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我矛盾中寻找生命平衡的支点
——试析电影《黑天鹅》女主角的自我传播

2011-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妮娜白天鹅黑天鹅

方 艳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自我矛盾中寻找生命平衡的支点
——试析电影《黑天鹅》女主角的自我传播

方 艳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本文通过对电影《黑天鹅》的女主人公进行自我传播分析,从自我价值定位、自我角色冲突、自我人格分裂三个方面分析其主我与客我的失衡、黑天鹅与白天鹅的夹攻、本我与超我的自残,透视其对待人生平衡的支点的心理和行为。本文希望能做到的,不仅仅是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还有对寻找生命平衡的支点的执着和勇敢幸福生活下去的决心的追寻和反思。

自我;生命平衡;支点;自我传播

《黑天鹅》应该是除了《国王的演讲》之外,在这届奥斯卡上的又一个大赢家。饰演妮娜的娜塔丽•波特曼在这部影片中,一举夺得最佳女主角的荣誉。她是舞蹈的赢家,规范的动作、美丽的舞姿展示其身体平衡之美,而在自我矛盾中,在自我的一次次对立、博弈和厮杀中,她却失去了生命平衡的支点,畸形的完美为她唱起了生命终结的葬歌。

舞台上,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经久不衰。舞台下,妮娜的扮演者娜塔莉•波特曼,曾经的杀手小萝莉,以瘦骨嶙峋的身体、苍白的脸、惊恐不安的眼神,完美地诠释了那个清教徒般的执著、近乎疯狂的舞者妮娜。影片中,妮娜需要同时演好舞剧中白天鹅的高尚、纯洁与善良,还要兼具黑天鹅的邪恶、狡诈与淫荡。妮娜深受母亲影响,是出色的“白天鹅”演员,而在黑天鹅这一角色上,她有着有力的对手莉莉(米拉•库尼斯饰),她们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舞台总监托马斯(文森特•卡塞尔饰)也早已看出妮娜的潜质,并不断提点她。可最后,在与母亲、总监、莉莉、队员还有她自己的矛盾冲突中,她精神扭曲,勾心斗角甚至同性恋接连上演。妮娜也步步踏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本文试图对女主人公的自我传播进行分析,并能对自我在诸多的矛盾中寻找生命平衡的支点有一定的启发。自身传播,又叫人内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1]“社会是由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个人所组成的,所有参与传播活动的个人都会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内向传播,因此内向传播是一切人类传播的基础,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对内向传播的研究已经大大超出了自言自语,而是深入到对自我概念、个体需求、人的社会化及个体行为特征的种种考察。”[2]自我传播既自成一体,又与外界环境有机交往。为表达方便,本文采用自我传播的概念,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黑天鹅》女主人公的自我传播进行分析。

一、自我价值定位——主我与客我的失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象征互动论的创始人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3]人是社会的人,总得实现自己的价值,表现出一个出色的“客我”,这首先得进行价值定位。“自我价值(self-worth)是指个人选择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进行评判获得的关于自身总体价值的概念。”“自我价值定位(self-worth positioning)是指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身的价值。”[4]自身传播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最深厚的基础,而自身传播领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每个人对自我价值以及外在世界的把握、理解、建构。[5]《黑天鹅》中,女主人公妮娜与母亲——退休的芭蕾演员艾丽卡居住在一起,她的生活只有舞蹈以及野心勃勃的职业目标。个人而言,这种价值取向正是通过社会生活经验以及自我意识在社会关系上的体现。情境化的社会比较经验或事件性经验的支持是个人自我价值定位的真正背景。外人看,妮娜就是白天鹅,美丽,善良,却又胆小怯虐,就像《天鹅湖》传说那样。而在她周围,母亲的不成功和对她的爱与严格要求,工作需要她同时扮演一对矛盾的角色白天鹅和黑天鹅,她是妈妈的希望又是职业中的第一候选人,而同时又有来自自身的或者同事的压力。

米德认为“自我是逐步发展的。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经验和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即是作为个体与那整个过程的关系及与该过程中其他个体的关系的结果发展起来的。”[6]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流中,妮娜有了舞蹈和成功的价值定位,这是很正常的很积极的,可是她却在现实中没有让“主我”和“客我”平衡发展。如果说她的勤奋努力是她生命平衡的支点,但是自我内心的压抑和精神分裂让她生命的天平失衡,她没有正常、健康地走下去。

二、自我角色冲突——黑天鹅与白天鹅的夹攻

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是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7]《黑天鹅》的宣传海报上:妮娜洁白的脸,像是温润的玉;但是偏偏在一边有一条裂开的缝,把她的脸分成了两部分。“谁能演好两个角色?”总监托马斯这一句让人震撼的台词牵动了整个故事情节。妮娜需要在同一个舞台上扮演好两个角色,两个自己,一个是白天鹅,一个是黑天鹅。而妮娜,活在严格母亲的极度管束中,活在芭蕾残酷孤独的世界里,她不能释放自己。她的刻苦和技术无可挑剔,托马斯也说:“你演白天鹅完全没问题。”白色的练功服,粉色的家具,这一切安静柔和的东西,在妮娜的眼中,在观众的眼中,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惹人怜爱。妮娜只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获取这个角色,甚至当她闯进托马斯的办公室的时候,她也是那么单纯地说出了:“我能做到,我昨晚努力过了。”但托马斯需要的角色是这个人不仅仅能够演好白天鹅,还要能够胜任黑天鹅这个角色。但她无法按照舞台总监的要求一人分饰两角,同时演好那只欲望邪恶的黑天鹅。此时,强有力的竞争者出现,妖艳充满诱惑力的莉莉技术粗糙,却充满原始的激情张力。于是,两位舞者或许就是妮娜自己与自己的竞争在明暗中进行,舞技和心机的较量、灵魂和欲望的碰撞,就像舞台上的一白一黑。或实或虚,亦真亦幻,角色冲突令人震撼。

她刻苦训练,身体和心理都饱受折磨,就像着了魔一样。“角色在吞噬你!”这是母亲发自内心的哀叹。其实在生命行进的过程中,机遇是垂青于她的。可是她没有很好的认清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和舞台上一黑一白两天鹅的角色。因为生活其实本身也是一出戏,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妮娜没有从戏中回到现实,也没有摆脱现实真正走向戏中,所以她焦躁,多疑,难以自拔,不得安宁,生命的天平将不再平衡。

三、自我人格分裂——本我与超我的自残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1923年)中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在他看来,社会每个个体都在压抑中生存,所有恶的欲望都只是暂时被压抑,本我和超我不断斗争,虽然能够通过自我达成暂时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很快会被其他事件打破,个体会再次陷入斗争之中。自身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成为代表性恶的本我与代表道德的超我在个体思想中的斗争过程,是代表性恶的本我如何挣脱代表道德的超我束缚的过程。[8]可怜的“我”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可见,人类的自我传播是个人内部一种复杂关系的活动。《黑天鹅》中,妮娜本我层面的东西,比如性欲,嫉妒,可以将人致死的凶狠,对异性的诱惑,对压抑生活环境的反抗,对母亲苛刻要求的逆反等等,所有这些作为本我内心深处的东西,在带有光环的超我面前,在美丽温柔善良的“白天鹅”妮娜面前,显得威力无比。在本我与超我的厮杀中,总监经典的台词“真正的完美并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爆发出来的”刺激着她。还有心机颇重的竞争对手 Lily 亦真亦幻的出现,以及队友给她的压力和猜疑,包括母亲的各种态度唤醒了妮娜深藏内心的欲望,把她作为黑天鹅的那一面全部给挖掘了出来。在强大的心理暗示中,她似乎也滑向了黑天鹅的角色……华丽的黑天鹅一登场就是那著名的32圈“挥鞭转”,急速疯狂的旋转,完美诠释着内心的压抑与爆发。那一刻,恶的狂野奔流竟比白天鹅的柔弱凄楚更具震撼力。当最后真正演出的时候,妮娜甚至开始幻想自己的手臂生长出了羽毛,变成了黑色的翅膀,到后台的时候,一向羞怯的她开始主动深吻总监托马斯。

作恶的战栗总与快感同存。当灵魂的裂变启程,她的焦急、恐惧,担心被取代,原本高洁的灵魂一次次低下、低下,撞见内心欲望的萌芽。她惶恐却无处躲避,试图把恶念收敛起来却一次次爆发。妮娜也在欲望的一次次释放中找寻到快乐。之前的妮娜破碎了,但又重建着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有灵的自己。但正像托马斯说的那样:“妮娜,能阻止你前进的只有你自己。”从开始到结束,妮娜没有伤害任何人,她伤害到了的,只有她自己。当作为白天鹅的妮娜从高空跌落,她是真正用自己的生命来达到了艺术的顶峰。白色天鹅舞蹈服上的血迹,渐渐扩大,但,她说,她终于感受到了完美。“本我”与“超我”自残,它们伤害的都是自己,已经无暇顾忌生命天平的平衡与否,留下的只有失去平衡的生命天平,还有伤害和毁灭。

《黑天鹅》引领我们深入内心,经过自我传播之后,我们回到了现实中,或许我们无法预料本我的魔力,但是我们可以让主我与客我良性互动。做一个本真的社会的自我,这需要坚持,需要理性,需要在矛盾中不断寻找生命平衡的支点。而且,一旦你找到了合适的支点,幸福快乐地走下去,努力前行做生活的强者,没有人可以阻止你,没有人可以伤害你,除了你自己。

[1][3]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许静. 传播学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7]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8] 毛峰. 传播学概论[M].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6] 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M]. 赵月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Seeking for the Pivot Point of Life Balance in Self-contradiction— Analysis of The Heroine’s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Black Swan

FANG Ya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heroine’s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Black Swan,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heroine’s unbalance between sub-ego and ob-ego, assaults from black swan and white swan, autonomy of ego and super ego from aspects of self-worth positioning, self-role conflict and self dissociative disorders and penetrate h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in seeking for life balance.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may not only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level, but also reflect on the persistence in looking for life’s pivot point and living happily and bravely.

ego; life balance; pivot point;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J905

A

1008-7427(2011)06-0070-02

2011-03-24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

猜你喜欢

妮娜白天鹅黑天鹅
黑天鹅格里布
除了“黑天鹅”“灰犀牛”别忽视了“大白象”
“灰犀牛”“黑天鹅”
我的白天鹅
我的白天鹅
直视“黑天鹅”
桃花源里的白天鹅
淘气鬼妮娜
对自我的超越:影片《黑天鹅》解读
《黑天鹅》:自恋与完美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