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尼•莫里森小说里的镜子与自我

2011-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科拉咸宁莫里森

冯 英

(咸宁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0)

托尼•莫里森小说里的镜子与自我

冯 英

(咸宁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0)

对黑人在极端生存环境下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是莫里森作品的一大主题。莫里森用镜子意象来表现黑人对自我的审视。镜子代表着白人文化的价值观。在这样镜子的审视下黑人或疯狂迷失或清醒觉悟。

镜子;自我;他者

镜子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是个危险的物件。她小说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在某一时期总会拿出镜子来审视自己,而审视的结果或绝望疯狂或觉悟觉醒。萨特认为,“人类间的关系是围绕着‘看’这一过程经历的。身份构建和个性融合的过程,主动与被动这一矛盾关系的循环,包含可见于不可见的转换平衡。人试图以另一个人的视角来定义自己,只有当一个人通过自己的眼睛在另一个的眼睛中看到自己,才能在他人眼睛里赋予自己身份,只有互相存在的认可才能产生健康的视觉平衡。”[1]非州裔美国黑人经历了三百多年的血腥奴隶制压迫,去掉有形加锁后又生活中美国白人文化里,从白人文化这双眼睛中来获得身份的认可何其艰难!所以莫里森小说的镜子所映照出的黑人自我是一种错觉,是矛盾的、模糊的和多样的。

《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处女作。小说里小女孩佩科拉从小没有父母的关爱。母亲受到白人文化的冲击,对自身及周围黑的一切东西都深恶痛绝,甚至连小女儿也不例外。在女儿不小心打翻白人酱瓶时,她关心的是白人女孩,而不是关心自己的女儿的伤。父亲更是在酩酊大醉后强奸了佩科拉。在学校里,黑人社区里,大家对佩科拉投来的是奚落的目光。当佩科拉去店里买东西,商店的老板迫使自己的眼睛从柜台上抬起来,佩科拉从这个中年白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片真空,一种缺失人类认可,一种纯粹的隔离[2]。佩科拉久久地坐在镜子前,想要发现丑的秘密。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黑皮肤,把自己的一切不幸归于自己的黑皮肤。她幻想着如果有了白皮肤蓝眼睛,那她就会象小童星邓波儿一样备受宠爱。佩科拉手中的镜子代表了一种声音,一种社会判断。她在这座社会的镜子里看不到自我便意味着无所归属,是对自己的否定。在感受他人的目光中,佩科拉的自我被剥夺了,她和她的世界被他人的注视一起被剥夺了。

同名小说《秀拉》里的秀拉是莫里森笔下一位特立独行的女性。她从小就敢作敢为。和儿时好友内儿一起想要成为自己。当内儿和黑人其他女性一样结婚生子时,她离家游学。十年后返乡,她更加叛逆,不愿过着和其他黑人妇女一样屁股愈大,圈子愈小的生活。因为种种叛逆行为被黑人社区视为恶人,连内儿也疏远了她。只有名叫埃贾克斯的男子喜欢她的自由而追求她。因为有了埃贾克斯的爱,秀拉第一次想结束长期动荡的生活。她开始照着镜子打扮自己,在头发上扎起了蝴蝶结。但太久的孤独让秀拉忘记了黑人男性无法承担起那份责任。

同样为了爱的男人去照镜子梳妆打扮的是《所罗门之歌》里的哈加尔。哈加尔是奶人姑妈比拉多的外甥女。在奶人的穷追之下才慢慢地爱上了奶人,把奶人当做自己的归宿。但没有责任感的奶人厌烦了带有乱伦性质的恋情,他结束了这段长达十二年的感情,把哈加尔一无所求的付出看成了喝不喝都无所谓的第三杯啤酒。奶人的离去让哈加尔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她照镜子,买化妆品打扮自己,想以此来挽留奶人,她以为奶人爱上了象白人的女孩。

同样是为了爱的人照镜子,虽然秀拉和哈加尔最后都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但于秀拉而言,她缺少朋友,缺少黑人社区的帮助,她对自我的追求脱离黑人群体,正如莫里森所言,一个人自我的完善离不开种族和性别的共同构建;而哈加尔的镜子则折射出黑人女性的边缘化地位。

对于被边缘化的黑人女性来说,她们手中的镜子折射出的是性别和种族压迫下黑人女性自我的解构。而黑人男性手中的镜子则是对自己是谁的思索和困惑。在《秀拉》中,夏德拉克返乡途中,他把抽水马桶当做镜子,从中看到了一张黑色的脸,黑色让夏德拉克如此确定、如此清晰地知道了自己的存在,并由着这黑的模糊指引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黑色的存在让夏德拉克感觉到一种黑人团体的属性,让疯狂的夏德拉克找回了部分的自我。

当一个男人拿起手中镜子时,这面镜子代表的是与自己并置或隶属的语言文化以及以此构建的不可分割的自我。但在莫里森小说中,她用黑人手中的镜子戏仿代表着黑人男权的自我。《所罗门之歌》中的奶人是个从小家境富有,生活安逸,是一个自私自利,毫无责任心的富家公子哥,到了30多岁仍浑浑噩噩。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他可以使唤姐姐,批评妹妹。他在家中有着优越的地位。他凝视着镜子的自己,觉着他有着坚毅的下颚线,好看的牙齿。但镜子中的人缺少一种和谐,一种完整的自我。无所事事的北方城市里,他有的只有家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在南方之行中,奶人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从磨难中他体悟了黑人的处境。对黑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精神上的归属感。开始思考作为一个黑人的身份和价值。

莫里森曾说过,只有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的平衡才能产生完整的人。生活在自私冷漠的父亲,懦弱的母亲及整个社区环境里,奶人很难形成完整和真实的自我。所以当他照镜子时,他总觉得镜子里的人缺少什么。奶人经历了南方寻根之旅,他选择了用另一种注视不同于他以前生活里的东西,也被这种东西注视和指引,这别样的注视则是他黑人民族的文化。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非裔黑人杰出的女作家。对黑人极端生存环境的关注,描写黑人孤独、绝望、疯狂以及追求自我的定位是莫里森小说的一大主题。黑人自我身份的追求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总是受到“他者”的注视和定义。特别对黑人女性,他者不仅意味着白人统领下的文化和价值观,还包含了黑人男性的男权优越性的注视。黑人的孤独是他们在他者注视下的自我的苦苦挣扎;黑人的疯狂则是迷失在这种注视中。从奴隶制时代起,黑人就拿着他者这面镜子注视和被注视着自己的命运。在注视和被注视中来确定自身的存在。而要达到黑人与白人相互认可的健康的视觉平衡,黑人民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萨特. 存在与虚无[M]. 陈宣良,译. 三联书店, 1987.

[2] 万梅. 存在与生命的自由选择[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9.

G71

A

1008-7427(2011)11-0069-01

2011-08-18

作者系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科拉咸宁莫里森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全新别克 昂科拉、昂科拉GX
诺贝尔奖得主、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论莫里森《孩子的愤怒》的艺术张力
全新一代别克昂科拉
全新别克昂科拉、昂科拉GX
昂科拉 18T都市领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