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结盟运动倡导和促进南南合作的历程探析*

2011-08-15高志平

关键词:首脑会议南南合作会议

高志平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不结盟运动倡导和促进南南合作的历程探析*

高志平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积极倡导和促进南南合作,不结盟运动历次会议通过的《经济合作行动纲领》都充满了内容丰富的南南合作的具体设想。不结盟运动倡导和促进南南合作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并以集体自力更生的战略促进了南南合作的向前发展,从而在南南合作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结盟运动;南南合作;倡导;促进

发展中国家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就必须充分发挥多边合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是从战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第三世界的战后政治独立运动为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有着类似的受殖民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经历;在情感上有着类似的要求民族自强自立的追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相似性,为产品的交换、技术的交流、投资的流动都提供了平等互利的基础。更加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独立与发展的道路上吃尽了与发达国家不平等交换的苦头,使他们为争取共同的发展目标而走到了一起[1]。这些成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基础。

一、倡导南南合作的开始

不结盟运动倡导南南合作的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1955年4月18-24日召开的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中,其“经济合作”部分鼓励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并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措施,这实际上是亚非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全面地阐述它们对于国际经济问题的立场、态度和要求的文件”。万隆会议被看作是南南合作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尝试,它第一次提出了亚非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合作”的构想;为南南合作确定了“磋商”的原则;促进了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的建立;第一次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实施资金与技术合作[2]。其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如:技术合作、合资企业、贸易与支付安排、区域银行和保险机构、信息交流和集体行动稳定商品价格等开始实施。

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付诸行动。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首脑们就认识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吁发展中国家相互间进行经济合作。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在会议的发言中说道:“我希望本次会议将专门讨论不结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每个国家,不管社会和经济制度如何,它的经济都有必要进行日益密切的和全面的经济合作”,“我认为当前世界的经济问题,尤其是关于同不发达国家合作的问题,值得本次会议重视。”[3]在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中,与会各国的首脑们声明:“与会国邀请所有在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在经济和商业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以对付经济领域中的压力政策,以及工业国家的经济集团可能造成的有害结果。他们邀请所有有关国家考虑尽速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来讨论它们的共同问题,并就如何制止可能阻挠他们发展的一切有害的办法达成协议,同时还讨论和商定保证实现它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有效的措施。”[4]16-17因此,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较早阐述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即南南合作的主张。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一,不结盟运动强调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一开始就在经济领域有所体现;其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的目的不是出于经济层面,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对付经济领域中的压力政策,以及工业国家的经济集团可能造成的有害结果”,这实际上是指向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两点对以后的南南合作影响很大。

1962年7月,为了响应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尽速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的倡议,发展中国家经济工作会议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会议发布的一项宣言讨论了国际经济差异、发展的国际困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国际贸易、区域经济集团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领域等问题,并呼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所有国家间公正平等的经济合作[5]。这次会议虽然不是不结盟运动的专题会议,但由于它是在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倡议下召开的,且绝大多数不结盟国家都受邀与会,因此,它在早期不结盟运动发展史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共有36个发展中国家参加这次会议,其中,拉丁美洲除古巴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之外,墨西哥等其他7个拉美国家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集会,这样,南南合作的地域范围大大扩展。

1964年10月,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开罗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与会首脑们已经非常重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单列“经济发展和合作”条款,要求与会国协商采取具体措施以在平等、互利和互助的基础上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牢记所有发展中国家有义务扩大彼此间的相互贸易,并加强相互磋商,团结一致反对各种形式的经济剥削;会议还呼吁曾经在1964年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进行密切合作的77个发展中的成员国在下届联合国大会会议上一起协商,以便加紧进行努力,并协调它们的政策,为1966年的下次贸易和发展会议作准备[4]34。

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互相合作的范围方面,超越了第一次首脑会议并受到1962年开罗发展中国家经济工作会议经验的鼓舞。在这次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为调整国际经济体系开始了联合和集体的斗争。这种斗争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创立全球层面的新的结构;二是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相互间的经济合作[6]。这次首脑会议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在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方面的三点变化:第一,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原则是“平等、互利和互助”;第二,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的目的是“调整国际经济体系”,即是经济问题本身;第三,明确了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的领域是在贸易方面。总之,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成立初期就开始倡导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了南南合作的发展,并为70年代不结盟运动提出南南合作的指导原则打下了基础。

二、推进南南合作的勃兴

20世纪70年代前期开始的世界经济萧条和滞涨,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面临新的困难。在新形成的集体自力更生原则的指导和石油斗争胜利的鼓舞下,发展中国家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和原料生产国组织纷纷建立,广大发展中国家依靠集体自力更生发展民族经济和加强南南合作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组织,不结盟运动积极倡导和促进南南合作,在实践中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指导原则,促进了南南合作的勃兴。

1970年9月,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不结盟和经济进步宣言》决定:“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以便为各国巩固它们独立的努力增添力量。”“通过有效地运用它们各自的资源和需求之间的互补性来促进彼此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在区域之间和分区域的一级最大可能的程度上加强并扩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一体化的运动,以加速它们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而不是在一体化区域活动的外国公司受益于—体化。”[4]52本次首脑会议首次通过了一个《经济合作行动纲领》,详述了南南合作在一些领域的具体行动计划,主要包括:计划和规划工作;贸易、合作和发展;工业、矿业、农业生产和海产;发展基础设施;科学和技术的运用;机制等6个领域的行动计划。这些对推动南南合作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后,1972年在圭亚那乔治敦召开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不结盟行动计划》,这在南南合作的发展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1973年9月,不结盟运动在其第四次首脑会议上通过的《经济宣言》中提出了南南合作的具体方案。该宣言指出:“发展中国家已从消极抗议过渡到断言决心个别地或集体地主要依靠它们自己的资源,担负起对自身根本利益的防卫并由自己和为了自身来组织其发展工作。”[4]108在《经济合作行动纲领》中重申:决心要个别地或集体地完全依靠他们自己去实现发展的目标。为此,他们一致同意将继续在国家一级努力协调一致,以减少失业、普遍贫困、收入分配悬殊和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并调动各国的资源,使经济各部门得到全面和平衡的发展[4]110。该《纲领》涉及贸易、工业和运输;金融和货币合作;技术、专业知识及技术援助;促进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等4个方面。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对不结盟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它的决定和建议成了旨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紧张的国际谈判的基础。它指出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争取改善本国人民生活的斗争中要团结一致,并表示全力支持原料生产国为它们的产品获得一种有利可图的价格而采取的行动。正是在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提议下,1975年2月,发展中国家原料会议在达喀尔召开,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要求在各生产国协作组织之间建立一个咨询和合作委员会,以协调彼此的活动和相互支援。1976年第五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经济宣言》充分肯定了达喀尔会议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国际经济关系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的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的里程碑。”[4]229

1975年8月,利马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的主题即是“团结与互助”。会议通过的《利马纲领》指出:通过特殊途径加速发展不结盟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自身之间的经济、财政、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密切合作,以建立一个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真正平等的合作,特别是在原料方面,在对付跨国公司和外国资本应采取多国合作和共同处理的态度方面,这样就可以造成一种日益有力的团结谈判能力,以达到国际秩序较大幅度的民主化[7]。与会外长们认为,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要求制订一项相互援助的共同战略。这个共同战略的基础是:一方面,采取共同行动,加强和协调发展中国家的各种活动,以便调整原料价格,消除不利的贸易条件所造成的不平等;另一方面,采取有决定意义的行动,以便由有关国家制订对待外国私人投资的共同政策;同时,加强不结盟国家本身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金融、货币、贸易、科学、技术、文化的合作。

1976年8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经济宣言》号召把发展中国家双边的、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扩展到整个第三世界范围,这大大扩展了南南合作的范围。《经济宣言》指出:发挥全部经济潜力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并需要具有下述因素:各国实行自力更生,这样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利用他们的经济潜力在他们之间进行合作,以便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调他们在反对帝国主义者制造分裂和施加压力的一切企图的共同战线中的活动[4]228。会议通过的《经济合作行动纲领》涉及原料、贸易、渔业、运输等21个领域。这次首脑会议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间优惠贸易的长期目标,并通过了《关于建立发展中国家银行的决议》和《关于新的国际货币秩序的决议》。

此后,1978年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的《不结盟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相合作的行动纲领》指出:不结盟国家要加强团结和合作,努力在世界上建立新的经济关系,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起协调作用。1979年9月,第六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经济宣言》再次强调,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不结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间根据自力更生的原则,在协调、互通有无、互利、团结和互助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以加强它们的发展;同时,为促成所期望的国际经济制度的改变,同发达国家进行谈判时,加强它们的团结和讨价还价的力量和对抗的能力[4]486。会议通过的《经济合作行动纲领》涉及保险、电信、公营企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团结基金以及乔治敦协商小组的报告等22个领域。

总之,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发表的《关于不结盟和经济进步的宣言》和《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等几个重要文件,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指导原则,成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决议和计划。它为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大大促进了南南合作的勃兴。

三、促进南南合作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陷入了空前严重的债务危机;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对南方国家的要求持强硬的立场,而使南北对话陷入僵局。在此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组织,不结盟运动大力倡导南南合作,以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同发达国家谈判中讨价还价的力量,从而促进了南南合作的新发展。

第一,分析并阐明了南南合作的重要性与可能性。1983年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经济宣言》指出: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是建立它们集体的自力更生和提高它们同发达国家谈判时处于抗衡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们集体自力更生的发展将对它们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稳定作出重大的贡献,并且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间合作也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可以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用以促进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发展中国家内现有的人力、物力、财政和技术资源,以增进它们个别和集体的福利。该《宣言》强调:“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构成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实际上,它们生产的商品应有尽有,并且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技术技能、制造能力和财政资源。”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动地互为补充,特别在原料、能源以及技木和财政资源等领域方面积极地互通有无,同时它们通过彼此加强贸易联系和相关的合作,产生了许多独立自主扩大经济的机会。”因此,与会首脑们“相信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比以往更需要坚决遵行其各项适当的国家政策,充分发挥他们通过各自的机构或机关进行互相合作的潜力,大大加强国际经济合作。”[8]在1986年第八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与会首脑们进一步强调,不结盟国家必须审议和协调其国际经济合作政策和方案,以应付变化中的世界经济状况,特别是货币、金融、债务、贸易和发展等相互联系的关键性问题;必须加强和扩大不结盟国家在多边经济合作方面的立场,根据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趋势和发展,为今后的谈判制订战略,充实不结盟发展中国家的谈判纲领;批准设立“经济合作常设部长级委员会”;不结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努力,实现集体自力更生,为此目的而动员一切必需的资源和办法,以重新推动南南合作,并且必须采取具体可行的步骤,以有效执行这个领域的合作方案。他们再次呼吁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促请发展中国家在取得专门知识、设备和供应品方面彼此给予特惠待遇[9]。

第二,推进了南南合作的机制建设。发展中国家间未来合作的体制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为此,1983年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建议及早完成下列重要项目:在哈瓦那设立关于跨国公司的新闻中心;在新德里设立科学和技术中心;推动不结盟团结基金的业务,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设立一个项目发展设施;成立生产国协会理事会。在1986年4月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不结盟国家协调局部长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建议设立一个“经济合作常设部长级委员会”,并就此向即将举行的首脑会议提出报告。1986年在第八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不结盟运动南方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担任该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宗旨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经济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10]。鉴于规模庞大的国际组织由于成员国国情差别悬殊,很难采取切实行动,于是一些不结盟国家的首脑建议成立一个规模较小且具有共同想法和国情相距不大的国家集团,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为原则,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因此,1989年在第九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与会首脑们决定成立“15国集团”,亦称南南磋商与协调机构。随后,1990年“15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吉隆坡举行,会议决定“15国集团”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15国集团”为南南合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第三,提出了促进南南合作的具体措施。1983年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就认为,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的途径,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可以在相当短时间内由相互合作中获得利益并使发展中国家不那么容易受到当前经济危机打击的方案和优先事项。他们也促请各方竭尽全力并联合起来采取机不可失的行动,以执行这些方案并铭记各个活动部门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确保采取彻底、一贯的综合办法。1986年第八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强调致力于不结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间的团结精神,这种精神使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取得统一的立场。会议在通过的《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的“未来的方向”部分,决定把行动纲领的22个领域重新组成13个部门,即:原料、工业与贸易;标准化、重量和度量与品质管制;运输与电讯;货币和财政合作与保险;科学和技术发展以及技术合作与咨询服务;粮食和农业及渔业;卫生;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和资料系统以及跨国公司和外国私人投资;妇女在发展方面的作用;为和平目的使用核能;住房和在保护环境方面进行合作;教育和文化;体育和旅游等。1987年6月9日至13日,不结盟国家关于南南合作的特别部长会议在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召开。会议通过的《南南合作平壤宣言和行动计划》提出了在金融、贸易、科技、工业、农业等领域加强合作的措施,并决定成立不结盟国家关于南南合作部长级特别会议常设委员会,以推动南南合作计划的实施。这是不结盟运动为了南南合作的进步而采取的一个具体且特别的步骤。1989年第九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决定:要更加有力地推动南南合作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解决债务问题上;要在加强经济发展的经验交流,推动发展中国家在贸易、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合作,促进技术经济合作和突破南北对话的僵持局面等方面作出贡献。1989年9月8日,不结盟运动宣布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专门负责南南合作问题,该委员会将定期举行会议研究和跟踪贸易和货币的动向,并进行成员国之间的磋商。1991年第十次不结盟运动外长会议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本次会议是前苏联瓦解后不结盟运动首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际经济和发展问题的重要性超过了发展中世界国际安全问题。会议呼吁要把不结盟运动的工作重心从政治转向经济,“主要注意力放在南南合作上”,会议通过的宣言强调,要“有效地进行南南合作”,“南方需要作出更大努力帮助自己。”[11]

第四,多次召开南南合作会议。20世纪80年代,不结盟国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粮食、农业以及债务等问题,并且积极参加发展中国家召开的南南合作会议,推动了南南合作的发展。1983年4月4-7日,有26个国家参加的北京第一次南南合作会议,是南南合作史上的重大事件,会议就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打破南北对话僵局、推进南南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随后,1984年6月在平壤召开的不结盟国家粮食和农业部门协调局灌溉专家会议上,代表们要求在水利灌溉方面实行南南合作。1985年11月在第三届不结盟问题国际圆桌会议上,代表们要求进行南南合作共同解决债务危机。这期间,发展中国家代表又于1984年和1985年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和津巴布韦的哈拉雷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南南合作会议,会议建议成立第三世界银行和南方银行,要求发展中国家集中资源和智慧,克服困难,发展民族经济,并从总结经验出发,着重研究了具体的合作问题。

综上所论,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通过一系列会议决议、宣言,阐明了南南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合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在南南合作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当不结盟国家分裂的时候,个别国家的行为会通过强烈的意愿成为准则,因此,不结盟国家的联合有着巨大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不结盟国家应该不懈追求公正和无歧视体系的原因,不结盟运动一直支持南南合作在各个领域的有价值的目标[12]。冷战结束后,南南合作的发展趋势仍在加强,表现为:南南合作的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自由经济贸易区在快速的成立之中;南南合作伙伴关系趋于多元化,合作内容走向多样化,合作领域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问题、禁毒问题、环境问题等新领域。在后冷战时代,我们坚信不结盟运动在南南合作的发展进程中必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王育红.发展经济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299.

[2] 耿殿忠.南南合作的开端与典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3).

[3] The Conference of Heads of State or Government ofNon-aligned Countries[M].(Belgrad,September 1-6,1961),Beograd:Jugoslavija Publishing House,1961:162-163.

[4] 35 years of non-aligned movement:documents, 1961-1996.volume-1:Bandung April 18,1955 to New Delhi February 13,1981[M].New Delhi: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Non-Aligned Studies, 1997.

[5] Dewan C.Vohra.Economic relevance of non-alignment[M].New Delhi:ABC Pub.House, 1983:172.

[6] Subrata,Banerjee.Non-alignment today:challenges and prospects[M].New Delhi:Allied Pub.Private Ltd.,1985:151.

[7] 高志平.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与政策主张[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37-38.

[8] 35 years of non-aligned movement:documents,1961-1996.volume-Ⅱ:Algiers Aprill 16,1981 to Havana May 30,1988[M].New Delhi: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Non-Aligned Studies,1997:745,750.

[9]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辑部.不结盟运动主要文件集:第2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100,140.

[10] 不结盟运动将成立南南委员会[N].人民日报,1986-09-05(6).

[11] 林木.新形势下的不结盟运动[J].瞭望周刊, 1991(38).

[12] Srivastava,Pramila.Non-aligned movement: extending Frontiers[M].New Delhi:Kanishka Publishers,Distributors,2001:204.

(责任编辑 陈咏梅)

Analysis on Advocati ng the Course of Non-AlignedMovement and Promoting South-South Cooperation

GAO Zhiping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HubeiNormal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2)

The Non-Aligned Movement advocated and promoted south-south cooperation during the Cold War Era.The Action Programme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pproved at the meetings ofNAM was filled with rich ideas about South-South Cooperation.The advocating and promotion of South-North Cooperation and NAM experienced a gradual process.Through the tactic of self-independence,it made the cooperation go further.Therefore,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dvancing South-South Cooperation.

the Non-Aligned Movement;South-South Cooperation;advocate;promote

K153

A

1671-7422(2011)02-0051-06

10.3969/j.ISSN.1671-7422.2011.02.013

2011-03-12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的经济纬度研究”,项目编号:2010d070。

高志平(1964— ),男,湖北黄梅人,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首脑会议南南合作会议
《八七会议》
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