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应用浅析

2011-08-15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工作管理

郑 萍

(安徽省国资委资本经营预算处, 合肥 230001)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应用浅析

郑 萍

(安徽省国资委资本经营预算处, 合肥 230001)

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内涵进行了简要论述,着重分析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具体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 应用; 浅析

一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自上个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很快就成为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全面预算管理是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将全面预算界定为:企业对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作出的预算安排,具体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资金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四部分内容,各项预算相互衔接,涵盖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控、预算考评等多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根据发展战略,通过量化的方式对未来经营活动及相关财务活动进行规划、控制的管理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企业管理制度。它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算管理的重点因企业情况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如:以销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成本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或者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等。不论采用哪种模式,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都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讲究联合管理、联合行动,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二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 全面预算管理是推动企业实现战略规划目标的有力支撑

年度全面预算目标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是保证企业战略意图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换言之,企业战略是全面预算的方向和目标,没有发展战略,全面预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全面预算则是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企业通过年度全面预算目标的制定,可以将发展战略分解、细化、量化到产销规模、成本费用控制、投、融资结构安排等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企业通过年度全面预算的执行,可以将年度预算目标落实、量化到各子公司、各部门、各环节和各个工序,并以月度预算、季度预算的顺利实施,确保年度目标的有效实现,从而实现“化战略为行动”,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最终实现。

2 全面预算管理是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

通过全面预算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对经营过程和外部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预测、判断,揭示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点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控,使自身所处的经营环境与拥有的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具体来说,一是可以实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时调控、事后评价等多方位、多角度的闭环管理,使得公司各种形态的资本的运动和周转均处于经营者的监控之中,显著增强集团管控能力;二是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整合、优化,科学安排和协调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利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三是可以将员工对预算的影响与预算对员工的影响结合起来,使每个员工将个人利益前途与责任目标的完成效果以及企业的兴衰荣辱连为一体,从而达到“人本管理”的境界。

3 全面预算管理是推动企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全面预算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将企业的资金流、实物流、业务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等相整合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不仅能够实现从企业高层领导至基层员工之间的纵向整合,还能在企业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各子公司、分公司之间进行横向整合。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将企业有限的资源加以整合、协调分配到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业务、活动、环节中去,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控制标准和控制程序,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实施精细化管理、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从而推动企业提升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这种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和接受,特别是大中型工商企业集团纷纷把全面预算管理当作企业加强集权管理,实现集团公司对分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和作为开展集团化管理的突破口。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和实务上的误区和盲区,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改进,比如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缺乏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保障、在预算控制和考评等方面都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等等,使得这项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单个部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为使这项工作真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企业需进行整体协调和统筹安排,并牢牢扭住预算实施中的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方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理解并深入领会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内涵和功能作用,充分认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才会主动、自觉地实施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真正将全面预算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发挥其在企业管理控制中的应有作用。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功能、作用、技术和方法的学习和宣传,引导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提高认识,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水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作为”,切实增强做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建全机构设置、完善制度建设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涉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才能有效协调局部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的关系,积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应规范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和具体预算单位三个层次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架构,构建全面系统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同时,制定出台全面预算管理具体制度和配套规则,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搭建完善的制度平台。

3 扎实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基础工作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标准化落后方面找到原因,没有标准化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创新。同样,标准化管理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统一的集团产品代码、材料代码以及产品定额手册,建立企业历史数据库,这些都是制定企业预算目标、审核企业全面预算的基础依据。如果管理基础不扎实,基本数据、信息失真,全面预算管理就形同虚设,失去实际意义。各企业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制定和完善定额、价格、计量等各项基础资料数据库,细化控制标准和控制程序,实现对业务数据的有效采集和规范处理,从而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科学、合理。

4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全面预算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管理内容涵盖企业的人、财、物各个方面,供、产、销各个环节,以及经营、投资、财务等各项活动,预算基础数据繁多而冗杂,仅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难以实现信息的及时采集和有效处理。为此,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发预算管理软件,通过建立与企业资金结算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和报表管理系统相衔接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企业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预算数据的全覆盖,从而及时、准确地取得、传递和利用各项基础数据,有效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

5 实施全面预算执行结果考核

“令严方可以肃兵威,命重始足于整纲纪”,只有将预算的执行结果与考核挂钩,建立以预算目标为中心的责任体系,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预算的执行才能更具刚性,预算管理工作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为此,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内部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各预算执行单位全体员工的薪酬分配挂钩,硬化考核的约束机制,有效激励全体员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

[1] 本书编委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本书编委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 王化成.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F275

A

1671-4733(2011)06-0042-02

10.3969/j.issn.1671-4733.2011.06.014

2011-11-08

郑萍(1973-),女,安徽淮南人,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从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电话:13965010173。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工作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