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东”地域变迁之考究

2011-08-15杜裕民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全椒县定远县凤阳

杜裕民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滁州239000)

“皖东”地域变迁之考究

杜裕民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滁州239000)

皖东地处安徽东部,主要指滁州地区。它位于江淮之间,距省会合肥115公里,距南京50公里,处于皖东城市带、长三角经济辐射区、南京都市圈,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其历史悠久,区域文化丰富多样。

皖东; 历史变迁; 区域文化; 南京都市圈

皖东位于安徽省东部主要是指滁州地区,居北纬31°51′~33°13′、东经117°09′~119°13′之间 , 包括3 市4 县 , 即滁州市、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行政区域面积约11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皖东地域历史悠久,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最终形成现在的行政地理区域。

远古时代皖东大地是青莲岗文化①和仰韶文化②的交汇地带,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又为吴、楚③分据。[1](P1)西汉初年之前,这时期这里并没有设置行政机构。汉初在此南部设全椒县,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在全椒县的东北处又置建阳县。之后直到公元473年,即南北朝时期南朝政府在此地又置“新昌”郡,属徐州,后迁郡、县 (顿丘)治于“途中”镇 (今滁州市区)。524年,梁武帝派定远将军曹世宗攻打魏国以收复淮河以南的失地,将西曲阳、阴陵、东城 (三县址在今定远县境内)三县合并为一地,并置定远郡。到梁大同二年,即公元536年,在今滁州市境内设置南谯州。隋朝开皇九年 (589年)废新昌郡,并高塘、乐钜二县入顿丘县,改县名为新昌县,并改南谯为滁州,这是“滁州”之名史籍最早记载。隋开皇十八年,又废新昌县为清流县。公元607年废滁州、清流两县改属江都郡。武德三年 (620年)复置滁州,治清流。公元709年,在清流县东部又置永阳县。公元前742年,在永阳县东部,从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各分出一些地方设立千秋县,属淮南道扬州路,750年改千秋县为天长县。元朝至元十三年 (1276年)升滁州为滁州路,两年后又降路为州,属扬州路。唐、宋、元时期滁州管辖清流、来安、全椒三县;明清时期滁州为直隶州,管辖来安、全椒两县。明朝建立之初开国皇帝朱元璋欲迁都城到其家乡,后放弃,并于洪武七年 (1374年)罢建中都城,改设中立府。不久他又将府治迁至新城,赐名“凤阳府”,同年置凤阳县,府、县同治。凤阳府管辖凤阳、临淮、定远、天长四县。清朝康熙六年 (1667年)析江南省为安徽、江苏两省。安徽省设三道,凤阳、定远二县隶属于凤颖六泗道之凤阳府,天长县隶属于凤颖六泗道之直隶泗州府,全椒、来安两县隶属安庐滁和道之直隶滁州府。乾隆二十年 (1755年)废临淮县,改临淮关,其地并入凤阳县。

民国元年 (1912年),民国政府裁撤州府实行省直管县,滁州改为滁县。民国三年 (1914年),民国政府在安徽省设淮泗道,辖滁县、来安、全椒、天长、定远、凤阳等县,道尹驻凤阳县城。1932年,国民政府在滁州、来安、定远、盱眙四县相邻处各划出一部置嘉山县,县城置在三界,抗战胜利后迁至明光镇。

1949年1月皖东大地解放,同年6月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行政区专员公署,至1950年,滁县专区管辖滁县、来安、全椒、炳辉、定远、凤阳、嘉山、江浦、盱眙9县57个区、693个乡镇、4 426个行政村、21 803个组、518 900户,总人口23912万人。1951年1月,滁县与宿县两个专区合并成立蚌埠专区,撤销滁县专署,所辖各县改属新成立的蚌埠专署。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滁县专署改属安徽省人民政府。1952年4月,江浦县划归江苏省,后肥东县划归滁县专区,全区辖区仍有9个,总面积达1184万平方公里。1954年5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嘉山县女山湖区编制抽出一半给盱眙淮河港成立淮河港区级政权。1955年4月,盱眙县划归江苏省管辖,全区辖县降为8个,总面积减至11586万平方公里。1961年3月18日,安徽省委决定撤销蚌埠专员公署,恢复成立滁县专员公署,辖滁县、全椒、来安、天长、定远、凤阳、嘉山、肥东8县,专署机构设在滁城。1965年3月,安徽省增设长丰县,从定远县划出约010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新设的长丰县,全区面积减至1157万平方公里。同年7月,肥东县划归巢湖专区,全区辖县减至7个。1979年3月,滁县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安徽省滁县地区行政公署,为了便于生产和生活,经国务院批准将来安县文山公社所属王渡、联合、高涵3个生产队划归江苏省南京市管辖。

1992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设立省辖地级滁州市。新成立的地级滁州市辖琅琊区、南谯区和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共2区6县,东端至天长县秦栏镇同兴村,南端至全椒县蔡集乡再安村,西端至凤阳县官塘乡尹湾村,北端至嘉山县泊岗乡新淮村,占地面积约1133万平方公里。全境东西最长处193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50公里,截止2009年末全区总人口为450125万。至此,皖东行政区域形成,但各市县发展历史又不尽相同。[2](P10-59)

滁州市位于皖东地区中南部,是皖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此居住,这里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④。东晋时在此置顿丘郡,473年南朝宋元徽宗在此置新昌郡隶属徐州。在536年南北朝时在此置南谯州,589年隋炀帝改南谯州为滁州,废新昌郡,改顿丘县为新昌县。598将新昌县改名为清流县。“此后虽有兴废,但变化不大,多沿旧制。”[2](P58)直至公元1381年,朱元璋将滁州升为直属州,清朝初年属于直隶江南省,1667年,康熙将其改属安徽省。1912年,降州为县,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为县级市。1992年撤销县级市,分设琅琊、南谯两个区隶属省辖地级市滁州。至此形成了东至黄圩乡芦庄村,西至章广镇松王村,南至汪郢乡新河村,北至张铺郢乡罗田村。东西长约61公里,南北宽约56公里,行政面积约为1 399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截止2009年末,人口为约为41141万人。

来安县位于滁州市东部,它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聚居⑤。夏商周时期地属徐国,春秋时期先属吴后属楚。秦朝在此置建阳县属九江郡。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在此建建阳县属淮南国后又属九江郡,东汉光武帝时并入全椒县。东晋时此处设顿邱郡,隋朝时在此设新昌县属滁州,开皇18年改属清流县。公元709年从清流县东北部分出一些地方置永阳县。南唐升元二年 (938年)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县城在距离今县城以北约2公里双塘乡瓦岗村,南宋绍兴十八年 (1148年)迁县城于今县城。如今全县辖12个乡镇,130个行政村,10个居民委员会,行政面积约1 499141平方公里。[3](P303-319)

天长市位于皖东地区的最东面,高邮湖的西岸。西面与来安县接壤,南、东、北面分别与江苏省的仪征、六合、高邮、金湖、盱眙相邻。如果把江苏省比喻成大海,天长市就像伸进大海里一个半岛。春秋时期此地先属吴,后又为越所有。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此设广陵、东阳两县,属九江郡。两汉时期此地大部分为广陵、高邮两县所有,部分地属于江都县。唐朝初年并入六合县,公元742年在此地置千秋县。“农历八月初五为唐玄宗生日,故八月初五为千秋节,“千秋县”由此而来。天宝七年 (750年)改“千秋节”为“天长地久节”,千秋县随之更名为“天长县”。后县名变化多次,属地也经历了多次变更,1960年又重新恢复天长县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全县总面积为1 770平方公里,1993年撤县设县级市。[4](P3-10)

全椒县位于滁州市南部,它西部与肥东县相邻,南与巢湖相接,东与江苏省江浦区隔滁河相望。春秋时期,楚灵王把此地分给大夫伍氏举人作采邑,名为椒邑,后此地又被全氏家族占据,“全椒”一词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此地为九江郡东城 (故城在现定远县西南)和历阳 (故城在现和县)两县管辖。西汉初年,此地设全椒县和阜陵县,属于淮南国。公元51年,光武帝刘秀在此设全椒侯国,把建阳(今滁州、来安境地)并入。此后一段时间侯国和县经多次变替,到了隋朝重新置全椒县并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全县辖10个乡镇,94个村民委员会,行政面积为1 56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1万人。[5](P33-35)

定远县位于皖东地区西南部,东与滁州市和明光市相邻,西与淮南市和长丰县接壤,南靠肥东县,北接凤阳县。秦汉时期,其境内置有西曲阳、东城、阴陵等县。524年,梁武帝派定远将军曹世宗攻破此区收复了淮南失地,将西曲阳、东城、阴陵三县并为一县名为定远县,县城置于今定远县下马铺。唐朝天宝四年 (745年)县城迁至现在的城址,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定远县是皖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其行政面积为2 99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9617万人(截止2009年末),现辖22个乡镇,253个行政村。辖区民族较多,除了占大多数的汉族外,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壮族、苗族、瑶族等一共23个民族。其中二龙回族自治乡有回民8 000多人 (1992年),是皖东地区唯一的回族聚居乡。[6](P8-15)

凤阳县位于皖东地区西北部,北面濒临淮河,与蚌埠市五河县隔河相望。东与明光市接壤,南与定远县相连,西和西北分别与淮南、蚌埠两市相邻。夏商周时期此地建有钟离子国,春秋战国时此地先属吴后属楚。秦统一全国后此地属九江郡的钟离、曲阳两县管辖。三国时此地一度废弛,这里州县经历多次变更到唐宋时期趋于稳定。唐武德三年 (620年)改钟离郡复为濠州,下辖钟离、涂山 (今怀远)、定远、招义 (在今明光市境内)四县。元朝在此设濠州路,后改为濠州府,领钟离、定远、怀远三县。1367年朱元璋升濠州为临豪府,辖泗州、寿州两州和钟离、怀远、定远、五河四县。1369年,朱元璋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建立中都城,辖9州23县。1374年中都城停止建设,改置中立府,并将府治迁往新城置府、县,朱元璋赐名为“凤阳”,并被一直沿用至今。清顺治二年 (1645年),凤阳府隶属江南省,康熙元年 (1663年)改属安徽省。民国初年,撤府留县,直隶安徽省。1956年,凤阳属蚌埠专区,1971年属滁州专区。[7](P24-37)

明光市位于皖东地区北部,江淮分水岭北侧。它东接江苏省盱眙县,西邻凤阳县,南与滁州市、来安县、定远县接壤,北隔淮河与蚌埠市五河县和江苏省泗洪县相望。明光市历史比较短,民国以前其境内没有置县,其地为周边的州、县管辖。1932年,从当时的盱眙县、滁县、定远县和来安县各划出一些土地建置嘉山县,并与1994年改为明光市。全市辖13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行政面积2335平方公里,人口6515万人。[1](P70)

总之,皖东地区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还占据有利的地理环境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自西南至东南分别与合肥、巢湖、南京相邻,自东南至东北分别与扬州、淮阴相依,自北至西分别与蚌埠、淮南相连,处在南京都市圈⑥。襟江带淮,内河航道直通长江和淮河两大河流,京沪高铁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皖东人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进行“大滁城”建设,各县市也都在抓住机遇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在皖东人民辛勤劳动下,皖东必然成为江淮大地的一枝奇葩绽放在中华大地。

[1]滁县地区地方志 [M].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印制中心印刷,1998.

[2]《滁州年鉴》(2010)[M].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合肥:安徽省地质印刷厂承印,2010.

[3]中国地方志集成——来安县志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天长县志 [M].安徽省天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5]全椒县志 [M].安徽省全椒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主编,1988.

[6]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道光定远县纸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7]孙祥宽.凤阳名胜大观 [M].合肥:黄山书社,2005.

注释:

①青莲岗文化属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各地,安徽省滁州泊岗乡,浙江杭州老和山、河南的信阳、湖北的黄岗、山东的中部、南部以及上海等地。

②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分布范围主要在,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带,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

③吴国是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立国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古国,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苏皖两省全境及赣东北部分地区,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的诸侯国,辖地主要分布在现在的湖南省、湖北全部以及重庆市、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江西省部分地方。

④如,大王乡林楼村濮家庄的濮家墩遗址;章广乡的西河遗址;担子乡柯湖村西王庄南400米处的西王遗址。

⑤如,磁山乡井王遗址、新安镇城东村赵坝生产队顿丘山遗址等。

⑥南京都市圈是全国九大都市圈之一,处在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其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芜湖、巢湖、滁州8个市。

Exploration on the Area V ariation of East Anhui

DU Yu-min
(Chuzhou City Vocation College,Chuzhou,Anhui 233100)

Chuzhou lies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Huai River.It is 115kmfrom Hefei,the capital of Anhui,and 50kmfrom Nanjing.It is in the Urban Belt of Eastern Anhui,Economical Radiation Z on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Metropolis Circle of Nanjing.It is the bridgehead for the eastward development of Anhui.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s regional culture is abundant.

East anhui; historical changes; Regional culture;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C95

A

1671-9743(2011)11-0010-03

2011-10-22

安徽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皖东区域文化品牌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SQRW211。

杜裕民(1976-),男,安徽滁州人,安徽省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民间文化和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全椒县定远县凤阳
“互联网+花众取宠”项目扶贫方案探析
Mother's hands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不同地域文化对凤阳歌民族唱腔的影响
浅析定远县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运行成效
定远县灾害性雷雨大风气象灾情的调查与思考
旧凤阳花鼓
安徽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全椒县“浙油50”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全椒县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效果分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