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要求下的本科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

2011-08-15谢大蓉孙鸿燕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伦理学医学教育伦理

谢大蓉,孙鸿燕

(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基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要求下的本科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

谢大蓉,孙鸿燕

(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下,高校护理伦理学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重新确立课程地位、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加强师资培养等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教育;最低要求;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

2001年 11月由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 York,cMB)理事会资助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出台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它成为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标准,可概括归纳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七个领域和具体的60条标准[1]。

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护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已是各高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在高等护理教育的全过程中,要研究、探索 GMER,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一个与全球护理教育接轨的 GMER的整体教育课程框架。

“最低基本要求”七个领域中,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占据第一位,但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该领域的课程仅仅只有护理伦理学一门,学时为 32~36,基本要求的中的“第一位”和现行的教学状况要教给学生基本的伦理知识,培养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启迪价值认同感是难以达到要求的。因此,对该课程进行多角度多手段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

1.对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李春玉对我国35所高等护理院校的调查中,护理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有3l所占88.6%;4所(11.4%)学校在护理学概论或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讲授;护理伦理学开课形式定位为专业任选课的有 18所(58.1%)学校,定位为专业必修课的有9所(29.0%)学校[2]。教学学时相对其他课程也较少。由此可见护理伦理学的课程地位在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中岌岌可危,和 GMER的要求相去甚远。

2.教材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护理伦理学教材中讲授内容包括护理伦理概念、伦理理论与规范、生命与尊严、生命伦理的必要性等主题,涉及的面较广,但是欠缺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开发而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等[3]。而国外的护理伦理教育将儿童、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的权力;脑死亡、自杀、基因治疗、撤除生命支持措施、放弃治疗、护士的角色等纳入了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目前,各学校基本上采取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形式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认为该课程非专业课,学习意义不大。同时,由于学生还未接触临床,对护理角色的理解和感觉很模糊,对教学中讲授的基本内容似是而非,教学效果必然很差。

4.知识复合型的专业师资队伍不足

首先,是“量”的不足,各学校专职的护理伦理学教师很少,一般都是有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师对本课程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教学停留在完成任务上。其次,是“质”的欠缺,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知识复合型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既要有相关的护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又要有人文社科特别是伦理学的相关知识。但是,目前的教师队伍多数是护理专业毕业或者是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在自身知识上有较大的欠缺,对教材和课程内涵的理解不能入木三分,因此,在教学中总感到力不从心,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加强护理伦理教学改革的措施

1.加强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地位

护理学是仁学,没有良好的护理道德和素养,再好的技能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高校要高度重视作为护理人才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唯一依托的护理伦理学教学,可通过对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将护理伦理学作为专业必修课来设立,同时,增加教学学时,在毕业实习中将护理伦理实习纳入实习内容,通过要求学生撰写相关的实习报告等作为考核的内容。确保学生“开课有意”。

2.编写适合现代医学、护理学发展的新教材

教材是一门课程最基本的元素,其内容直接影响知识体系,目前可供使用的教材其内容简单陈旧,应加入现代医学发展后带来的伦理问题的探讨,加大对临床中遇到的伦理决策问题的讨论,提高学生的伦理决策能力,同时,教材的编写模式可以案例式为主,使教材更加生动,利于教学。

3.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pbl教学方法:按照班级分组后由主讲教师根据开设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分配各组讲授题目,学生进行准备。在教师课程教授过程中,涉及学生授课部分,由教师提前通知学生,安排学生讲授,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对不足之处给予补充

(2)案例式教学方法: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应用型学科,它用伦理学的原则、理论规范等来指导护理实践,协调伦理领域中的人际关系。因此,突出该门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化繁为简尤为必要。

(3)情景式教学方法:护理伦理学的教学目的除了让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伦理决策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建立起最初的护理道德情感,它是护士对患者所持态度的内心体验,表现为对患者的真挚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等,而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可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课件做得精细而感性;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讨论相关的电影、文学等艺术作品来熏陶和启迪,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内心感受;通过辩论赛来辨明是非等。

(4)改革传统考核方式:传统的考试方式注重知识掌握的结果、对过程和学生的思辨能力考察较少,而本课程更适宜采用重过程、重思辨和决策能力的半开放型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应从找问题、析矛盾、辨价值、明原则、定决策等方面人手,突出其实践性,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消极学习态度,从而形成一种自主决策的意识动力。在全学期的学习进程中,适时穿插作业、论文、案例分析等考核形式,避免一考定成绩。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选拔自身道德素质优秀的人员做教师:优秀的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态度为学生塑造榜样,教师良好的正面的课题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

(2)通过多渠道培养复合型教师:护理伦理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无论是护理专业毕业、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亦或是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在知识结构上都存在着缺陷,因此,对教师进行后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有医学背景的教师可通过进到文科类院校进修学习,有人文社科背景的教师可安排医学相关学科的听课或参与临床见习等。

(3)加强临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临床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还必须热爱护理事业、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素质。加强对临床教师进行护理伦理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训,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继续得到伦理知识和素质的培养,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按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我国目前对护理高级人才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的教育和培养差距还很大,固然有“国情”的因素,但加强对护理伦理课程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护理学是一门关怀性学科,其受教育对象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决定着护理人才质量的高低,关乎着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1] 沈又纲. 基于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中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3.

[2] 李春玉. 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06,2.

[3] 杨丽,何国平.我院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1.

G642.0

A

1008-7427(2011)11-0111-01

2011-08-24

猜你喜欢

伦理学医学教育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