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

2011-08-15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消费精神

李 芬

(湖南工学院思政部,湖南衡阳 421008)

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

李 芬

(湖南工学院思政部,湖南衡阳 421008)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试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提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价值引导须坚持的伦理原则,根据这些原则,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树立起一种健康、文明、科学的消费伦理观,养成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大学生;消费行为;伦理原则;价值引导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在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建设方面,我们既要确立消费促进生产的新的消费观,又要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美德。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一、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价值引导须坚持的伦理原则

1、适度消费的原则

适度消费,以劳动贡献与报酬为前提,以生理、心理、精神需要为根据。关于个人消费,恩格斯指出:一是生存,二是享受,三是发展和表现自己。[1]因为生存不只是活着,还要过健康的生活;而且,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以后,希望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档次,改进消费方式,追求更多的享受。这种“享受”是发展和表现个人个性和才能的条件,因而当达到一定的消费水平时,它完全是必要的。

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而言,就是要以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量入为出。它要求大学生的消费要与家庭收入的多少相适应,现在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在经济实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收入高的家庭,对学生的经济供给就多,这些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可以毫无顾忌、出手阔绰,买电脑、手机、名牌服饰、旅游。然而在大学里还有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他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有时吃饭都成问题,受身边同学的示范和影响,他们借款消费、超前消费。对此提倡他们树立以“适度消费”为原则的消费伦理观,完全是必要的。

2、科学消费的原则

科学消费的原则就是在个人生活消费中,自觉地用消费生态伦理规范人们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即充分发挥消费生态伦理对人们消费活动的引导作用,倡导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它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要求树立生态意识,承认自然界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人必须改变人类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心态,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自然界有生命的物质和无生命的物质,不可任意摧残它们,消灭它们。要坚决反对消费主义无限制的开发自然,掠夺自然,对待人的日益膨胀的消费欲必须加以合理的自我节制。人类对自己的消费,必须注意不要污染生存环境,努力减少污染。物尽其用,用尽其值,就是不能再用了,也要变废为宝,废物利用。一次性的消费,如塑料餐具,一次性圆珠笔,应从根本上加以杜绝。同时还要考虑代际消费的合理安排,要顾及下一代、下几代人的消费需要,即公平分享有限的自然资源,分享无污染自然空间,万万不可“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粮”。

大学生作为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确立符合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消费观念,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消费的核心理念,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并销售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以减少对环境伤害的消费。它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3、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即“未来的人应当怎样存在”[2]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人从出现在地球上的那天起,每天要消费,不管他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间都一样。[3]消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本质上是受人的需要推动的,是需要得以满足的活动。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消费不仅表现为人的肉体的生产过程,也是人的精神的生产过程。它生产着人的本质与特性,创造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前提,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的再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延续,所以消费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消费的层次上看,有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三个层次,生存性消费使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了可能,人的全面发展,客观上要求进行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增强其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智力素质、体力素质,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多方面发展和体现的消费。人的全面发展也不断地提升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所谓消费能力,是指人满足需要而进行消费活动的能力。只有消费者具备了使用消费对象的科学知识,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音乐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高尚”。[4]可见“消费”音乐要有收获,不仅要求音乐优美,同时要求消费者懂音乐,也就是要具备“消费”音乐的能力。由于人的需要和消费是多方面的,由于各种消费资料的使用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人们具备多方面的消费能力,否则不利于对消费资料多方面的使用价值的综合利用,也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它使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能应付自如,显示出更强的主动精神和创造力,因而就更为自由。这种自由当然不是主观的任意妄为或仅仅存在于想象中的自由,而是凭人的认识与实践能力深刻把握客观必然性和对客观世界及主观世界能动的、有效的改造。[5]自由时间的增加,不仅意味着单位劳动时间的生活资料数量增加,而且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休息和娱乐,满足发展智力和能力的需要。“自由时间是财富整个发展的基础”。[6]因此自由时间即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间增加,反映消费水平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们改变消费方式,建立新的消费方式。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积极推进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我们相信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美好的未来社会要靠我们的现实努力来实现。

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价值引导的具体对策

1、倡导“适度消费”,加强艰苦奋斗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在消费行为中表现为追求新颖、时尚、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超越自身客观经济条件和家庭可承受的能力范围。一般来说,普通的工薪阶层和农村家庭供一个大学生,已经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我们应该体谅父母,不能大手大脚花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但是有部分大学生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为了所谓的面子盲目攀比,追求时尚、超前消费,不断向父母索取,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有些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作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过分的攀比只会徒增痛苦,大学生应该体谅父母的难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合理消费,适度从俭。

勤劳节俭是劳动人民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本质上是对人类自身劳动能力的欣赏,对人生的肯定,它并不一般地反对欲望,而是主张对欲望的适当节制,而且俭与勤相联,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正因为要很好地满足欲望,所以就必须从俭从勤做起。同时,节俭强调物尽其用,怜物惜物,本质上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这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谋而合。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代大学生应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胡锦涛同志在《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消费伦理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大学生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不用再讲艰苦奋斗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7]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积极倡导勤俭节约,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让他们在认识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应该,而且必要。在行动上自觉抵制各种高消费、乱消费。

2、倡导“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消费新理念

可持续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旨在减少人类的产品消费及服务对经济、社会及环境的不利影响,其核心是如何用消费生态伦理规范人们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在绿色消费领域,消费者的需要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不仅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而且更注重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大学生,作为有道德的消费者,应该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自身消费行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后果应有充分的认识,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在大学生具体的消费行为当中,应该杜绝高消费、抵制铺张浪费,用好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倡导简静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生生活品质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权利,幸福的本质应该体现为个人的生存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得越来越好,是不断追求又不断地获得的一种生活过程,一种生活状态。但人们从消费中得到的“幸福”却是建立在自己是否比身边的人或过去消费更多的基础上,扭曲了对幸福的理解。人类满足的两个主要因素——社会关系和休闲。牛津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阿吉尔在其《幸福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真正的幸福是被掩盖了的社会关系、工作和闲暇。在这些领域中,需求的满足并不绝对的依赖于富有。而且,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和个人幸福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只是徒劳。[8]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社会关系特别是家庭和团体中的社会关系,而这些因素恰恰是人们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生活中的高消费人群并没有显示出比以往的人们更幸福。《多少算够》一书的作者艾伦·杜宁就指出:“生活在90年代的人们比生活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他们的祖父们平均富裕四倍半,但是他们并没有比祖父们幸福四倍半。更糟糕的是,人类满足的两个主要源泉——社会关系和闲暇,似乎在奔向富裕的过程中已经枯竭或停滞。这样在消费者社会中的许多人感觉到我们充足的世界莫名其妙的空虚——由于被消费主义所蒙蔽,我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9]越是在高消费中麻痹自己,越是感到高消费后的空虚,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各种心理疾病和社会灾祸。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舒马赫指出: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而无穷无尽的需求却能在精神王国中实现。在物质王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被消费主义文化所蒙蔽的人,其试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实质上是社会的、心理的和精神的一切行为都只能是可悲的挣扎,是徒劳,最终仍将会被欲望追逐的越加疲惫,不知幸福为何物。

提倡过简静的生活,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生活结构。它是在基本需要得以满足以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不断完善自我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人的本质和人的消费行为的社会属性来看,消费行为是一种道德历史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不仅是我们道德教育的目的,更应该是包括消费行为在内的一切社会行为的道德核心。”

简静生活在物质需求上崇尚节俭、俭约,对物质享受上知足并合理地加以节制,崇尚精神生活需求,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乐趣,在这种新的消费文化中,它是比物质消费层次更高的目标。它主张在日趋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减速,放慢生活节奏,使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健康的心理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丰富的精神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思想、意志和丰富的情感,启迪人的智慧、潜能和崇高的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简静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符合人的本性,符合人的需要,有助于人的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因而它是一种有更高生活质量的新生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的精神追求能够为人生提供更为实质性的内容。由于人的精神需求不像物质需求那样,完全受制于客观的物质条件,人在主观精神世界中拥有更为广泛的自由,因此,与当代人的物质需求的高度膨胀相比,人的精神需求的开发与满足显然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人们惟有关注精神生活,才能够合理地调整当代人畸形的需求结构,抑制人的不合理的、过度的物质需求,使人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大学生要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实现人生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应倡导简静的生活方式。

[1]于光远.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初探(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韩庆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层含义[N].光明日报,2003-04-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12.

[5]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4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21.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8]刘晓君.论改变消费模式——从不可持续消费转向可持续消费[D].北京: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中心,1998.

[9]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和地球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Abstract: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special consumptive group in socie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we must adhere to ethical principles for guiding consumptive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principles,the concretemeasures are advocated,which help the students to forgo the consumptivemisunderstanding and establish a healthy,civilized and scientific consumption ethic principle and form the consumptiv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consumptive behavior;ethical principle;value guidance

On Guiding the Value of Consumptive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n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ngyang Hunan 421008,China)

G 642

A

1673-2103(2011)01-0112-04*

2010-12-09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08C241);湖南工学院科研资助项目(HGY0616)。

李芬(1975-),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消费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40年消费流变
拿出精神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