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托普利致咳嗽误诊为呼吸道疾病1例

2011-08-15黄大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顽固性病史

黄大涛

(解放军63981部队卫生队,湖北 武汉 43031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频繁干咳1月余,于2009年10月15日来我卫生队就诊,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氨苄胶囊抗感染及咳必清片止咳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干咳症状不见缓解,以夜间为重。追问病史,本次发病时无发热、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症状,既往无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没有规范治疗,只是间断服药,约5周前开始服用卡托普利治疗,每次25mg,3次/d。查体:BP130/85mmHg,无其它阳性体征,X线胸片检查及血液分析未见异常。考虑为服用卡托普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嘱患者立即停用,改用北京降压宁控制血压,干嗽症状5d后逐渐消失。

2 讨论

卡托普利又名开博通、巯甲丙脯酸,为人工合成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多种类型高血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并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因其临床疗效比较好、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顽固性干咳是该类药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5% ~20%,临床上误诊率较高,一般在服药1周以内发生,个别可在服药20d以内出现。卡托普利致咳机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抑制缓激肽的灭活,缓激肽在血中堆积,作用于支气管,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痉挛,粘膜充血,分泌增加所致;②影响某些炎性介质,如P物质、前列腺素类灭活,使其浓度增高而积聚肺内,达到一定程度后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因其引起的顽固性咳嗽症状无特异性,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呼吸道系统疾病。究其原因:一是问诊不够全面,了解病史不详细,没有认真细致地进行鉴别诊断;二是基层社区医生临床经验不够丰富,接诊此类病例少,对常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掌握不够全面。有鉴于此,基层社区医生在平时除了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积累,还要学习常用的药理学知识,特别是药物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接诊过程中医生在询问患者病史时一定要细致全面,以免遗漏关键病情而延误治疗。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顽固性病史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硫氰化亚铜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药物中卡托普利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有效性分析
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分析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