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中药疗效的原因及对策

2011-08-15宋维朴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1年15期
关键词:炮制处方药品

宋维朴

中药是医生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而中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我国劳动人民和医学家在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很多方药屡用屡效,久用不衰,为实现祖国医学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而现在中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疗效不高,甚至不治病的现象,就其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个人拙见,以供参考。

一、采收方面

中药非常讲究采收季节与时间。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植物,足年采与不足年采药材以及药材采集季节掌握不严等都会影响药材的质量。中药材采集的时间早晚、方法与药物的疗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药之中大部分为植物药,不同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故采药时间和采收方式则随着中药品种和入药部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要选择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收。如薄荷应在植株开始有花蕾其含挥发油最高时采割,金银花在含苞待放时或初放时采收,人参中皂苷以八月以后含量最高,麻黄中生物碱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菌陈当柴烧。正如《本草纲目》所说:“实已熟,味纯,叶采新,力倍。”现代化学分析也证实,中药材在不同时期采收其含的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如葡萄糖、皂苷的含量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各种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的含量生长期比开花期的含量多高,不适时采收则影响疗效。

对策:

药源应大力普及中药知识,加大宣传力度,使药农要在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季节、时间适时采收,药品收购部门按不同药物药效最佳时间及时收购,以质论价,教育药农不能只顾赚钱而不顾质量,以确保药物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二、加工炮制方面

中药很讲究炮制,很多中药炮制后才入药,炮制可降低中药的偏性、毒性和副作用,可以改变某些中药的性味,可增强某些中药功用和循环作用。炮制证临床疗效。炮制前后药材成分质和量会发生变化,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也会发生变化,有些中药炮制受研究思路的局限,淡漠了对中药炮制重要性的认识,加之老药工逐年减少,不少传统的炮制技术濒于失传,致使炮制质量下降,常见饮片大小、薄厚不均、该炒的不炒、该炙的不炙、该煅的不煅,有些虽然经过炮制但不严其炮制法度,不守其炮制要领,辅料随意增减,火候掌握不严,炮制质量低劣,不仅影响临床疗效,而且造成了药材的严重浪费,甚至引起各种不良反应。按规定对中药要进行认真炮制,大力提倡,严格遵循。像果实种子类药物草决明等,炒后不仅增加了药物焦香健脾作用,而且能使组织变得疏松,水分容易浸入,有效成分易浸出,生半夏令人呕吐,姜制可显示镇吐作用;延胡索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水煎液渗出量少,醋炙后煎剂中生物碱的含量明显增加,镇痛作用增强;乌头中含有乌头碱,对心脏有毒性,经过浸漂,长时间煎煮可使乌头碱破坏,毒性降低。生大黄主要是泻下作用,炮制后却出现较强的抗菌作用。从目前情况看,搞中药的老师越来越少,有些年轻的药剂人员没有经过专门严格培训学习,加之社会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医轻药现象,对中药炮制认识程度不够,必然影响中药疗效。

对策:

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增强责任心,对中药人员,尤其对未经过专门培训的年轻的药剂人员要系统培训,严格考核,增强其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按《药典》规定的炮制规范进行炮制。加强对药品出厂的管理,不合格药品严禁出厂上市销售。只有认真细微的炮制,中药在临床上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疗效才能得到保证。

三、经营方面

这几年由于药源缺乏,药价升高,混淆药品不断增加,加之不少中药形性相似而不宜区别,以及中药材鉴别人才匮乏,鉴别手段落后,致使一些假药、劣药加入流通渠道而被临床应用,严重影响了中药的治疗效果,市场上以假充真、以次充优的假药劣药现象时有发生。以甘薯充当天麻、以牛骨、猪骨充当虎骨、商陆根伪充红参,更有甚者用木材涂制成沉香、白术伪制成三七。

对策:

药政部门要加强药品市场的管理,经常对药品市场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坚决打假,中药从业人员要爱岗敬业,技术过硬、不怕麻烦、不图省事,严把质量关,杜绝掺杂使假现象,发霉、变质、虫蛀、走油的药品不得出库和流入市场,使药品达到真、纯、优,以确保中药疗效的发挥。

四、应用方面

有些医生处方字迹潦草难辨,随意自造药名,或使用异名、土名,使人难以辨认造成错投错提。不写清楚煎煮方法,服用方法很随意。中药对煎煮、服用方法自古很讲究,它直接影响疗效的发挥。如清徐灵胎说:"煎药之情最宜深讲,药效与不效全在此乎。"汉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有顿服、频服、日二服、日三服、日再夜一服、日五服等,目的是使药物在体内维持一定浓度,充分发挥药物作用,说明煎法服法实属必要。药剂人员不按处方认真调剂、不用衡器认真称量,有人认为中药多点少点没什么,因而出现一把抓现象,殊不知有的中药用量不同其作用亦异,如红花少用则养血活血,多用则破血,可见中药剂量同样不能马虎,处方用药量医生是根据每个病人的体质、年龄而决定的,所以剂量不准亦可影响疗效。

对策:

为确保所投出的中药准确无误,确有疗效,医生处方应工整规范、字迹清楚、用量准确,不得使用异名、土名和自造药名。药剂人员要对处方认真核对检查,不清楚之处要及时与医生联系,要用衡器认真称量,决不能出现一把抓现象。严把药品质量关,对变质药物决不投出,煎煮方法先煎先下、后煎后下、文火武火、文煎、禁忌等注意事项都应详细交待。这样从各个环节上消除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使中药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猜你喜欢

炮制处方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人间处方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