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2011-08-15郑荣新蔡德全杭州市经委叶伟巍浙江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杭州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生产性杭州市服务业

郑荣新 蔡德全 杭州市经委 叶伟巍 浙江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杭州市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郑荣新 蔡德全 杭州市经委 叶伟巍 浙江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生产性服务业,涵盖科技、金融、信息、商贸、物流、中介等门类,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部分。它作为新兴产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在新形势下深化“工业兴市”战略,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强强联合的催化剂

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围绕提高生产效率和专业化程度而进行的系统优化集成,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升品牌及附加值、增强市场终端控制力等功能的新兴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中间投入,被组织用作生产商品或提供新的其他服务,其消费的过程会产生更多的产品和向社会提供更大的有效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可谓水乳交融,许多生产性服务业源于制造业的“服务外包”。大部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进入生产过程是通过专业的服务提供者,生产性服务(如检测、设计、研发、市场营销、专业会展、通信、培训等)由专业的企业提供,使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得以集聚。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的主要城市分布态势日益明显,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或者通过跨国投资,或者更加集中在少数全球城市集中生产、对外出口。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现代服务业在大都市经济结构与空间重建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大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并成为许多大都市促进区域工业发展以及带动收入和就业增长的主导产业。国际化大都市通过先进多样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支撑,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的命令与控制中心。例如,充斥纽约曼哈顿地区的是金融、物流、市场调查等生产性服务公司。而金融、贸易、物流、工商支援与专业服务也是当今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

加快推进杭州市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运行效率,是推进大企业建设的重要前提;有利于集成企业优势,促进强强联合,提升价值链,是推进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抓住国际间产业转移机遇,拓展全球市场,延伸供应链,是推进大产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集成资源优势,拓展产业链,促进产业渗透,是推进大平台建设的必然选择;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施“两创”总战略的必然要求。

杭州市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杭州市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杭州市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不含金融业,下同)资产总计达5209.48亿元,同比增长17.1%,比一季度增加了349.05亿元;企业从业人员为27.58万人,同比增长7.8%。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87.94亿元,同比增长21.7%,增幅与2009年上半年比提高20.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3.85亿元,同比增长40.1%,增幅同比提高24.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23.49亿元,增长36.9%,增幅提高23.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利税与一季度增幅相比分别提高2.0、11.8、9.5个百分点。随着杭州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落实,促进了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主要经济指标的较快向好发展。

⒈引领发展,辐射明显。杭州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先发展,对长三角南翼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研发服务、检测服务、总部经济等优势型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功能特别明显。例如,省内各行各业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基本集中在杭州,长期发挥着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杭州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集聚,知识、技术密集型人才云集,引领了我省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管理咨询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电子产业领先发展,杭州成为“天堂硅谷”;杭州电子商务产业世界著名,“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服务范围覆盖全球;会展企业、企业营销中心不断向杭州集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

⒉分离发展,初见成效。随着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政策的引导、企业在市场经济压力下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制造业在专业化分工中独立发展出来的一些新的服务业形态,如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技术交易、市场营销、会展服务、管理咨询、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开始向专业化、知识化、规模化、集群化趋势发展,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转型的引领功能、支撑功能、服务功能初步显现。

在发挥引领功能方面,典型案例如浙大网新庆春路过江隧道BOT项目,成为浙江省首例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建设的金融创新项目,引领了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在支撑功能方面,典型案例如西子OTIS集团、浙大网新集团等利用自身知识、管理和资金优势成立金融创新公司,为广大高科技成长型公司提供智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撑。在服务功能方面,典型案例如明通电子商务公司利用电子商务方面的优势,分离发展细分行业网站(如机电网、仪表网),为工业企业提供了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服务。

⒊集群发展,趋势显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伴而生,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正在优化。制造业通过前向、后向、旁侧关联,与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打造相关产业集群,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和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一批特色鲜明的集聚区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示范园初步形成以信息技术外包、软件设计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呼叫产业外包、金融数据处理外包、财务外包和人力资源外包等特色服务外包集聚区,现由安防科技产业园、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高职科技创业园、电子商务创业园、IT服务外包创业园、理工大学创意产业园等6个特色服务外包子平台组成,共引进各类企业约120家,其中汇集了信雅达、印度山澜等一批涉及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17家。

另外,庆春路、延安路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较为成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服务外包集聚区已经发展形成;浙江大学科技园、临安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银江科技孵化园等研发、技术创新和创业孵化集聚区;城北浙汽配和物流中心、浙江(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等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也已初步形成。

四个角度找弱点

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对比测算,2009年杭州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亿美元,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现代服务业占GDP的占比水平离世界发达国家平均55%还差距很大,主要差距来自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杭州市乃至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中,远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

从管理体制看,杭州市孕育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作用机制和行业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一是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导致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较为缓慢;二是垄断导致服务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作用难以发挥;三是监管法规不健全、多头审批、交叉执法的行业管理体系制约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从生产要素看,杭州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建立一个有效的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撑体系。一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导致高层次服务人才严重短缺;二是风险投资、信用担保以及中小商务银行发展缓慢,致使生产性服务企业特别是在创业初期的企业缺乏金融支持;三是近年来杭州商务成本特别是房价高涨使生产性服务成本不断提高,生活费用价格也相对较高,抑制了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增长,导致杭州服务业创业艰难和人才外流。

从市场监管看,杭州市目前的税收政策、市场秩序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调查显示,有60.7%的企业认为目前税务部门对企业征收的各种税收比较高或太高;有71%的企业认为对企业员工执行的所得税税率较高或太高;有71%的企业认为自身所处行业市场秩序不太规范或很不规范。另据省律师协会反映,浙江物价局制定的律师收费标准过低,自由裁量度过小,收费标准甚至低于安徽、贵州和青海等省份。

从产业关联度看,杭州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关联程度较低。在国际制造业转移浪潮中,杭州成功承接了大量的FDI投资和BPO、ITO服务外包业务。但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外资需要,很多FDI与本土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程度很低,根植性差。外资制造业中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业居多,而且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呈现“两少一多”特征,即外资企业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需求少;产品设计、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进口,对本地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产品直接出口多,而且多进入跨国公司营销体系。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内在的产业关联被割裂,产业链向服务业增值部分的延伸受到抑制。由于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一遇到风吹草动能够很快撤资,当地存在比较强的引资风险。

“两手抓”的具体建议

推动杭州市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推进工作。以行业大中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分离发展工业设计、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市场营销、成套项目管理等专业配套服务,引导分离成立的服务企业扩大社会化服务。一手抓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工作。推广分离企业和试点县市分离工作的经验,探索建立分离发展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采取嫁接或兼并重组的方式,壮大发展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发挥龙头骨干作用,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具体来说: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分类多、涉及领域广,各级政府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主管职能分工尚未明晰。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主管部门及其职能,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统筹管理与组织指导全市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和管理工作。

制定产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领域。杭州作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心,杭州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应服务于杭州市的工业转型发展,更应为全省工业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支撑。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高附加价值的先进产业,应作为服务型经济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编制专门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产业和布局导向以及生产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合理比重。重点发展信息与软件服务、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创投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中介服务业、项目集成与管理等八大领域。

通过合理的规划引导,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若干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加大对集聚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服务业发展资金向集聚区倾斜,重点支持集聚区的公共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补助,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项目建设用地。强化集聚区对周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吸引整合,推动具有产业关联度强的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切实做到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

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制定相关政策,用项目资助的形式,资助试点企业,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要抓紧制定对示范性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认定办法。对被认定的企业授予资格证书,并享受相应的政策。要加大对示范性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享受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减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等优惠政策。要进一步细化企业外包服务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经认定后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应享受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相关政策。

加快平台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要鼓励企业和工业园区(包括省级开发区、市级高新园、工业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产业、资源比较优势,建设生产性集聚区,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对生产性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要有重点地培育和认定一批富有特色、功能完善、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强的生产性服务业示范试点区,结合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工作,着力打造一批集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含量高、起步不久的现实,用创新思维大力开发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特别要加大对从事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训。要完善专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职业培训机制,鼓励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和从事工业设计、科技研发、软件开发、市场营销、金融服务等高端、前瞻性的生产性服务或教学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生产性杭州市服务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