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永县现代农业发展趋势de思考

2011-08-15颜绿芬张登琴颜学艳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叙永县柑桔现代农业

□颜绿芬 商 勇 张登琴 王 琴 颜学艳

一、叙永县农业发展现状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相接,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幅员面积2 977km2,地势南高北低,立体气候明显。有耕地6万hm2,适宜水稻、玉米、马铃薯、高粱、烤烟、柑桔、茶叶、蔬菜、中药材等多种粮经作物种植。2010年,叙永县粮食播种面积7.18万hm2次,总产量29.51万t;人均GDP 8 825元(约1 320美元),农业增加值13.97亿元,占25.8%,农业劳动力约占27%(扣除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农产品商品率40%左右,已步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1.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从抓重点工程建设入手,以建稳产高产农田、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标,大力组织实施土地整理、标准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烟水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育土工程,推广稻田保护耕作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和农村能源建设资金1.88亿元,改造中低产田9 747hm2,建设高标准粮田4 133hm2,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2 263口。

2.农业物质装备和科技水平逐步提高 通过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优惠政策,全县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加。到2010年底,全县累计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450万元,农机总动力达到23万KW,比2005年增长21%,机械化作业面积达8 133hm2。每年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30多个,规范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烤烟飘浮育苗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阳光工程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达15万人次以上。

3.特色效益产业初具规模 以烤烟、马铃薯、柑桔、茶叶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叙永县是全国优质烤烟基地县,四川省优势茶叶基地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马铃薯、柑桔产业)、新增50亿kg粮食生产能力马铃薯项目县和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之一。“十一五”期末,全县烤烟面积达5 533hm2,总产1.12万t,产值1.59亿元。马铃薯面积1.5万hm2,总产21.71万t,产值3.5亿元,甜橙基地面积5 140hm2,产量2.2万t,产值5 500万元。初步形成沿赤水河流域鲜食精品柑桔和沿321国道鲜食与加工兼宜的柑桔产业带。茶园面积2 100hm2,产量0.2万t,产值9 140万元。初步形成优质绿茶和有机茶区、红岩名优茶区、特早名茶区、黄草坪科技示范园区相结合的“南优、北早、中名茶”的茶业发展格局。

4.龙头企业带动效益逐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较快发展,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带动效益逐步增强,初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4个,注册资金1.05亿元,带动农户2.3万户。2010年,天宝山水果专合社组织农户发展龙眼、柚子等水果533hm2,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叙永县三农永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高地种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在麻城、营山、分水等地发展马铃薯和高山反季节蔬菜1 000hm2,农民实现收入2 000万元。叙永县清凉洞磕粉厂采取“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无公害糯稻467hm2,农户实现收入1 008万元,比种植常规稻增收280万元。

二、存在问题浅析

叙永县现代农业发展主要面临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差、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效益低叙永县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属喀斯特地貌,干旱、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旱”的现象严重。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中低产田土面积70%以上。农田基本水利设施薄弱,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 159处,实际供水量1.62亿m3,农业灌溉供水3 902万m3,有效灌面积1.5万hm2,仅占耕地面积的25%,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还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随着农业投入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有所下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率不高,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比重非常小,农业效益低。

2.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传统分散的小农经营仍然是叙永县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农业经营一体化程度不高。产加销、贸工农等环节条块分割,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加工层次低,研发能力弱,市场适应度差,经济效益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合作领域不宽,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甜橙、茶叶、马铃薯等特色产业普遍存在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瓶颈。

3.缺乏有效支撑的保护机制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持续的政策、资金和农业科技的支持。国家实施的农业政策有时存在着短期性。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农户积累能力低而财政困难,大量资金投入难以落实。同时,由于农业效益低下,难以吸引外部投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老化弱化,科技研发力量不强,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速度不快,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普遍存在着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的现象。这种状况完全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趋势思考

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发展的新机遇,叙永县委、县政府及时提出了“三五三”发展战略,把林竹产业和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造纸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以促进山区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1.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 “十二五”规划中,水利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新战略定位,使粮食安全有更可靠的水利保障。要抓住大兴水利的重大机遇,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全面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倒流河引水前期工程、“小农水”、农村安全饮水、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和充分发挥农业水利设施的作用。通过争取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1 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新增5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项目资金投入,落实村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项目配套、社会推动”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打捆使用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连片开发、石漠化治理、交通农机项目、巩固退耕还林等涉农项目资金,采取“集中力量、重点投入、连片开发”的方式,实现投资2.2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8 333hm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加快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结合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快规划产业区域化布局,通过采取政府扶持、项目拉动、示范带动的方式,着力推进麻城、水尾、营山、合乐、江门和叙永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打造马铃薯、茶叶、蔬菜、食用菌、林竹、烤烟等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实施“万亩万元”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四川省新增5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建设、粮油高产创建、土地整理等项目。在麻城乡、营山乡、叙永镇和赤水河流域等地培育马铃薯、茶叶和柑桔等产业基地,在合乐乡建设万亩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实现马铃薯种植面积2万hm2、柑桔面积6 667hm2、茶叶面积4 000hm2,烤烟面积1.7万hm2。加快建设南面山区反季节蔬菜、麻城食用菌和兴隆设施蔬菜三大蔬菜产业基地建设,提高农业效益。

3.实施品牌农业战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不断深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壮大与特色产业相联结龙头企业。积极利用各种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技站+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标准化中的带动作用。制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健全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例行监测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推进马铃薯、柑桔、茶叶、蔬菜、烤烟等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市场拉动,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强化证后监管,不断提高“三品一标”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实现优质优价,用品牌化带动标准化。

4.建立保障机制,保证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要保持扶持政策的持续性。国家的投入仍然是边远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途径,应继续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二是要保持农技推广服务队伍稳定性。切实解决农业科技人员在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具体困难,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三是要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叙永县柑桔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胡容祖书法作品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叙永县:以民为本服务大局 全力聚焦民生事业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