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例

2011-08-15李志宏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淮南煤炭企业瓦斯

李志宏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

煤炭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
——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例

李志宏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

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推进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保持人与自然生态平衡,我国煤炭企业必须要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推进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开展,不断健全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使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科学统一。

煤炭企业; 低碳经济; 举措

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形成高产出、低投入、少排放、低消耗、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

一 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浪潮。其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向低碳排放模式转型。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发展生产、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内涵不同而又联系密切。发展生产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首要条件,离开发展,富裕无从谈起;生活富裕是发展的目的,脱离这个目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发展生产和生活富裕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及不可缺少的保证。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此前,因为人们不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导致了自然生态与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受到严重破坏的自然生态与环境反过来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在自然的反扑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如果不重建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最终受到惩罚的是人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的喜人形势,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出现了另人震惊的问题,全球煤炭企业面临的瓦斯治理、生态修复、社会和谐三大世界性和历史性难题在我国都普遍存在,而且都很严重。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更让我们感到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这些深刻教训促使我们反思,因此,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突出抓好污染减排工作。

1 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煤炭企业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抢占产业制高点。加快建设以低碳生活,矿区生态环境优美为核心的新型煤炭企业,着力向煤电化产业结构方向调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提高资源利用率。

2 促进低碳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低碳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决定了中国煤炭企业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研发的新技术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综合治理、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煤矿污染治理、矿井水资源化技术、煤矸石及其他伴生资源利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通过这些具有产业特征的低碳新技术地研究开发,可大大降低碳排放总量,促进中国煤炭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企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 有利于煤炭企业变废为宝,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正在实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2 1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一系列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

煤矿废弃物是资源性污染,是废也是宝。煤矿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是循环经济的原料,只要充分利用好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煤炭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才能更好地推进节能减排的开展。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煤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搞好产、学、研结合,开展技术攻关,使节能减排科研成果尽快在企业推广使用,以促进煤矿企业不仅要解决废气、废水、废渣和沉陷治理等问题,而且积极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将煤矿生产中产生的 “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循环经济的原料,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节能管理制度,健全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体系,使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科学统一。

二 淮南矿业集团实现低碳经济的实践

1 加快自主研发,抓好科技创新

近年来,淮南矿业集团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企业腾飞的两大翅膀之一,在建设新型能源基地中,用技术创新化解各类风险,加大科技投入,以发展中遭遇的难题作为课题,并以此为平台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急剧增强。自2005年以来,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中心、实验室落户淮南矿业,“十二五”期间致力建设的中国煤矿工程技术研究院所需的“一心”(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中心)“两室”(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平台全部搭建完毕。对瓦斯采用了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利用的综合治理模式,8年来,安全方面投入高达109亿元,并投入26亿元进行相关科研,该集团的煤与瓦斯共采技术还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正因为瓦斯治理难题的破解,让两淮煤炭基地顺利建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吨级煤炭基地,曾困扰淮南矿业集团多年的瓦斯难题攻关正日渐明朗,瓦斯综合治理的理念、技术、管理已向全国辐射,由其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并获国家科技奖的“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已推广、服务到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矿区30多个工作面。

另外累计投入5.28亿元对各矿抽风、压风、排水、提升、皮带运输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加大对落后耗能工艺、设备的淘汰力度,优化生产系统,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实现了年节电3.65亿k W·h的巨大成效。做到了以实验室为平台,出经验,出标准,出规范,出人才,把被动治理环境变为主动经营环境。

2 有效利用,综合治理

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一味地禁止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而是要在提高资源效率上下功夫,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做好低碳经济大文章。

2003年以来,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先后投入50亿元,对矿区“三废一沉”(废气、废水、废渣和采煤沉陷)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矿区年抽采瓦斯4亿m3,建有瓦斯发电站8座,装机规模2.3万k W。瓦斯储配站11座,瓦斯(燃气)民用6万户。建成世界上第一座低浓度瓦斯发电站。建成12座矿井水处理站,年利用矿井水约2 000万m3,选煤厂、电厂用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零排放。新建矿井一律不建矸石山,历史上矸石综合利用率95%以上,没有发热量的矸石用于筑路和复垦,发热量500~700 k的用于烧制新型墙体砖,年生产能力6亿块标准砖,发热量在2 000 k以上的用于煤矸石发电。已建成和在建的煤矸石电厂规模120万k W。

淮南矿区历经50多年开采,目前已形成塌陷地约6 666.7 m2,其中常年积水区近1 333.34万m2;预计到2020年,塌陷地将达到13 333.4万m2。开展塌陷地环境治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集团公司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为了去除采煤沉陷这一矿区发展的“心病”,以建设绿色矿山、生态矿山为指导思想,斥巨资大面积开展实施塌陷地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宜地则地、宜水则水、宜林则林的原则,塌陷地环境治理主要采取回填矸石、覆土造地和挖深填浅、水面整治方式,以土地复垦为重点,立足生态恢复和重建。根据可治理的环境条件,到2010年治理面积达666.67万m2左右,全矿区历史上矸石存量近4 000万t,已消化利用一半以上,基本消灭矸石山;到2020年,治理面积要达2 000.01万m2左右。“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改善了矿区的居住环境,也变‘废墟’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从2004年开始,对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进行修复与开发。投资100亿元,对资源枯竭矿区进行生态修复,环境修复内容:一是保护山体,绿化山脉。对裸露山体进行稳固,种植攀缘植物和树木,恢复植被;对废弃的采石场进行回填,实施绿化;二是修复水系,恢复水脉。留住地表水,停采地下水,提高地下、地表水位,使水系联通,为生态自然修复奠定基础;三是保护山林,广植林木,修复植被;四是对部分工业遗址等适当加以保护和利用。目前,已修复10.4 km2,水库生态区、山林生态区、湿地生态区基本完工,建成以“山、水、林、居”为特征的煤矿最佳人居环境。项目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和国家矿山公园。企业被命名为中华环境友好型企业。2010年以后,矿区循环经济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做到环境收益等于或大于环境投入成本,彰显出项目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完善制度实行终端责任制

为保证企业确定的节能减排指标按时完成,矿业集团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各项规章制度,对节能减排总体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责任考核作出具体规定。各节能减排责任单位和责任部门,每年下达年度经营工作指标时,将电、煤、油等能源消耗指标和污染排放指标纳入工作指标中一并下达到各生产单位,各单位再将指标进一步分解对区队(车间)、班组或个人,同时与各节能减排单位和责任部门签订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确定的减排目标进行量化和细化,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分级管理,归口负责,做到节能减排“工作有标准、事事有目标、目标有落实、落实有检查、检查有整改、整改有验证、问题有预防、过程有记录”。

制定了《淮南矿业集团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暂行办法》、《淮南矿业集团环保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淮南矿业集团机关职能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把节能减排指标列入各单位和各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采取季度抽查、半年考核 、年终综合考评的办法,实行严格地检查考核,并与各单位和各部门及其责任人的政绩、业绩和经济效益挂钩,充分发挥节能专项资金激励作用,对各单位和责任部门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好的给予奖励,未完成的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直至撤职,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每个煤炭企业的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问题和发展机遇各不相同,可以作出的发展选择多种多样,但节能减排是企业永恒的课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煤炭企业要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不断开拓节能减排工作的新途径,及时更换、淘汰落后陈旧、能耗高的设施设备,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发展低碳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 李越,刘薇,张英健.力推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J].中国投资,2010,(2):72-74.

[2] 蔡永海.低碳经济引领经济的生态化转向[J].中国国情国力,2010,(2):28-31.

[3] 黄海嵩.安徽政府推行清洁生产主攻低碳经济[EB/OL].(2010-4-21)[2011-09-25].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3778.html.

[4] 王敬华.低碳生活的践行者[EB/OL].(2010-06-08)[2011-09-25].http://www.hbcoal.com/xwsx/mtjj-2/2010060812.asp.

[5] 叶红玲.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新的挑战[J].中国水运,2010,(1):32-33.

F205

B

1671-4733(2011)06-0047-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1.06.016

201-09-26

李志宏(1962-),男,安徽怀远人,讲师,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电话:13305549382。

猜你喜欢

淮南煤炭企业瓦斯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途径探讨
民国时期淮南经济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