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2011-08-15付国辉陈国壮丁云举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大学生

付国辉,陈国壮,丁云举

(公安海警学院 基础部,浙江 宁波 315801)

网络环境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付国辉,陈国壮,丁云举

(公安海警学院 基础部,浙江 宁波 315801)

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很大影响,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环境给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方式、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政治理论课教改的途径选择带来的影响。

网络环境;高校政治理论课;学习方式;角色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主要由网络主体、网络信息、网络技术与基础设施以及网络政策法规和网络文化等要素构成。伴随着多媒体、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校园这块“净土”已被网络全面覆盖,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上网一族”中的 主体,“网络实践”也已成为当前大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学习方式等方面也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无疑给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影响。

一 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学习方式的影响

网络环境以网络信息为基础,网上存在着浩如烟海的知识、五花八门的观点、千奇百怪的现象,这些“海量信息”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多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打上了“网络烙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

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不同形态的思想政治文化在网络上传递、交流、碰撞和融会。网络上,既耸立着以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基石的政治大厦,同时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西方社会文化、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观念也充斥其中;既有宣扬奉献、拼搏的积极人生态度的内容,也存在着功利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网络信息这种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一方面,网络政治文化的多样性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是指当代大学生对所处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基本观点,是对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基本评价与价值取向”[1]。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政府对信息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对社会舆论的统一状态被消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政治观点、政治见解、政治文化充斥其中,使网络信息变得芜杂多样,逐步影响到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念,致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疑虑,在社会重大政治问题的认同和政治制度的选择上显得摇摆不定。

另一方面,网络非主流的庸俗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缺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不稳定,好奇心强,网络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庸俗价值观乘虚而入,容易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趋向实用和短视,带着明显的功利色彩,如在金钱与真理孰重孰轻的选择上,更多地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也有部分学生辨别能力下降,出现价值判断上的迷茫。

(二)道德意识逐渐淡化

网络既是信息的宝库,又是不良信息聚集的场所。由于网络传播快捷且隐蔽,一些人出于不良目的,通过各种途径在网上传递不良信息,包括宣传暴力、金钱、色情、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内容,有的通过发送不良信息到他人电子邮箱,有的将不良信息同经济信息、学术信息、娱乐信息混杂一起。部分大学生在点击查看邮箱信件或根据自己的兴趣浏览网页信息时,其道德观念受到极大的考验和冲击,如果没有极高的是非鉴别力和道德约束力,对网页信息容易盲目吸取、随意理解,致使原有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模糊不清。

此外,与现实环境相比,网络是个自由的港湾,很少会因行为不当受到惩戒,再加上其虚拟环境具有匿名性,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存在,即可成为信息的接受者,亦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部分大学生在网上采取匿名形式发布信息,其道德责任意识将被削弱、淡化;有些大学生虽在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但一旦融入网络后,容易转变成相反角色而欺骗他人,甚至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

(三)学习方式发生转变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受着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的模式,其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守旧、教学手段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格式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传统教学向学生传授的主要是教材体系当中的内容。教材内容多、理论性强、缺乏生动的实例、跟踪社会热点问题不及时,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局限在教材上,学习成效停留在理论记忆上。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主要采用“我说你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教师教什么,什么时候教,使学生的学习时空局限在封闭的课堂上,学习方法局限在记笔记、背条条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再次,在教学手段上,传统教学主要借助于粉笔、黑板等手段。教学通过粉笔、黑板向学生呈现知识,直观性、生动性不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激发。

如今,大学生原有的被传统教学模式格式化的学习模式被打破。网络上具有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教学资源,不仅包括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学习软件工具、类似网站链接,还包括课程讲义、资料、名师讲座、专题讲座、教学录像、在线论坛等,并以最快捷的方式传播着,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时空。学生即可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又可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学习条件、学习方法选择学习内容;即可上网查找资料、聆听讲座、观看教学录像,又可同其他网络用户交换和共享信息、在线进行学术讨论。因而,网络环境下,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逐步向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共性化学习方式逐步向个性化学习方式转变。

二 网络环境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角色要求

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学习方式带来变化,也给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角色要求。

(一)由注重“教”转变为注重“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高校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受原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片面强调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政治理论课外部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了国家、政府、学校、教师等权威的控制,教材体系的封闭性已由浩瀚的网络信息世界的开放性所打破,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已不再完全依赖于教科书、图书报刊,更多的是调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理解和接受政治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教师如果仍然仅仅充当教材知识的传授者,仍然停留在教给学生对与错、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忽视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则会禁锢学生的思想,限制学生的眼界;当然,教师如果放任学生“翱翔”于网络信息世界,脑海里装满网络信息走进课堂,不加以正确引导,则会严重削弱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因而,面对教学环境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由注重“教”转变为注重“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网络信息世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如何选择自己所需的学习材料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善于引进先进的思想理论,又不能回避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要在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全面、客观、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过滤掉那些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网络信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外化到内化的转变,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调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为学生提供查找正确信息的具体途径,以免学生因不良网络信息而迷失政治方向。面对学生在校园网或QQ上发表的偏激甚至错误思想观念,教师不能任其发展,而应及时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

(二)由注重“控制”转变为注重“协作”,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传统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决定,是教师经过精心筛选,有意识地选择和组织相关理论和材料向学生集中地、持续地、高强度地进行传授,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教师始终处于一种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动和被动、说教和听从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一个“唯我独尊”、“唯我独真”的地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尊重,学生也是比较自觉地接受、听从”[2]。网络环境下,由于教学体系、教学环境、信息传播渠道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再是政治理论知识主宰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在一些领域甚至不如学生掌握的知识、信息全面,此时教师应该转换角色,从以往课堂教学权威者、控制者的位置变换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从教学过程来看,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地、机械地进行客观理论知识的传递,而是组成学习共同体对客观事物意义进行共建,即师生在平等、和谐的关系中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理论热点、难点及社会现象,共同理解知识及其意义。交流时,师生的文化观念相互渗透、相互认可,彼此促进,甚至产生共鸣,达到唯美境界。当然,学生在理论知识的理解、价值观的取舍及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上有时会存在矛盾心理,此时,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应该充当学生的“咨询者”、“顾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心理,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从教学意义来看,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为人处世的需要,还成为了教师获得事业成就感、人生意义的方式,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为伙伴、相互依赖、共同成长、共享生命的意义。

(三)由注重“应用”转变为注重“设计”,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多年来,信息技术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用,无疑为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信息技术作用的认识只停留在辅助教学的层面,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以制作课件及课件演示为主,遵循的是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注重学习指导,解决教学重难点、练习等方面。它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或机械学习”,在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方面的效果不够理想。而网络环境不仅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使其成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知识呈现工具,更迫切需要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政治理论课程整合,将其作为政治理论课情景创设工具、学生情感激励工具、师生通讯交流工具等,转变到更加关注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上来。信息技术与政治理论课的整合,是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理念的提升和发展,教师角色也应该由信息技术的应用者转变为教学设计者,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作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要提高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善于在网络信息海洋中提取有用信息以充实网络教学资源之用。二要提高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水平,既能应用计算机技术制作课件、音频、视频等,又能进行主题网站、网页的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网站中,以更好的网站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成效。

三 网络环境给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的途径选择

网络的“双刃剑”效应,给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既让大学生思想状况变得复杂,又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角色要求;既更新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又为教师变革教学模式提供可能。一般而言,网络环境下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占领网络阵地,拓展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

网上自主学习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它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物理时空,使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必固定在教室,学习时间不必固定在课堂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认识到网络的这种教学功能,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让政治理论课内容走进网络,传播于网络,占据网络信息的主导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网络成为政治理论课教学新领域。

目前,不少高校在这方面已有所尝试,如建立“红色网站”、“主题网站”、“精品课程网站”等,收效颇丰,在一定程度上既符合了学生普遍对网络感兴趣的特点,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起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当然,此类网站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内容少、缺乏感染力、更新周期长,吸引力不够、点击率不高等,离真正“占领网络阵地”的目标差距还很大。因而,让网络真正成为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还需在操作层面作进一步地探索。如,可成立专门的“网站日常维护小组”,让学生将网站视为自己的网上家园,参与网页的设计、网站内容的更新,网站的管理等,增强学员对网站的关注度;可将网站内容的学习同课外读书活动、课后作业、考评成绩相挂钩,为学生自主学习网站内容增添动力;还可利用E-mail、QQ、BBS等专题讨论区,教师以匿名的形式同学生讨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教师身份接受学生的咨询,真诚地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集传播功能、人际交流功能、娱乐欣赏功能于一体,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能很好地辅助于教学,还能为学生营造形象直观、生动、逼真学习情境,优化课堂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引入信息技术,更多地用于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如使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VCD和CD-ROM影视材料进行教学,起到了取代传统板书,强化试听效果,弥补学生感知不足的作用,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功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成效不多,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如,利用信息技术的人际交流功能,高校可建立多媒体教室,并将校园网、互联网接入其中,开展多媒体教学。在这种课堂上,师生无需面对面,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指导学生,学生可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及疑问而不影响他人学习,教师也可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1]张红薇.网络文化对青年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建构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

[2]李建宁.网络时代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5).

[责任编辑:雪 豹]

Influences of Network Environment on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University

FU Guo-hui,CHEN Guo-zhuang,DING Yun-ju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Work,China Maritime Police Academy,Ningbo,Zhejiang 315801,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has cast a great influence on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How to adapt to the rapidly changing network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for the teaching of politic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y.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influences of network environment on university students’ideological situation,their learning methods,the orientation of teachers’roles,and th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network environment;the course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theory in university;learning mode;role

G641

A

1674-3652(2011)01-0170-04

2010-11-29

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的研究”(JB114)。

付国辉(1978- ),男,江西上高人,公安海警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大学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