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体育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

2011-08-15张君其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社区

张君其

(常州工学院体育教育学,江苏 常州 213002)

社区体育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

张君其

(常州工学院体育教育学,江苏 常州 213002)

休闲时代社区体育发展需要新的体制机制,研究分析认为社区体育体制创新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整合资源。机制创新是领导机制、资金筹措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参与机制、培养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的创新。通过社区体育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社区体育健康持续发展。

社区体育;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资源整合

0 引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社区体育构建了自己的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休闲时代,社区体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现有体制和机制的滞后已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健康持续发展,不利于社区体育作用的正常发挥,也不利于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创新社区体育体制和机制,以适应社区体育发展,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1 休闲时代社区体育发展需要新的体制机制

1995年6月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报告深刻阐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既有物质层面的概念,又有精神层面的内容。小康社会必须是以人的身心健康为基本前提的。

体育即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途径,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2]。要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涉及社区体育,发展社区体育成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的关键。

现行的社区体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导致了政府各部门、各种组织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积极性不高,活动开展和组织深度以及相互支持与配合滞后,社区体育体制与运行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发展社区体育,必须创新社区体育体制机制。

2 社区体育体制的创新

社区体育体制是社区体育的组织体系,运行规范的总称。目前,我国社区体育体制大致可分为:街道办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学校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自治社区体育管理体制。

街道办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由街道管理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其内涵是以街道管辖行政区域实施社区体育的组织、实施、监督与协调,以社区服务、文化开展等各种休闲、文化、体育活动。运作方式是街道办设置职能科室负责布置检查社区体育工作;街道社区体协管理组织活动,分设体育俱乐部、活动站、辅导站、服务中心、单位体协、居委会体育小组等活动性组织。

学校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由教育系统内部管理协调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其内涵是大、中、小学作为区域性社区体育的组织协调者,利用学校资源和优势组织社区体育活动。运作方式是以学校为主体组建社区体育协会,学校参与、协调、管理社区体育协会体育活动。

自治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由协会管理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其内涵是由社会各界各自或共同组成的各类社区体育协会或单项俱乐部制定、策划社区体育活动。运作方式是由驻区各行各业较有影响并且热心社区体育的单位、社团和俱乐部,或由某一功能齐全单位牵头组成的专门机构,利用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行业的影响和资源组织管理社区体育活动。

从上述的社区体育体制中,不难发现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看出它们尚未成熟和完善。对于现行社区体育体制,既不能简单、主观地褒贬,也不能强制、臆断地取舍,而是需要研究分析社区体育体制的优势和不足,发扬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创新管理体制。

社区体育体制创新,必须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特色,既要有现行社区体育体制的传承,又要有社区体育体制的发展与创新;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又要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好传承、借鉴和发展的关系。由于社区体育的特殊性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必须要处理好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关系。社区体育既要考虑普及又要注重发展提高,重视普及程度的提高,以便处理好社区体育大众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必须在充分吸取各社区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社区体育体制,研究分析认为,社区体育体制创新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有效整合资源。

2.1 政府主导

街道办体制挖掘社区体育资源的能力和效果极其有限,学校体制难以承担社区体育的组织、实施、监督、协调职责,自治体制实施社区体育范围非常有限。政府是最高组织机构,有权利、有能力、有方法统一协调各级组织机构。因此,只有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才能弥补街道办体制、学校体制、自治体制的不足,实现有效组织、协调社区体育工作,开展好社区体育活动。

2.2 多方参与

多方参与是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以实现多方参与发展社区体育的良好格局,通力合作的多方参与能够取长补短,形成社区体育发展不可缺少的强有力保障,实现社区体育的发展。

2.3 有效整合资源

企业、事业、社团、学校、私企、外企、个体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无偿、低偿、保本、微利等基本原则,确保社区体育资源充足,实现社区体育的发展。

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有效整合资源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创新,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社区体育工作效益,促进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

3 社区体育机制的创新

社区体育机制是推进社区体育发展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程序的总称。社区体育机制为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目标提供了保证,社区体育机制关系到社区体育开展的程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现行的社区体育机制已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制约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创新社区体育机制,才能有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才能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推动社区体育发展。

3.1 创新社区体育领导机制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建新的社区体育领导机制,由市长牵头,分管副市长组织成立领导机构。社区体育必须纳入社区发展总体规划,根据社区总体发展规划制订社区体育发展计划,实现社区体育发展有目的、有措施、有组织;给予政策支持与扶持,政府出台符合本地实际,能够充分调动各级组织积极性的政策,同时,给予一定的扶持,激发各级组织和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共同发展社区体育;通过各种方式的舆论宣传,增强民众的体育意识,激发民众的体育生活积极性,形成社区体育氛围,实现宏观调控,引导社区体育有序、健康地发展;实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长牵头,分管副市长组织下的区长、区委员会、街道、体育活动中心联席会议制度,检查社区体育工作。通过社区体育领导机制创新,推进社区体育发展。

3.2 创新资金保障

资金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现阶段社区体育的资金没有固定的来源渠道,仅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建设全民健身工程,因资金不足,导致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简陋匮乏。因此,市、区政府需要设立社区体育专项经费并实现每年递增,也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的方法激励社会、私企、外企、个人投资体育场馆设施,或捐助体育设施,解决社区体育经费问题,增加社区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通过资金保障创新,发展社区体育。

3.3 创新资源整合机制

社区体育资源是体育人力资源、场地设施资源和资金资源。场地设施资源是社区体育活动得以开展的最基本要素,体育人力资源是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保障,资金资源则是社区体育的支撑性、保证性条件。

创新资源整合机制首先是将各级各类学校及社会公益性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在课余、节假日向社会开放。在开放过程中,应遵循无偿或低偿的原则,积极探索智能化管理方法,形成资源共享。建设一支能够满足社区体育不同人群需求的专职社区体育队伍,采取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并逐步形成稳定、开放的社区体育人才资源,为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提高提供保障。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发展社区体育。

3.4 创新参与机制

社区体育特征决定了社区体育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参与主体有投资主体、实施主体、接受主体。投资主体主要负责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投资,实施主体主要负责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接受主体是社区体育设施使用者。目前投资主体大都是政府机构,而社会各界、私企、外企、个人等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参与机制限制,如果投资主体增加,投资资金充足,实施主体可以建造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高的体育设施,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运用创新参与机制,发展社区体育。

3.5 创新培养机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区体育发展迅猛,社区体育专业化和规范化成为必然趋势。目前,进行健身活动的市民大多缺乏相关体育知识和卫生常识,而社区体育指导员工作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市民健身指导需求,无法确保健身活动促进国民体质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因而健身活动导致身体伤害事情常常发生。因此,必须进行培养机制创新。首先是实现社区体育工作者专业化和规范化,通过正规化、专业化培训实现。其次是通过专题或讲座实现市民体育知识和卫生常识的普及。通过培养机制创新,提高社区体育活动实效性,推动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3.6 创新评估激励机制

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科学、完善的评估标准来引导,不同的地区各种条件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地把硬件设施作为评估的唯一标准,而是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动力,推动社区体育健康持续发展。把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资金保障、制度规范、参与程度、创新举措、硬件设施、实际效果等作为评价要素,形成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用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资金保障、制度规范、参与程度、创新举措等因素来激励社区体育工作,形成评估激励机制,由市长、区长、区委员会、街道、体育活动中心等人员组成社区体育评估小组,每年不定期地进行评估。运用创新评估激励机制,调动社区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推动社区体育发展。

4 结语

发展社区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之一,是进一步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关键。社区体育体制创新能够更加完善社区体育建设,充分满足不同市民的健身需求。社区体育机制创新能够充分调动社区体育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和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发挥社区体育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只要我们与时俱进,重视社区体育体制和机制创新,就一定能促进社区体育发展,推动社区体育提高,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1]本书编写组.十六大报告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专题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

[2]颜斌,王亚男,赵仙伟,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4):44-4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EB/OL].(2007-10 -11).http://www.olympic.cn/rule_codle/code/2007 -10-11/1276911.htm.

A Probe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and the Innovation of Its System and Mechanism

ZHANG Jun-qi

(Physical Education Section,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2)

This paper venture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and the innovation of its system and mechanism.It holds an opinion that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system and mechanism may promote the sustained favour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To be specific,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system covers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guiding,social involvement,resources integration,etc.,while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mechanism involves leadership mechanism,financing mechanism,mechanism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mechanism of training community sports instructors and mechanism of evaluation and motivation.

community sports;government guiding;social involvement;resources integration

G811.119

B

1671-0436(2011)03/04-0081-04

2011-07-06

常州市社区大学社区教育专项科研课题(11SJY020)

张君其(1958— ),男,副教授。

责任编辑:唐海燕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社区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