则,遵守这些原则,能够使人文关怀效益最大化,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认可。

首先,要尊重、热爱学生。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作为具有一定认知和审美能力的成年人,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他们的基本需求。当这种需求得到辅导员的正面回应,他们对辅导员的心理认同感会得到强化。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成长中的学生的情感渴望有所归属,渴望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怀,如果学生体会到了老师的尊重和关爱,就会由衷地尊敬老师,配合老师做好各项工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达到良性互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将会得到加强。

其次,要突出重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辅导员面对众多的学生、大量的工作,在全面引导、扩大人文关怀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应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重点人、事中去。要重点关注特别优秀的学生,激发优秀学生向上的热情,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关怀经济特别困难、学习特别困难、心理有严重问题的学生,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大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精神需求会有所不同,辅导员应学会在不同阶段重点关注不同的问题。

再次,关怀要适度。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受教主体,必然会对施教者的各种行为进行反馈并产生效应。辅导员对各种发展需要、情感需要回应要适度,既要考虑能满足学生自身需要的程度,又要考虑这种需要的合理性及对其他群体的影响,还要考虑学生的逆反心理、逃避心理。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必然会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会学会感恩。辅导员的管理角色往往使学生存在戒心,对辅导员正常的沟通与关切,有的认为有一定的预谋性和目的性,心理有问题学生往往心理问题隐藏较深,潜意识不愿公开自己的隐私,不愿受到过度的关注。辅导员要把握学生整体发展脉络,对经济困难学生要资助适度,重在扶志;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要疏导有度,重在学生感悟;对优秀学生要表扬有度,重在适当激励;对违纪学生要处理批评有度,避免学生反叛与逆反。

3 人文关怀的途径

渠道和平台建设是辅导员人文关怀工作的着力点。笔者以为,辅导员人文关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新一代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影响他们健康成长,这些问题虽然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但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又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我们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文关怀。比如,在刚入学的新生中,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要尽快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通过资助工作,帮助他们加强自立、自强和诚信教育;对高年级的学生,他们主要面临来自理想、信念、学业、情感、健康、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往往表现出迷茫、紧张、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就要加强心理咨询工作,通过方方面面心理上的关怀、疏导和帮助,使有问题的学生尽快调适好心理状态。

其次,要加强班会、座谈会等制度建设。班会、座谈会是辅导员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政治辅导、思想教育、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是辅导员对主流学生群体需要的正面回应,也是辅导员人文关怀的重要平台。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班会以及不同层次座谈会的召开,辅导员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组织进行政治学习、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价值引导和励志教育,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讲评,可以弥补日常只关注重点人群之不足,还可以正确引导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心理需求,有利于大家思想的统一和和谐向上环境的塑造。

再次,要建设好学生信息库。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人文关怀就缺少工作依据,没有稳定的信息库,辅导员面对诸多学生时工作容易有随意性。通过日常工作和仔细的言行观察,辅导员能了解到人文关怀对象的不同信息,把他们随时登记入不同学生信息库,并且不断补充完善,有利于掌握人文关怀的整体工作进度。建好优秀学生信息库,发现他们做出成绩时,及时给予鼓励,可以正面影响其他同学。建好学习困难学生和违纪学生信息库,可以掌握个人工作历程及不同阶段的效果,随时思考人文关怀的对策。建好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确保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俭学等项目能落实到确实困难的学生身上。建好特殊家庭学生信息库,关注孤、残、病群体,时刻了解他们的思想、身体状况,让他们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注,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成才的积极性。最后,要发挥学生干部、党员在人文关怀中的弥补作用。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不单单是教育管理的对象,还是教育的主体。重视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发挥学生在人文关怀中的补充作用。使他们不仅作为人文关怀的对象受到关怀,还要激励他们作为人文关怀的主体直接参与人文关怀,发挥他们了解情况具体、帮助同学直接的优势,弥补高校辅导员人数不足、难以全部掌握学生情况的缺陷。提高人文关怀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干部的人文意识和管理能力。

[1]李平.注重人文关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N].黑龙江日报,2009-11-9(12).

[2]唐新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3]孔祥利,杨继顺.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当代教师教育,2009,2(2).

[4]杨佳华.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J].新华文摘,2011,(8).

[5]寇洪江,段海超.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着力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猜你喜欢

关怀辅导员人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