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养殖科学用药

2011-08-15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敌百虫鱼病生石灰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及用量的物质(含饲料添加剂)。包括:①血清、菌(疫)苗、诊断液等生物制品;②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③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能对机体产生损害甚至引起机体死亡的物质称为毒物。药物与毒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药物的使用超过一定剂量或使用方法不当对机体也可产生毒害作用,这时药物就成了毒物,在药物的应用中必须加以注意。

一、养猪科学用药需注意的细节

科学、高效、安全地使用兽药,不但能及时预防和治疗生猪疾病,而且对控制和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猪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掌握病症,正确选药 猪群发病时,应先确诊是什么病,再针对致病的原因确定用什么药物,严禁不经确诊就盲目投药。在给药前应先了解所选药物的内含成分,同时应注意药物内含成分的有效含量,避免治疗效果很差或发生中毒。另外还应注意选择到正规药店(有兽药经营许可证、有专业技术人员)去配药,防止乱配药或购假药。

2.选择恰当的用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数量,重危病例宜采用静脉滴注,治疗肠道感染或驱虫时宜口服给药。以药物发挥全身作用而言,静脉注射可立即产生作用,其次为肌肉注射,再次为皮下注射。如苦味健胃药龙胆酊、马钱子酊等,只有通过口服的途径,才能加强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如果使用胃管投药,药物不经口腔直接进入胃内,就起不到健胃的作用。给药途径不同还会影响某些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内服具有导泻作用,而静脉注射则有镇静作用。

3.抓住最佳用药时机 一般来说,用药越早效果越好,特别是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及早用药能迅速控制病情。但细菌性痢疾却不宜及早止泻,因为这样会使病菌无法及时排除,使其在体内大量繁殖,反而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腹泻。对症治疗的药物不宜早用,因为这些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在客观上会损害机体的保护性反应,还会掩盖疾病真相。如在高热病防治中,第一次用药不能急于快速全面退烧,降温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4.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若配合不当,会出现减弱疗效或毒性增强的变化。如酸性药物与碱性药物不能混合使用;口服活菌制剂时应禁用抗菌药物和吸附剂;磺胺类药物与维生素C合用,会产生沉淀;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与大多数抗生素配合都会产生浑浊、沉淀或变色现象,应单独使用;链霉素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配合使用,会加重对听觉神经中枢的损害。

5.用药时要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

要发挥药物的作用而又要避免其不良反应,必须掌握药物的剂量范围。一般连续用药3~5天,症状消失后再用1~2天,切忌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同时要考虑药物有效浓度持续时间,如青霉素粉针剂一般应每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则可以间隔24小时用药1次。

6.轮换用药,防止产生耐药性 不要长时间用同一种抗菌药物或抗寄生虫药物,应隔一定时间选择另一类药物交换应用,以防机体产生耐药性。

7.防止药物残留 有些抗菌药物因为代谢较慢,用药后可能会造成药物残留。因此,这些药物应有休药期规定,用药时必须充分考虑生猪及其产品的上市日期,防止“药残”超标造成安全隐患。

8.疫苗接种期应慎用药物 在接种弱毒活疫苗前后5天内,禁止使用对疫苗敏感的药物、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病毒唑等)、激素制剂(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并避免用消毒剂饮水,以防将活的细菌和疫苗病毒杀死或抑制,从而造成免疫失败。在疫苗接种期可选用抗应激和提高免疫能力的药,如电解多维及某些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中药制剂等,以提高免疫效果。

二、水产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1.盲目加大药量 在养殖过程中一些渔民在鱼病发生初期不够重视,认为随便泼一些药就行了,到了鱼病暴发大规模死鱼时慌了神,以为加大药量就能把病菌杀死得更快。还有一些渔民觉得今天用药不见好转明天就应加大份量,此外还有一些渔民认为一次性加大足够份量的药物就可以彻底治愈。当然这些办法有时能凑效,有时疾病消除了可是鱼也死光了,有时根本就没有效果。这主要因为,无论是杀虫药物还是杀菌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内的浮游生物,导致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容易造成缺氧泛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甚至中毒死亡。给渔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不清楚药物如何配伍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对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不知道如何进行配伍,胡乱使用,导致死鱼或治疗没有效果。主要是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与拮抗作用,如生石灰加敌百虫就会产生协同作用(即毒性加强),出现死鱼;硫酸铜与生石灰合用就会发生拮抗作用(治疗效果降低甚至无效)。在使用的药物中大多数消毒药偏酸性,所以都不宜与生石灰配伍,会产生拮抗作用。如二氧化氯、强氯精、含氯石灰、高锰酸钾等。产生协同作用的药物有青链霉素合用、双氧水与冰醋酸、大黄与氨水等;常见的拮抗作用还有氟派酸(诺氟沙星)与金属离子、利福平,四环素类药物如土霉素与青霉素。

3.使用过期、违禁药物 过期药物往往会失效或变质,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延误治疗时间,甚至引起中毒死亡。有些渔民贪小便宜,结果省了不该省的钱,花了不该花的钱。常见违禁药物有:呋喃唑酮、五氯酚钠、孔雀石绿、氯霉素等。

4.病急乱投医、频繁用药 不少渔药在使用后次日可能出现更多死鱼现象,这是因为一些老弱病残、特别是症状严重的鱼受到药物的刺激反应而会死得更快的原因,所以用药后次日死鱼数量增加一般来说是正常现象。但是一些渔民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是埋怨你的药物没有疗效就是埋怨你的技术不行。在这一点上渔民朋友应该懂得一点,其实鱼病治疗也分一定的阶段性,可分为感染期,暴发期和衰退期,所以鱼病治疗也分一定的疗程,如发生寄生虫病,通常1~2天为一个疗程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发生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则需要3~5天为一个疗程,所以用药3天后如果死鱼逐渐减少摄食恢复正常,说明该药有效。如果不见好转,病情越来越严重才可判定该药无效,应重新诊断症状换用别的药物。

5.鱼类对相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不同鱼类对某些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那怕是很小剂量也会引起浮头甚至死亡。如常见名优水产品用药禁忌有:鳜鱼对敌百虫、氯化铜敏感应禁用;加州鲈对敌百虫较为敏感就慎用;青虾对甲胺磷、敌百虫较为敏感应慎用,对菊酯类杀虫剂特别敏感应禁用;罗氏虾对菊酯类、敌百虫敏感应禁用;蛙类在1‰的盐水中就无法生存,所以蛙类要特别注意盐的含量。广大渔民应牢记以上用药禁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高温季节用药 我们强调池塘泼洒药物时间一般应在早上8~9时,中午一般不用药。这是因为当气温超过38℃时,鱼停止摄食,而药液挥发加快,如果在高温季节中午用药,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反而会造成鱼中毒。大多数药物随着温度升高毒性增强,特别是杀虫类药物,如硫酸铜,在16~30℃范围内,水温每升高5℃,药效便会增强85%~90%。高锰酸钾水溶液不稳定遇光发生分解,生成二氧化锰沉淀。碘制剂在高温下易挥发等。

7.长期单一用药产生耐药性 有的养殖户防治同种鱼病总是使用同一种药物,经过长期使用,鱼类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要想治疗好该病必须不断加大份量。就拿硫酸铜来说,本身安全范围较小且一过量就会引起鱼类浮头。有的养殖户由于长期使用,鱼类产生耐药性,加大一倍份量使用也没有出现死鱼现象。所以说,广大渔民朋友必须清楚长期使用同种药物带来的严重后果。

8.不了解病理导致疾病的反复发生我们都知道鱼病的种类可分为四大类: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引起的疾病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对某些常见性疾病我们如果懂得它们发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就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对于病毒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对患病毒性疾病的水产动物用药,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病原性细菌对水产动物的二次感染。对于细菌引起的疾病一般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水产动物的寄生虫病时,还应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周期来适时用药,如锚头鳋在平均水温25℃时寿命为14天左右,而从产卵到孵化则为2~3天。因为敌百虫只能杀死锚头鳋的幼虫不能杀死鳋的成虫,必须连续用药2~3次才能彻底治愈此病。每次间隔的天数随水温而定,一般为7天,水温高间隔的天数少。又如小瓜虫因其在体表形成胞囊,这些胞囊药物很难除掉,被杀死的仅是刚孵出的幼虫,在水温15~20℃时,从胞囊形成幼虫破囊而出一般需23~25小时,所以也应连续用药2~3次才能彻底治愈。

三、养鸡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1.高锰酸钾不宜拌入料中 高锰酸钾溶于水后能释放出新生态的氧,因而具有消毒作用。一般饮水浓度为0.02%~0.03%,超过0.1%则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甚至引起中毒。高锰酸钾作为饮水剂应现用现配,直接拌料是有害的。

2.给鸡驱虫莫用敌百虫 精制敌百虫为兽用体内外驱虫药,对猪、牛、马等牲畜均安全有效,但对鸡却不适用。原因是敌百虫属于有机磷药物,而鸡的嗉囊内为碱性环境,敌百虫在碱性环境中可生成挥发性很强的敌敌畏,敌敌畏的毒力要比敌百虫大10倍之多。鸡服用敌百虫,极易造成中毒或死亡事故。给鸡驱虫时,可选用驱蛔灵,按体重服250mg/kg,或用左旋咪唑片,按体重服10~20mg/kg,效果都很好。

3.鸡舍不宜用生石灰消毒 不少养鸡户喜欢用生石灰作为消毒剂,直接撒在鸡舍地面上,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生石灰会刺激鸡的上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使用过多,被鸡踩踏,还会引起脚趾烧伤;有的生石灰还会因风吹入鸡眼内,引起眼疾;更为严重的是,蛋鸡常因高产而缺钙,鸡一见到石灰会大量啄食,生石灰在鸡的胃肠与水反应,产生强碱物质,并放出大量的热而损伤鸡的消化道组织,引起发炎、水肿或溃疡,严重的还会导致蛋鸡死亡。因此,鸡舍不宜用生石灰直接消毒。

4.防止土霉素、磺胺类药物、食盐的中毒 土霉素的常用量为0.02%~0.08%,连续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周,每隔20~30天为1个疗程。磺胺类药物广泛应用于混合饲料中,用于预防和治疗球虫病、鸡白痢、禽霍乱等疾病,由于用药量过大或连续用药时间长,易引起中毒。当鸡饲料中磺胺类药物浓度高于0.4%时可引起中毒。食盐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适量的食盐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功能,保持机体体液的正常酸碱度。一般情况下,0.25%~0.5%的用量较为合适。当摄入量过高时,就会引起食盐中毒。例如,雏鸡饲料中食盐用量达1%,成年鸡饲料中食盐用量达3%时,常会造成鸡只大批死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从追求温饱转变为追求质量安全,三聚氰氨、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严重伤害了消费者对畜产品的信心,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是保证人民健康的需要,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农民增产增收和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

(本篇文章信息来源:猪场动力网、江苏海洋与渔业网等,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收集整理)

猜你喜欢

敌百虫鱼病生石灰
敌百虫连续化造粒工艺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几种鱼类用药 注意事项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阿根廷可能禁止敌敌畏和敌百虫的使用
生石灰调理土壤需慎重
消毒巧用生石灰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科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