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高素质实用人才
——以孝感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2011-08-15肖成林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孝感一村实训

肖成林

(孝感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孝感 432000)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高素质实用人才
——以孝感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肖成林

(孝感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孝感 432000)

2007年8月,湖北省孝感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该市对农村人才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针对当前农村干部队伍薄弱、专技人才匮乏、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不强的现状,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确定了“培养政治上的明白人、致富上的领路人、科技上的传播人、群众中的贴心人”的培养思路。

“一村一”;农村实用人才;双线管理

自2007年8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孝感电大承担了具体教学任务,开设设施农业技术、畜牧兽医、茶叶加工技术和农村经济管理等6个专业,截止目前,共招生一村一2594人。直接为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农村实用人才。2009年11月,我市“一村一”工作在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和省扶贫办等5家联合组织的全省“一村一”工作检查与评比中,我市安陆教学点代表孝感,取得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2010年12月,我们又喜获“一村一”培养工作全省优秀教学质量奖。

一、坚持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率先展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1.试点先行,在全省率先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早在2004年初就已经部署了,但因涉及培养经费等问题,只是在其他省市零星展开。市委人才办根据我市农村人才队伍实际,提请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孝感市“一村一”的培养工作于2007年8月在7个县市区试点启动,孝感电大承担了“一村一”培养计划试点任务,首批招收351名学员,使“一村一”培养工作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整体规划,确定培养方向。在市委人才办的带领下,我们对全市农村人才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针对当前农村干部队伍薄弱、专技人才匮乏、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不强的现状,确定培养政治上的明白人、致富上的领路人、科技上的传播人、群众中的贴心人这样一个大方向,并对农民的学习习惯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分阶段、有侧重、有步骤的教学模式,保证让每一个学员“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真正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根据这一调查,我市出台孝办发[2008]5号文件《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通知》,通过选拔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发展潜力的农村基层干部。

3.结合产业,设置专业。在启动“一村一”时,我们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办专业,南边县市开设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在北边县市开设畜牧兽医专业,逐步推广到包括种植类、养殖类、管理类等6个专业。这些专业都依托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此外我们还采用“拼盘式”教学,培养学员的一专多能。

二、坚持借助各方力量,保障“一村一”进展顺利

孝感电大承担“一村一”项目以来,得到了全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孝感市委、市政府及县市区委区政府均成立了“一村一”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了支持,保证了这项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1.实行“双线”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市委组织部专门颁发《孝感市“一村一”非脱产班教学管理暂行办法》和《孝感市“一村一”非脱产班学员管理暂行办法》为指导性文件,创新推出了“双线管理”工作模式,实行“双辅导员制”的管理办法。一方面每个县市区电大都安排了校内辅导员,同时,我校还聘请了114名乡镇组织委员(或干事)担任校外辅导员,把“一村一”学员的校内、校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员自主学习,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面授、期末考试、实习实训等各学习环节落实到位。2009年5月,全省“一村一”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一村一”工作的主要做法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省委相关部门把我们孝感自建的教学评价办法和双线管理工作模式在全省加以推广。

2.借助各地、各部门协同力量,保障培养经费落实到位。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经费保障至关重要。根据省里规定的培养经费标准,除省财政承担40%以外,其他经费由市、县财政具体承担。市财政部门将市直承担的培养经费足额纳入了财政预算。各县市区积极主动地抓好培训经费保障,将培养经费及时拨付到位。同时,市教育部门、农业部门、扶贫办也依托各自职能,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提供经费支持,保证了培养工作顺利实施。

3.探索实行“双线”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省开放教育总体教学模式是“一网双学”,强调网上教学,通过网上学习全面掌握各科理论知识。我们根据“一村一”学员的特殊性,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一方面强调网上教学,一方面更加注重实际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从全市涉农行业挑选专家、教授组建“讲师团”,到各县市电大巡回授课。同时,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员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

4.加强教学资源设施建设,搭建优质教学平台。我们重视教学资源建设,积极为“一村一”搭建优质的教学平台。配备了卫星接收地面站,安装了远程卫星IP数据接收系统,配置了数字卫星接收机。保证了教学时每名学员有一台联网计算机。各教学点文字教材、学习光盘及形考作业(教学包)的到位率都达到了100%,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每个教学点辅导教师都整合了中央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并且多数辅导教师能制作含重、难点辅导及形考作业提示的电子文档,并将电子文档在我校“一村一”专栏“学习导航”上发布。截至2010年底,我校在主页上挂了“一村一”78门课程,共计345个教学资源,受到了学员的欢迎。

5.突出特色教学,理论面授与实习实训相互结合。我们在实习实训上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抓好实训基地建设。在市委组织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十五个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统一由我校授牌,从而增强了实训基地的较高声誉和重要地位。二是抓好实训内容落实。我们依靠各乡镇党的支持,强调三个结合,即结合专业课程、结合当地实际、结合学员要求。各教学点根据总体要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习实训工作。三是抓好实训工作成效。我市统一要求各教学点组织实训工作时,必须要有原始记录、要有音像资料,要求学员参加实训后写出一篇学习体会,基本保证了实训工作的成效。

三、坚持推动学以致用,引导“一村一”学员发挥作用

我校自承接“一村一”培养工作以来,以我们电大特有的系统优势,优质的教学资源,开放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管理服务,不断赢得社会的赞誉。我们电大的办学功能、办学水平、办学效率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我们的教学和学员管理工作也更加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我们在配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员多途径发挥作用,努力在3年内达到一村一个有大专以上文化的村干部、一村一个有初级职称或相当于初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专业人员、一村一个形成规模效益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项目、一村一套规范化管理的制度体系的“四个一”目标,实现了人才与经济的相融互动。

1.突出所学专业,开展创业致富。为了让学员学有所用,我们积极帮助寻求技术、贷款支持,支持他们大胆创业。据统计,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学员中,有800多人回乡自主创业。大悟学员汪良云利用所学知识,切合自然村的实际,带领农民在三里镇柏无村建立了十几个茶场,面积达 7000多亩,实现纯利润300多万元。并发挥自身技术特长,积极帮助农户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市直学员胡义学,学习专业知识后受到启发,引进和改良茶叶品种,提高了茶叶质量和产量;同时,他还积极传播专业技术,组织其他村民改良品种,带领群众增收。

2.利用信息优势,带动农户联市场。“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普遍比较年轻,头脑灵活,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回到村后,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较灵、门路较广的优势,积极为村里争取上级支持的项目和资金,增强“造血”功能。学员立足当地特色产品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组织发展群众性中介组织,定期召开市场情况研究会,做好农副产品的销售工作,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应城学员舒元平通过学习,建起了自己的养猪场。他还利用远程技术收集、发布市场信息,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3.发挥熟悉政策优势,当好政策宣传员。通过电大的学习,学员政策理论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他们积极主动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农民群众应知应懂的法律知识和发展科学致富的基本技能,通过集中宣讲、入户访谈、现场指导等各种形式将有关知识传送给农民群众,使农民群众既提高了思想素质,又提高了发展经济的本领。部分学员被选进村“两委”班子,直接服务广大群众。全市共983名“一村一名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极大地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Talents by Implementing “One Village, One College Student” Plan——Case Study of Xiaog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XIAO Cheng-lin

August 2007, Xiaogan in the “One Village, One Student” Program first started in the province, the work to go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province. Status of the city to rural field survey personnel, for the current weakness of the rural cadre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 shortag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status is not strong, active in distance education, determine the "sensible political culture, rich with leads the way, the spread of technology people, the masses of close friends "training ideas.

"One Village One"; Practical personnel in rural areas; Wire management

G72

A

1008-7427(2011)06-0009-02

2011-03-24

作者系孝感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讲师。

猜你喜欢

孝感一村实训
湖北孝感 一条短信让救助更暖心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孝感令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村三英烈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