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一与守意

2011-08-15陈浩荣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太平道教道家

陈浩荣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守一与守意

陈浩荣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守一”和“守意”是两种非常相似的宗教术语,但它们含义各不相同并分别属于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守一”就是要守住自身的神灵,不使其受到外物的干扰,而“守意”则是清静无为的意思,两者的修行理论及产生的文化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两者的内涵和用法,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进而才能正确深入探究不同宗教体系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守一;守意;太平经;安般守意;清静无为

一、“守一”与“守意”的含义

“守一”中“守”即“抱”,是守住,带有顺其自然的意思。“守”在《庄子》和《太平经》上写作“抱”,“守一”也就是“抱一”的意思。这一解释可以从诸多文献中找到参照。由于“一”常常指身中神灵,所以守一也就是守住自身的神灵,不让他们受到外物的干扰。简单的说,“守”是道教中基本的修养功夫,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要努力做到神奇混然的境界。《太平经圣君秘旨》云:“夫守(抱)一者,可以度世,可以却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国,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救视。子知一,万事毕矣。”《皇人守一经》中也说到过“一者,身之帝君也。守帝则帝在,则三万六千神皆莫敢不在也,思之可以却百鬼。”而在白玉蟾的《玄珠歌》中说:“天地以气而升降,人身以气而呼吸。能知守一之道,静则金丹,动则霹雳。”从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出“守一”中的“守”即是“抱”的意思,是守住抱住的意思。

而“守意”中的“守”是“无”的意思,与道家的“守一”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守意是佛教的思想,强调清静无为,主要强调万物循环不已又各复归其根,因而守住清静才能体察佛教的思想。根据《安般守意经》记载,安般守意具有十种智慧:“数息” 重于摄心,为入定之要法;“随息”易于引发禅定;“止”能止外尘缘,使诸禅自发;“观”破种种妄见,生无漏之方便智;“还”能起观照般若,灭能观、所观之执;“净”令心无住着,泯然清净,断惑证真。此六者在天台宗称为“六妙门”。其中的“止”便是“无”的意思,即为“守”。佛特别强调“止”和“观”的作用。“彼止名为意止,在处能止、已止、正止,摄止不失止,不志心寂然一一向念是名为止。何等为观,观名为了阴,为了持,为了入。”这是说“止”的作用在于止息一切邪念妄想,使心归于专注一境,而观的作用在于能照见“阴”、“持”、“入”,因而特别强调“止观双俱行”。这也就是意味着佛教特别重视“守”作用,“守”即为“无”。同为“守”,但含义却不同,反应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的差异,所以将两者的含义区别开来,对于理解道教和佛教以及两种宗教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守一”的“一”的含义,要从老子的思想开始说起。汉初,在老子的生成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启发下,董仲舒认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这里的“一”和老子的“一”都是绝对无偶的。事实上,“守一”的“一”在不同的道教文献中有不同的内涵。根据其内涵,“一”往往有通过相关的语汇来修饰,所以有真一、玄一、三一等表述。葛洪将“一”看作道教炼养的机密所在,他所说的“一”不仅具有人格化特点,而且居存于上中下三丹田之中,这实际上是将“守一”发展为一种与道教三田炼养相合的存思术。《庄子•在宥》说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余岁矣,吾形未尝衰。”这里《庄子》的“一”是指“至道之精”、“至道之极”,所以陈鼓应先生将“守一”的“一”翻译为“至道的纯一”,因此《庄子》的“守一”实际上就是指守“道”。由于“一”具有超越人的感官,不能为人的感官所反映,所以我们不能将它等同于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我们顶多只能说它具有物质的某些属性或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物质。虽然“一”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并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但由于它无意志、无目的性,我们也不能把它看成是类似于上帝或绝对观念的精神实体。“一”还可以解释为“神”,《太平经》中说:“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抱一(也就是守一)就是守神、抱神的意思。所以,从庄子的言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庄子的“一”正是道家通向绝对之道和整体视野的切入点。

与道家“守一”相对应的“守意”中“意”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含义,“意”是在学理上讲意念,思想的意思。《安般守意经》中记载:“安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为无,是清净无为也。”守意是佛教的思想,强调清静无为。“守意”既是无为,所以“意”是“为”的意思,是一种思想和意识。意,它并不在身体以外,不在身体以内,也不在中间,意在我们的脑海中。而真正的守意就是大乘佛法的观心。每个思想来了,心中想起思想或者感觉的或者知觉的,这个就是心意识在动,是一种第六意识清清明白的意。所以安般守意主要讲的就是意,守意就守这个境界,定也定在这个境界。这样,守着了这个清净,一切杂念都没有了,这就是止,就是定。佛学中讲究意定,意定就是要将脑中的乱七八糟的思想清除掉,可也站着也可以坐着,有时可以入定三天都不动,杂念来了就扫,留下的只有清净,这就是佛家所谓的“意”。这与道家的“一”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表达出两种教派不同的思想境界的追求。

二、“守一”与“守意”的区别

(一)两者的宗教修行理论不同

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而佛教是东汉时由印度传来的异国之教。佛教为了能够在中国站稳脚跟,就不能不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使之中国化。

从现存文献看,最早使用“守一”概念的是《太平经》。《太平经》中的“守一”修炼术可以说是在《庄子•在宥》篇的启发下建立起来的。《太平经》充分阐述了“守一”的功能妙用,认为“守一”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不死,可以事神明,可以治病,甚至可以长生。道家使用的“守一”是一种光色引导法,《庄子》一书中丰富的养生思想构成后世道教许多炼养术的源头。《庄子》的养生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守一”、“养神”的养形之道上,也就是说“守一”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它的的守一思想影响了道教内炼方术的形成,可以说,道教的许多内炼思想在《庄子》那里已经基本成型,《庄子》守一思想也因此构成道教炼养理论的重要源头。所以,归结起来,“守一”就是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其源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之句,即说守一于道。“守一”思想构成了道教思想的重要渊源。后世道教的许多理论柜架都可以从《庄子》的“守一”中找到源头,这反映出道教思想的深邃与文化的博大精深。道教对道家经典的不断诠释使道家“守一”思想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多种诠释的可能,其中《庄子》的“守一”思想以其对道教影响的广泛性而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因素。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有不少人将佛教视为神仙方术中的一种,或称为浮屠道,并将其与黄老道视为等同。袁宏在《后汉书》中说:“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者。”可见,当时,佛教主张的是“清静,无为”,佛与仙一样,都拥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的神仙方术。安世高译的《安般守意经》,就将“安般守意”解释为“安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为无,是清净无为也。”“守意”即是要收敛心意,集中精力,去除私心杂念,这在佛学中称之为还。并且要将一切污秽欲望从思想中根除,让心中没有任何思想欲望,佛学中又称之为净。所以修行安般禅法的人,都需要清静无为,内心明亮如镜,内心一旦明净,对所见到的事物就会做到没有洞照不到的境界。这就是佛学中的守意的内涵。

(二)“守一”与“守意”产生的文化影响不同

道教在《太平经》中融汇了先秦及西汉以来的“守一”学说,将人的肉体以外的精神部分分为精、气、神三部分。三者代表了天地人。而守一则是将人体中精、气、神三者凝合为一的修炼功夫。所以守一必须静心行善,才能解承负应该承担的责任,才能使人生活得有意义,如果不能专心守一,而使精、气、神三部分分散的话,就不是守一了,可能会变成二、守三,则会导致心神不宁。“守一”更体现了古人的虚无心境,虚无就是“一”的一种境界。庄子在《人间世》提到了“心斋”法,“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刻意》篇中也谈到:“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这是庄子的一种思想。在文学方面,著名诗人王国维的《点绛唇》正是这种境界的最好反映。由此可见,道家的“守一”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后来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而在其所译的众多典籍中,又以《安般守意经》最具代表性。“安般守意”的意思: “安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为无,是清净无为也。” “守意”,“意从因缘生,当缘因缘;莫着,是守意也。守意有三辈,一者守令不得生;二者以生当疾灭;三者事已行,当徙后悔。计亿万劫不复作也。”即是要清静无为,要心一静性。佛教主张“守意”思想,就是要泯除意念的生生灭灭,达到寂静;根除杂念以修习恬静,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以逐步进入微妙境界。这就是“守意”的真谛!

[1] 王明. 太平经合校[M]. 中华书局,1960.

[2]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3册[M]. 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

[3] 董仲舒. 春秋繁露[M].〔清〕凌曙注. 中华书局,1975.

[4][9] 安世高.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EB/OL]. CBETA电子佛典(大正版) ,www.cbeta.org。

[5] 孙功进,肖龙航.《庄子》思想对道教的影响[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6.

[6] 谢敷. 安般守意经序[M]. 佛光出版社,2001.

[7] 萧登福. 先秦两汉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M]. 文津出版社,2001.

[8] 张振国,吴忠正. 道教常识问答[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 萧登福. 周秦两汉早期道教[M].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8.

[11]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M]. 中华书局,2001.

SouYi and SouYi’

CHEN Hao-rong

SouYi and SouYi’are two kinds of religious terms which are much similar to each other. But their meaning are various and belong to different religions. SouYi belongs to Taoism while SouYi’belongs to Buddhism. SouYi means to hold oneself’s soul, which protect it from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nonego. SouYi’is the means of quietism. Both of their theories and practice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culture, therefore, to further study of their connotation and the usage, to endue them with the new meanings, are the only correct way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functions of the different religious systems.

SouYi;SouYi;Taiping Jing;Anapanasati;Live quiet for nothing

B2

A

1008-7427(2011)10-0073-02

2011-07-03

猜你喜欢

太平道教道家
太平风俗美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西夏道教补议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