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2011-08-15苏卫涛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青少年政治思想

苏卫涛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使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联系起来。但同时它又对我们在封闭环境中建立的意识形态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可以动摇和改变一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各种信念、观点还未成熟和稳定,科学、全面地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影响的机制分析

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网络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首先,网络为青少年拓宽了信息来源和沟通的渠道,开阔了视野,使之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快捷、高效地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其次,网络扩大了青少年的社交范围和沟通对象,使之可以借助虚拟空间,广泛展开对外交流,寻找发展机会,促进个性培养。再者,网络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成为青少年探求知识的主要手段,并进一步拓展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间。同时,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明显。网络中色情、暴力、虚假等不良信息的泛滥,对那些辨别力不强,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沉迷网络,耽误学习,导致学习成绩日益下降;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弱化;身体健康受损;心理素质脆弱、人际情感疏远;网络色情、暴力、欺诈等内容和犯罪行为的侵蚀,容易诱导青少年价值追求失衡;受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政治观念淡化等。当前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青少年是否能够经得起网络负面因素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由于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成熟,消极的信息进入青少年大脑中,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认知陷阱或导致认知偏执。思想决定行为,青少年的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都是由其内在思想决定的,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危害。为保证广大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就必须切实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虽然全社会对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有广泛关注,但多是关注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特点方面的研究较少。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极不平衡的特定时期,有人称之为“急风暴雨”,具有矛盾性、冲突性等显著特点。网络对一些青少年造成情感冷漠,处世态度消极,表现出心理不健康、人际交往匮乏,部分青少年甚至伴有人格障碍,“网络综合征”日益突出,网络言论不负责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教育者和专家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行更深的探索,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高尚的人格品格、顽强的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

(二)缺乏专门人员和组织负责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还不够健全,措施还不够有力。发展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需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与技术素质高度融合的队伍,网络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应当掌握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还应强化网络意识的培养和网络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时代意识、知识含量和技术操作能力。但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目前的组成状况来看,其知识结构和网络应用水平不尽如人意。无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数量和素质上都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

(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数量少质量差

目前关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太少,有的网站没能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层次科学定位和设计网页;综合性的国家级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尚未开通,全国知名的优秀品牌栏目仍然空白。各类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技术水平和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不强。很多网站缺乏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维护,网页制作比较粗糙;部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只限于发布工作信息,成了纯粹的工作网;有些网站的内容和信息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创新性较差,照抄照搬现象比较严重[2]。

三、提高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根本保证,三者在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社会、学校、家庭三管齐下,共同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德育网络,以提高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社会要提供全面教育保障

1.国家应该健全和完善网络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有了法律法规,网络管理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依法对传播色情信息、暴力信息、反社会信息或进行网络犯罪者用法律武器予以惩治惩处。对社会上的非法网吧,执法部门也应该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另外,政府管理部门要使用技术监督来规范网络行为。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采用互联网内容选择平台,使用信息过滤软件等先进的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选择、过滤、监督,以达到净化网络信息源,防止有害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和传播。

2.加强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页等硬件建设。建立适合青少年成长需要的少年儿童网站,让他们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网络环境中成长;积极开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与电子教材。在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页等硬件建设方面,要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青少年的网上言行;加强网络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

3.形成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宣传氛围,促成青少年对社会道德的内化。如: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体要积极开设自己的网络板块,增大宣传教育的范围和力度;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专家个人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网站,创办自己的宣传主页,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发挥“集团军”专业分工、协同作战、信息共享的优势,在互联网上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文化氛围。

(二)学校要做好教育核心工作

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上网教育和引导,拓展德育空间。一方面,学校应利用人才优势配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以及建立专职机构。建立一支既熟悉网络法制教育业务,又精通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青少年网络教育中,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同他们交流与沟通,实现有效的、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学校应利用文化优势强化对青少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学历等级的学校,应根据青少年不同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上网教育,使他们学会在信息多元化,文化异质化的网络世界中,树立正确的上网观,防止青少年由于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产生人格和信仰的缺失。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培养青少年网上的自控力和辨别力,使其形成健康的网络人格。同时,学校还应当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文化内涵又符合青少年性格特点的网站。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彻底杜绝“空转”,实现随时随地、有的放矢地解决青少年的思想及心理问题,使青少年依靠自身的免疫力,自觉过滤网络有害信息,主动规避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进而达到对网络文化正效应的全面介入和丰富,确保网络环境清新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家庭要充当好教育基础角色

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家庭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最持久。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认识社会、形成价值观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和措施[3]12。

在家庭中采取预防措施以防范网络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尤为关键,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要学习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能力素质。政府可出资给民间非营利组织培训青少年家长,以提高家长的网络知识和能力,使家长有能力指导孩子安全上网,化解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技术代沟,以满足孩子成长教育的需要。二是家长要积极引导青少年上网。德育生活化理论启示我们,脱离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去引领其健康上网,必将使这种引领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形成无效。只有融入孩子的网络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长要让青少年知道网络的两面性,引导他们在网络使用中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网络礼仪、网络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家长与孩子一同上网,成为孩子上网的良师益友、最好的网络生活同伴,也就真正达到了科学引领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境界了。三是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监督青少年上网。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监督孩子上网是预防孩子在网上发生危险的最有效的办法,经常查阅网络历史记录,安装网络安全软件,防止有害信息,发现不良苗头要积极教育,事先做好防范工作。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家庭网上精神家园建设,可以建立家庭主页,这个主页承载一个家庭特有的传统、精神、心理、情感、习惯,凝聚一个家庭的传统美德、审美趣味、创造才能和理想追求,成为一个家庭的网络文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巨大精神力量[4]。

总之,网络思想教育空间是广阔的,需要深入研究,积极拓展。只有全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并努力建造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平台,网下和网上教育互动,才能为祖国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高水平的建设人才。

[1] 宋庆雄.论网络环境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EB/OL].http:∥www.zkxww.com/PAPERS/lunwen/jiaoyu/ll/200904/102801.html,2009-04-04.

[2] 黄日干,零西云.浅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OL].http:∥www.lwlm.com/qitazhengzhi/201010/436640p2.htm.

[3] 彭徳华.家庭教育[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5).

[4] 佚名.家庭网络教育策略[J].中国德育,2009,(1).

猜你喜欢

青少年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青少年发明家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