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15例临床分析

2011-08-15刘传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甘露醇开颅血肿

陈 宇,刘传杰

(武汉市汉阳医院神经外科,湖北 武汉 430050)

高血压脑出血(HCH)病人术后再出血死亡率高,虽然有些病人可获得二次手术机会,但重残率高,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5年间96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HCH行开颅手术患者96例,其中术后再出血15例,发生率15.6%。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36~65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再出血时意识障碍加深,骨窗压力增高,引流管中引流液颜色加深,血压升高;GCS格拉斯昏迷评分3~5分5例,5~8分9例,>8分1例;影像学检查:均经头颅CT确诊,出血部位在原发部位12例,远隔部位3例;再出血时间:24h内10例,24~72h内3例,72h后2例。

1.2 方法

首次手术均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15例再出血患者中根据血肿量及病人状况12例再次手术,3例保守治疗。

2 结果

恢复良好者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3例再出血因脑疝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3 讨论

本组96例开颅术术后再出血15例,发生率15.6%,再出血远高于同期非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病人,现将其再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总结如下。

3.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①患者自身因素:研究发现HCH病人脑动脉末梢分支上有大量的粟粒状微型动脉瘤[1],这些动脉瘤是潜在的出血危险因素,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微型动脉瘤可破裂导致再出血,这些微型动脉瘤在开颅手术时一般并未做特殊处理。本组15例再出血病人中有6例是由于术后血压难以控制而导致,1例是由于呛咳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诱发了再出血,与Charcot和Bouchard假说[1]相吻合。长期高血压的患者,脑动脉血管由于持续硬化、血管壁弹性丧失,容易导致破裂出血,而且出血后由于管壁缺乏弹性导致管腔不易回缩变小,使得出血后凝血困难,H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出现水肿,使得周围脆硬小动脉受到推移牵拉导致再次出血。我们在本组15例HCH术后再出血的病人中有10例术中见到脑血管僵硬发白,甚至有粥样硬化斑。另外,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年龄都偏大,病程比较长,还有些病人合并冠心病、肝功能不全等疾病服用抗凝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都易导致反复出血。②手术因素:术中止血不可靠,技术操作不熟练,血肿位置较深,手术视野暴露不充分,术中未能将活动性出血电凝彻底止血,仅靠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过度过快清除血肿,血肿腔周围脑组织塌陷,毛细血管压力差增大,导致形成新的血肿,术中吸引器吸力过大,盲目吸引,过度牵拉脑组织,造成新的出血。③血压波动:术中术后血压骤升时,脑血流量急剧增加,脑灌注压增大,致本已闭塞的血管破口或断端再次出血。从本组病例中再出血的时间看,再出血15例中有13例发生在72h内,我们认为术中术后患者原有血压较高且波动大难以控制是主要原因,麻醉苏醒、切口疼痛、气管插管难以耐受、气管切开、翻身或吸痰刺激、情绪波动烦躁不安、尿潴留、便秘、肺部感染癫痫发作等增加术后再出血的危险。④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超早期手术治疗,或增加再出血风险[2]。6h内原发出血血管及血肿腔周围受损的小血管出血未稳定,本组有5例均在超早期进行手术后出现术后再出血。⑤术后体位: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血肿清除后留有较大残腔,当大幅度翻动、躁动不安(如猛烈摇头、咳嗽),造成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撕裂出血,增加了术后再出血的可能性[3]。本组3例因给患者翻身拍背幅度过大病人呛咳再出血。⑥甘露醇使用不当:术后过早大量应用甘露醇使颅内压进一步下降,压迫止血作用减弱,同时甘露醇的应用早期可使血容量短暂性增加,血压升高诱发出血。本组有2例再出血可能与早期大量应用甘露醇有关。

3.2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措施

①手术操作:保证视野暴露充分及清晰,操作手法轻柔细腻,有条件者应在显微镜下操作。圆型切除部分脑皮层,以扩大视野,方便止血操作。对于血肿腔大者,血肿腔壁不应清除干净,以免造成新的组织创面,增加止血难度;底部血块及粘连过紧的小血块不应强行清除,一般清除血肿60%左右,达到明显降低局部脑压即可[4]。清除血肿的过程中血肿壁的动脉性出血用双极电凝凝固止血;血肿壁的静脉性出血可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我们认为在清除血肿过程中静脉性出血点也尽量用双极电凝凝固,因为双极电凝凝固止血比明胶海绵更彻底,可减少术后再出血的机率。尽量找到原发出血的血管,并连同周围受损的出血血管一并灼闭,以求止血彻底。手术中血肿腔填塞适量的明胶海绵,之后注水可以减小压力梯度,可降低再出血的几率。②保持术中术后血压稳定:高舒张压是引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对于顽固高血压患者可静滴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应使用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密切监测血压变化。3d后留置胃管鼻饲降压药物,选用合适有效的药物联合用药把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160/95mmHg以下)[6],避免大幅度波动。我们认为,术中关颅前应将血压提升至较基础值稍高水平,如发现有出血情况,应彻底止血后再关颅。术后不宜马上行麻醉复苏,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带气管插管用呼吸机支持通气,使用镇静药物,避免因麻醉苏醒及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而引起躁动;估计昏迷时间长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避免患者肺部感染咳嗽引起血压波动。③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血肿量较大出现危及生命的脑疝,应以挽救生命为主,尽早手术,除此之外,手术应在发病6~7h后进行。这样出血已稳定,原发出血血管及血肿腔周围受损的小血管已形成较牢固的血栓,手术清除血肿较容易,术后再出血的机会明显减少。④合理使用甘露醇:若减压充分,在术后早期(6~8 h)可暂不应用甘露醇。要根据颅内压情况酌情使用,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减少颅内压的波动。⑤术后护理谨慎,术后病人尽量减少体位改变,可用气垫床,术后平卧位或健侧卧位较合适。尤其是减压彻底、血肿残腔大的病人,术后2~3d内翻身吸痰动作应轻柔缓慢。⑥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术后加强翻身拍背雾化排痰,选用敏感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常规使用抗癫痫药物预防癫痫发作。

总之,通过本组病例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的认识才能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避免它的发生。同时,术后一旦发现再出血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预后。

[1]刘承基.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43

[2]秦家振,李运军,罗永春,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7(2):178

[3]赵继宗.神经外科手术精要与并发症[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08

[4]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800

[5]Leira R,Davalos A,Silvay,et al.Early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in intracerbral hemorrhage:pictors and associated factors[J].Neurology,2004,63(3):461

[6]高晓兰,胡长海,杨卿,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3):155

猜你喜欢

甘露醇开颅血肿
肢伤一方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冬虫夏草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加热包加热结晶甘露醇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