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1-08-15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思想大学生教育

袁 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河南 新乡 453000)

“90”后是指1990年年初到1999年年底出生的公民,这些公民进入大学就读就是“90”后大学生。改革开放迅速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是“90”后成长的时代背景,全球化的信息交流网络造就了视野开阔、博闻强识的“90后”。

1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

1.1 自我意识较强,缺少主流信仰

“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喜欢张扬个性,在各方面都倾向于彰显个人特色。喜欢新颖、有个性的事物,在衣着、言行、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追求独树一帜,力求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希望通过这种不同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在为人处事方面,“90后”大学生表现得特立独行,强调自我在与人交往中的主体地位,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这些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的表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当代大学生缺少主流的信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时代都有符合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榜样,这些榜样都有极大的精神感召力,会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积极的引导和共鸣。比如雷锋精神引导了一代又一代人乐于助人为乐,甚至成为助人为乐的代名词,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社会效应。“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中的榜样人物关注不够,甚至无视榜样人物,在他们心目中对主流社会中的榜样人物,特别是对道德模范人物感到默然,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但对于娱乐圈中的歌星和影星、媒体中各类选秀节目以及网络通俗作家,他们倾注了大量的目光。比如:快乐女生、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等节目深深影响了“90后”大学生的言行和思想认识。

1.2 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但缺乏辨别能力

进入21世纪,通信技术高度发展,使得信息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快捷。“90后”大学生生长在这个信息日益开放的时代,他们从小就可以接触到电视媒体,并通过它们获取各种信息,这就使他们视野开阔,知识广泛。当他们在接受初中教育,甚至小学教育时,电脑、互联网已经开始普及,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得他们可以轻松地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更广泛的信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新潮而勇于尝新的“90后”大学生更是成为移动网络的重要用户群体之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和快捷化,使得“90后”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信息,也更加依赖和信赖这种信息源,而懒于思考这种信息的对与错。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的电视和网络在管理上还没有规范化,青少年通过这些途径获取的信息通常是缺乏过滤和有效的指导的,这就使得“90后”大学生在自由而轻松地获取更多知识和资讯的同时,变得轻信和盲从,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另外,由于世界一体化的到来,西方资讯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受西方不良思潮和社会上弥漫的各种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的影响,使得缺乏是非观的“90后”大学生变得茫然和浮躁、另类和出人意料,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加以教育和引导[1]。

1.3 比较自信,但缺乏抗挫折能力

“90后”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国家的繁荣富强,国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的日益广泛,使得“90后”大学生不自觉地产生身为中国人而自豪的情结。加上信息交流的广泛和教育条件的进一步改善,“90后”大学生往往见多识广,多才多艺,表现出以前同龄青年所未有的自信与自豪感。他们希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和鼓励,并且敢于表现自我,敢于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另外,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为其家庭成员呵护和宠爱的重点,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在家庭中形成的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思维习惯不自觉地带进到社会中去。“90后”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他们有理由和有资本变得自信,但是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基本上是在父母和社会的双重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必要的社会历练和经验,在成长的道路上基本上也是一路绿灯,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和挫折。因此在脱离父母后,“90后”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当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往往变得脆弱和茫然。加上近年来经济膨胀所带来的社会生存压力增加,使得“90后”面对学习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多,抗挫折能力也越来越弱。

1.4 注重实践,但缺乏团队精神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大多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可以说,“90后”大学生从幼儿开始就接受了较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条件好的学生家长还为学生选择了业余爱好培训班及夏令营等等,多方面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得“90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比以往大学生普遍增强。他们进入大学以后,也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注重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从中体现自我价值,提高个人能力。因此,他们在独立地处理问题时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但是由于“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他们校外的社交活动多以家庭为主,他们平时与人的交往大多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参与的团体活动较少,使得他们大多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1.5 善于利用网络,但又过于依赖

自从互联网出现以后,它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作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 18~24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90后”大学生网民占据了大多数。可以说开放的网络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更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但是,由于长期使用网络,使他们形成了对网络的依赖感,并且这种依赖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这种依赖感有着自己独特的成因,“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早就接触网络,家庭中又缺少玩伴,和网络接触的时间便大大增多,当他们上大学时,已经习惯在网络上学习、聊天、购物、游戏。长时间地接触网络,使他们对网络的依赖达到了可怕的程度,很多人离开了网络甚至会产生空虚和不知所措的感觉。

2 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2.1 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主流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在学校完成,但大学时期的教育不同于初级时期的教育,大学教育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使得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大大增多,所以,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尤其是入世不深的“90后”大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要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高等学校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要更好地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需要探索一条学生与社会互动的有效机制,让社会各界人士都愿意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辅相成,进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和内容选择方面,我们应侧重于选择能影响“90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面的主流的内容。“忠孝礼义信”等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仍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心中。我们应该传承传统文化之经典观念,来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养成被我们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主流价值观[2]。

2.2 渗透隐性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隐性教育是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和教育。在“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把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手段,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行中,可以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改变显性教育的一贯的灌输式的教育风格,通过教育主题开放式的互动,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使其乐于接受”[3]357。隐性教育的优越性主要在于,它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是含而不露的,在其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这种平等正是“90后”大学生所追求的。通过隐形教育我们可以更有效避免“90后”在接收教育时的对抗性。

2.3 开展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基本上都是一帆风顺的,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和压力,有些学生甚至进入大学之前从未离开过家人独立生活,受着百般呵护。“90后”大学生独立性较差,在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远离父母不得不独立地生活,但是他们却没有练就抗挫抗压的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压力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调适,慢慢地形成遭遇困难便无所适从,甚至退缩的惯性。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让学生对挫折和压力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并且教育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如何更好地处理,以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从容、淡然地去面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为“90后”大学生设置尝试挫折和压力教育,让他们亲自体验挫折感、压力感,并从中锻炼抗挫、抗压的能力,以便使他们走进社会以后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和方法处理挫折和压力。

2.4 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从主观上讲,“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前接受的素质教育较多,多才多艺的学生更是层出不穷,这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主观条件;从客观上讲,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那么多的升学压力,学习也相对轻松,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大学生文艺演出、大学生足球、篮球赛等,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只有互相依靠、互相信任、共同合作,建立协作团队,才能完成个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使大学生在这些文体活动中看到,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估量的潜力,团队协作所出的成果往往能远远超越团队中成员个人成果的总和。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进而从思想上重视团队协作,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总之,我们应该科学地引导学生多参加校园社团文化,使“90后”大学生的才艺得到更好的展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文明。

2.5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随着我们进入信息化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决定网络信息的错综复杂,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千奇百态,色情,暴力等内容屡禁不止,而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容易受到不良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学校应当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本着自由、平等、开放的原则建立学生公共交流平台,使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心声,平等地讨论。另外,学校应有专人负责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并和学生进行互动,起到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把学生的不健康思想、观念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相对于传统教育,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学生选择余地大,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等优势。”[4]我们应该把网络作为新的教育渠道,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到网络中,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而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胡邦宁,许航,祁亮亮.“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解析及相应问题对策[J].科教导刊,2009,(9):134 -135.

[2]向必进.“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26.

[3]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4]黄俊鹏,张长庚,龚瑾.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新西部,2010,(24):172.

猜你喜欢

思想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