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模因论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回归传统的背诵和仿写

2011-08-15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模因大学作文

李 冰

(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从模因论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回归传统的背诵和仿写

李 冰

(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把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和仿写的基础上提高大学英语写作学习效果;模因论的出现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背诵和仿写应回归中国语境下语言教学的传统。

模因论; 语言模因; 大学英语写作; 背诵; 仿写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1.03.017

作为大学英语基本技能之一,写作是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阅读为核心,对写作注意不够。据统计,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中,全国平均分还达不到及格分数线。写作中,考生在语言基础方面的薄弱,构思方面的贫乏,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都是影响成绩的因素。教学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过程法、成果法、体裁分析法、任务法等,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难尽人意。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热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热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须脱口而出而后已。”由此可看出,“仿效”或者“模仿”是提高语言学习水平的捷径。中国传统语文历来重视背诵和模仿。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何自然,2007)。其核心术语是模因。人们通过模仿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东西都是模因,模因现象无处不在,当然包括语言。语言本身就是模因。任何字、词、小句、句子、段落和篇章都可以成为模因,但前提是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因此,把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一 语言模因论概述

模因论(memetics)最早在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 kins(1976)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意为“被模仿的东西”。他认为,在达尔文主义世界里,除了基因(gene)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复制因子,取名为“模因”。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何自然,2005)。根据《牛津英语词典》,模因(meme)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和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它可以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表现出来。

Daw kins认为,模因究竟能否复制成功要受到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这三个要素的影响。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Francis Heylighen,1998),即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 ression)、传播(transmission)。以上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复制环路,正好体现了英语写作的整个过程。同化和记忆阶段输入了大量的信息,表达和传播阶段将输入的信息再次输出。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有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何自然,2007)。基因型语言模因指信息内容以各种方式来自我复制和传播。信息内容是模仿传播的变体,但形式上却五花八门。基因型语言模因的传播特征是直接套用相同的信息以异型传递,是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模因。表现型模因是指语言的形式嵌入不同信息内容而予以复制、传播的模因,它们的特征是不同的信息同型传递,是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模因。表现型模因模仿已知的语言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变动原来的语言信息或其中的成分,以表达出不同的内容。

二 语言模因在写作教学中的启示

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何自然,2007)。根据模因论和语言复制和传播规律,语言背诵教学,尤其是英语写作的背诵和模仿写作应该大力提倡,而不应抵制和放弃。背诵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模仿写作更是与背诵关系密切。背诵作为一种输入手段,是模仿写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学习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学到手的各种语言表达手段,要靠复制来与他人交流,达到传播的目的。模仿、复制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克隆”,而是模因集合的重组。有一些模因保存着原来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而另一些模因则通过在相同的形式里放进不同的内容来扩展。因此,模因的复制和传递方式启发人们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和效果。既要学会以不同方式表达同一信息,又要学会以相同形式去套用不同的内容。同时,更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掌握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思想,也要学会依照英语的地道表达方式来与别人交流交际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因为写作活动是一项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的复杂交流活动。

在英语各种水平测试中,写作是最令考生头疼的。众多考生苦于找不到一种有效果的写作方法或诀窍。任何方法和技巧的应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没有砖瓦水泥等基本的建筑材料以及正确的设计,一座摩天大楼就难以建成。写作中的某些技巧和方法可以起到指点迷津和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你想盖一座房子,有了砖瓦水泥等,但不知道如何设计,如何动手搭建或者如何做到物尽其用,使你的房子尽可能完美。语言模因的研究和引入为写作提供了一些各种类型的预制件模型或者“大厦”的模型。这会使学习者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你只要如法炮制,就可以做到心想事成。

1 利用基因型语言模因直接套用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直接套用”是指通过引用的方式将信息内容直接用于大学英语写作中(陈琳霞, 2008)。直接套用的基因型语言模因可以是谚语、成语、俗语和名人名言等,它们意义深刻,用词简洁。如在秦秀白主编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每一单元开头都有三个名人名言,在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每单元课后都有三到五个名言。它们都揭示了一定的主题,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学习者把它们读熟直至背诵,可直接用在写作中,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作文增色。在《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单元Learning a Language中,歌德的“Whoever is not acquainted with foreign langauges know s nothing of his ow n”;在《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单元 How to Be a Successful Langauge Leaner中,Charlemagne的“To have another language is to posess a second soul”,这两句名人名言阐述了学习外语或一门语言的重要性。这俩名人名言模因可以直接套用在于学习语言相关的作文中用来强调外语的重要性。此写作方法也可以称作“引语法”或者“警语法”。此种模仿写作的前提是要准确的记忆甚至背诵一些谚语、名人名言和俗语,要多积累,切忌弄巧成拙。

2 利用基因型语言模因以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内容

这一特点要求运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相同的内容或者运用同义词、近义词。若同一词语重复出现,会显得词汇缺乏。作文苍白无力。在写作中,利用同义词、近义词甚至是替代,可以避免行文的单调、重复。如写作中,同义词boring,dull,tedious,uninteresting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换用,并没有太大差别。句式方面,以比较性论说文为例。它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论说文,主要通过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各自的优缺点来论证一种比另一种更合适、更好。常用的比较结构模因或称之为“句模”如下:

(1)Personally,Iam in favor of/like/prefer…

(2)One/Another/The biggest advantage/benefit isthat…

(3)They have both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strenths and w eakness.

(4)The advantages of Boutw eigh the benef it w e gain from A.

The advantages of Bcarry more w eigh than those of A.

The advantages of Bare m uch greater than those of A.

(5)The effect ofcom parison/contrastis hightened by another advantages of B.

(6) Whe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are carefully compared,the most strikingfinding/conclusion is self-evident/obvious.

(7)By contrast/On the contrary,…

(8)Despite these advantages/Like any thing else/Good as A is,it alsohas/brings its disadvantages/problems/harm ful ef fects.

句子是文章的血肉,根据比较论说文的特点和难点,提供这些句子层面上的语言模因,包括同义词,同义词组及不同句式,可以让学生在框架基础上加以模仿并灵活选择运用,增加作文的感染力。

3 利用表现型语言模因创新写作语言

表现型语言模因模仿已知的语言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变动原来的语言信息或其中的成分,表达出不同的内容(陈琳霞,2008)。此模因有三种传播方式: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嫁接联想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表现型语言模因让人们认识到写作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同一语言形式中嵌入不同的内容,组成新模因或者模因复合体。这一点也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它也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并要有意识地积极地去模仿,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内容。

同音异义与同形嫁接联想是较高层次上的修辞表现形式,这里不作讨论,仅就同构异义举例。同构异义说到底就是“旧瓶装新酒”,是一个语言联想的过程。Know ledge is pow er是很常见的一个强调知识重要性的话语。在具体语境中,可以衍生出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power或者 Health is power,用来说明科技和健康的重要性。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非常有名的话。表达两难抉择的痛苦与徘徊。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出现不同的变体运用及含义。如,To go o r no t to go,that is the question.To clone or not to clone,that is the question.To buy a new car or not,that is the question. To do o r not to do,that is the question.To getmarried o r not,this is a question.其中To do o r not to do, To clone o r no t to clone,To go o r not to go,To buy a new car o r not,To getmarried o r not,都是表现型模因;而that is the question则是基因型模因;几种变体运用相对于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而言应该属于表现性模因。同构异义借助于语言模因母体进行模仿,母体可以是经典名句,名段或者名篇,它们易于模仿,衍生能力很强;从语言运用角度看,这类模因现象使语言获得改造、在熟悉的基础上推向创新(陈琳霞,2008)。有时我们甚至还可以将这二者融合在一个句子中,如 To some peop le,the question to clone o r no t to clone,in a sense,could be comparable to the question to be o r no t to be。这样在语言运用方面,既保留了传统的精华,又有自己的创新(雷玉兰,2010)。

三 背诵与仿写的辩证统一

背诵是语言的输入,仿写是语言的输出。背诵是仿写的基础,仿写是背诵的升华。由背诵到仿写是一个从“入”到“出”的过程,既有学生对文章的“内化”过程,又有“外化”的过程。关键是要使学生将已有经验和意识与文本相融合,进而产生个性化的理解,进一步表达。这不仅是学生接受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模因理论让人们认识到了背诵和仿写的对一篇高质量的作文的至关重要性。

背诵是我国语言教育的一个传统方法。随着20世纪80年代引进一系列国外语言教育方法后,背诵法被淘汰,因为外语正规教学法中没有背诵法。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反思的进行,人们对盲目照搬的外国教学方法开始检讨,背诵法再次进入视野,成为热点话题。许多学者对“背诵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李萌涛,1995)。背诵法对语言学习尤其是写作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就写作而言,背诵的目的是为了仿写。背诵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熟练的语言感知能力(罗伟,2006)。通过背诵经典的名句、名段、名篇,为作文仿写打下基础并铺下道路。但在背诵过程中,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细心体会文章的经典之处,将文章的结构方法和地道的语言表达融入自己的语料库中。句子是文章的血肉,句子背诵重点应该放在常用经典句式上,而不是某些具体的句子,即我们需要背诵的是“句模”或“经典句子模因”。背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愁仿写不出地道的的句子、段落和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好的作文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要积累一定的素材,收集一定的资料。背诵的关键不在背诵对象本身,而在于其内部负载的丰富的隐性资源。如篇章结构,审题立意,过渡照应,组织安排等方面的写作技巧。背诵能为仿写提供范文、蓝本,借鉴别人成功的写作技巧。语言模因的基因型和表新型模因就是模仿与创新的母体与基础。因此大学英语作文仿写就是一个“借用”地道语言并逐渐创新的过程。

综上所述,模因论的出现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的信息复制,人们看到了语言教学的实质,即模仿和创新的统一。尤其对大学英语教学而言,语言模因给写作教学以重要的启示。模因通过复制或者模仿得到传播,复制过程会出现变异。因此,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背诵和仿写是提高其大学英语写作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它以背诵为基础,模仿为过程,仿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背诵和仿写在回归中国语言教学传统的同时,还要注意汉英语组织法的差异,汉英语言心理的差异。传统的背诵和仿写教学应该与现代的语言教学模式适当结合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 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Oxfo 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 Daw kins,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 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 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4] 陈琳霞.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2008,(1):88-91.

[5] 黄换乃.英语写作:四级真题及热门话题透析[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6]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 [J].语言科学,2005,(6):54-64.

[7]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 罗伟.大学英语写作训练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9] 雷玉兰.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214-216.

[10]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11] 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 [J].现代外语,2007,(1):30-39.

Recitation and Imitation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 in W riting——from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L IBing
(Pingdingshan University,Pingdingshan Henan467000)

M emetics is a new theory to exp lain the law of cultural evolution based on Darw in’s Evolution theory.For Chinese English-learners,app lying languagememe to w riting and using the character of rep roduction and transmission make college students imp rove their w riting by means of recitation and imitation.M emetics p rovides a mirro r fo r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 hich should return to th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radition in Chinese context.

memetics;language meme;college English w riting;recitation;im itation w riting.

H319

A

1671-4733(2011)03-0050-04

2011-05-30

李冰(1980-),男,山东平原人,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应用语言学,电话:13721872023。

猜你喜欢

模因大学作文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