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强黔江蚕桑产业助推农户万元增收*

2011-08-15曾平张玉蓉

蚕学通讯 2011年2期
关键词:黔江区蚕农蚕茧

曾平 张玉蓉

(重庆市黔江区蚕业管理总站 409000)

黔江地处渝东南中心,位于武陵山腹地,地处渝鄂边区结合部,是重庆市建设的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幅员面积2402km2,全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12个乡、219个村(居委)、1445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2.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1837万,近年约有10余万人常年在外务工,耕地面积29333hm2,是一个农业大区。长期以来,农业主要为粮食—生猪—烤烟型产业结构,农民增收步伐缓慢,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区(县)之一。近年来,黔江区以富民增收为落脚点,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植龙头产业,发展蚕桑8667hm2,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 我区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黔江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具有发展蚕桑生产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蚕桑产业是我区三大农业产业之一。自2001年开始依托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恢复性发展以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蚕桑产业发展良好,逐渐成了一些村、组和农户经济收入的骨干产业,为农民的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使我区的蚕桑产业实现高质量、快速度、跨越式发展,2008年9月,区委、区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建设30万担优质蚕茧基地的决定》,提出了“巩固5万亩在地桑园,新建15万亩优质桑园,其中新建示范桑园10万亩,到2015年产茧30万担,养蚕收入3亿元以上;形成缫丝、织绸、服装、外贸一体化经营,年产值35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创税1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我区在蚕桑产业发展中,也得到了市上领导和部门的肯定和支持,2001年我区被市上破格列为重庆市“百万担优质蚕茧工程”基地区(县);2005年8月,全市首批实施的“重庆市高效生态蚕业及标准化茧丝绸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在我区挂牌启动;2006年,国家“东桑西移”项目工程、重庆市“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基地建设项目又在我区先后实施,2007年市外经贸委把我区确定为“重庆市蚕桑科技示范区”和渝东南“率先加快”的试验区。2009年,全区桑园面积达到6667hm2,产茧1750t,分别是2000年50倍和19倍。目前,全区累计桑园面积达到8667hm2,建成养蚕大棚12000个,小蚕专用共育室 230个,共育率达到了100%,推广纸板方格蔟400多万片,良蔟率达到了100%。

2 我区蚕桑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2.1 蚕桑生产达到一定规模

2001年新区成立前,全区桑园面积只有143hm2,蚕茧产量92.9t。新区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全区蚕桑产业得以恢复性发展。2001-2009年,我区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政策,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短短的几年内桑园面积达到8667hm2,蚕茧产量达到1750t,蚕茧产量由全市的第十八名跃升为第二名。同时,养蚕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较快发展,建成室外养蚕大棚12000个,小蚕专用共育室230个,共育率达到了100%;推广纸板方格蔟400多万片,良蔟率达到了100%。

2.2 蚕桑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

我区坚持产业整体开发,走蚕桑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一是抓基地,打基础。从2001年起,我区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政策新建桑园,全区优质桑园达到8667hm2。二是抓设施,增效益。建室外养蚕大棚12000个,小蚕专用共育室230个,共育率达到了100%;推广纸板方格蔟400多万片,使桑园按标准配套了养蚕基础设施,促进了“六化五配套”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2009年养蚕户达 16464户,养蚕 5.3万张,产茧1750t,蚕农售茧收入3027万元,养蚕户均售茧收入 1838元。三是抓加工,固产业。双河丝绸厂(一期工程2400绪自动缫丝加工项目)于2009年5月竣工投产,已生产白厂丝123t、蚕丝被5000条,工业产值3036万元,创外汇50万美元,上缴税金181万元,实现蚕桑产业自营出口零的突破。缫丝厂和床上用品厂的全面投产,形成了从栽桑养蚕到缫丝加工为一体的蚕桑产业化发展体系,并逐渐形成了重庆市最大的优质茧丝绸出口基地雏形。

2.3 服务体系渐趋完善

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以西南大学为技术依托,区蚕业管理总站和区蚕业公司为中心,乡镇蚕桑技术推广站为骨干,村中心技术员和小蚕共育员为支撑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推广了一系列蚕桑生产新技术,确保了我区蚕桑产业得以高起点、高标准发展。2005年,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黔江区蚕业有限责任公司,担负全区蚕桑技术推广、蚕茧收购等任务,与蚕农签定长期收购合同,实行以“订单蚕业”为主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逐步与蚕农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格局。

2.4 逐步适应蚕茧市场规律

前两年面对蚕茧价格急跌、蚕桑产业效益下滑的严峻考验,区委、区政府周密调查、冷静分析,科学预测蚕桑产业发展前景,适时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及布局。全区形成了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合力,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对蚕桑生产实行重点倾斜扶持。同时,还引导农民认真算好效益对比帐。通过算帐,群众普遍认为,蚕桑产业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比较效益高,仍然是当地生产条件下结构调整的优先选择,栽桑养蚕成为农民自觉自愿的行动。有相当部分的农民还开始形成了“低潮时发展,高潮时受益”的新理念,为农民增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 我区蚕桑产业发展的成效

3.1 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

黔江区人多耕地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如何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一直是困扰党委、政府的一大难题。栽桑养蚕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力就业。我区一年中可养春、夏、正秋、晚秋四季蚕,能为农民提供长年就业岗位。目前黔江区养蚕农户有1.6万多户,至少有3万多劳力长年从事栽桑养蚕。其中1.3hm2以上的养蚕农户有600多户,0.7hm2以上的户有1000多户,这些农户基本上全家以栽桑养蚕为主。另外,缫丝加工企业也为我区提供了250多个就业岗位。

3.2 促进了农民增收

去年我区实现产茧1750t,今年全区可产蚕茧2250t,蚕农售茧收入将达到4730多万元,户平收入达2870元,户平增收1000元。与此同时,蚕桑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今年缫丝企业将实现产值1亿元,利税1500万元,实现年创汇600万美元以上。

3.3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凸显

我区桑蚕业的发展,吸引了浙江经纬编公司落户黔江,成立黔江区蚕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随着基地的不断扩大和蚕茧产量的快速增长,2008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浙江企业在我区正阳工业园区创办丝绸加工企业—重庆市双河丝绸有限公司,该企业生产设计总规模为2万绪自动缫丝、500台绸机和20台经编机生产线、200万件丝绸服装和10万床蚕丝被生产线,总投资2.32亿元,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2009年5月建成投产,总投资3600万元,现有职工250人。已生产出“武陵山”丝绸产品10余种,主要有白厂丝、蚕丝被、蚕丝毯、毛巾丝毯、竹丝毯、竹丝围巾、真丝睡袍、真丝浴巾等,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3000多万元,创外汇50万美元,上缴税金181万元。2010年1~6月,已生产白厂丝182t、附产品 280t,实现产值5500万元,全年将实现产值1亿元,利税1500万元,实现年创汇600万美元以上。

3.4 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

黔江区是长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由于该区桑园大多分布在河滩洲地、荒地荒坡上,对保持水土不流失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区8667hm2桑园,有3333hm2桑园列入退耕还林项目,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能有效解决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对我区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对蚕桑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当前,要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农户万元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落实。一是成立蚕桑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实行目标管理,具体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将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结合起来,推动蚕茧丝绸产业化发展。二是要逐级落实工作规划,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奖惩办法,保证有关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顺利贯彻落实。三是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把蚕桑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乡镇要实行主要领导挂帅,业务部门主抓,技术部门服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包抓责任制,将蚕桑产业列入年度经济目标考核。

4.2 实行区域化布局,将产业做大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蚕桑生产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适当集中、规模经营、重点发展的原则,做到“四个转变”。即:在生产布局上由过去的遍地开发、零星分散向建设基地、重点发展转变;在经营规模上由过去当作副业向适度规模培育专业大户转变;在增长方式上由过去单纯追求数量扩张,广种薄收向集约经营,以提高单产和茧质增效转变;在发展方式上由过去偏重行政手段向注重经济手段抓基地示范引导转变。通过大力推广“六化五配套”技术,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在市场上打响“武陵山”优质原料茧品牌。

4.3 完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

一是大力发展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深化蚕桑科技推广体制改革,按照自愿组合,章程约定,各负其责,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将分散蚕农组织起来,做到栽桑养蚕技术服务统一提供,蚕茧按合同规定交售,探索建立桑蚕产业市场运作机制,形成长期稳定产销关系,既有利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也有利于扩大规模和稳定市场秩序,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二是因地制宜,稳定推进“公司+农户,公司+蚕农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农民乐于接受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销售能力,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以及建立风险基金、吸收其他农户参股、二次返利等形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适应茧丝行业发展需要的生产和经营新机制。三是引导组建黔江区茧丝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发展、协调、信息传导、技术服务、保障机制以及反恶性竞争等方面作用,探索政府与协会、企业间合作方式,形成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协会、企业协作配合,蚕农积极参与的管理体系。

4.4 健全完善技术服务网络

一是继续内外联络和合作,聘请西南大学专家到我区进行常年指导。有计划地对基层技术员、共育员和养蚕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新技术普及率。加强基层技术队伍建设,解决技术人员工资等实际问题。二是加大蚕桑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入户率。要鼓励蚕桑技术推广部门因地制宜做好蚕、桑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大对家蚕蚕病的防治力度,防止农药污染中毒,降低养蚕过程中的损失。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室外大棚养蚕以及纸板方格蔟上蔟等先进实用技术,重点培养蚕桑科技户、重点户,发挥养蚕能手的带动作用,同时做好蚕种、蚕药、蚕具等生产资料配套服务供应工作。

4.5 实现理念、科技、机制创新

一是要强化精品名品意识,培育优质原料茧品牌和优质丝绸品牌。创立茧丝品牌,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为后续生产加工环节创造条件;创立制成品品牌,要认真研究并尽力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紧跟并逐步争取实现21世纪的蚕丝被和混纺制品引领市场消费新潮流,抓住中小缫丝企业改造资金扶持机遇,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质量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二是要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状况,因地制宜,合理引导,科学推进,运用市场手段,调动部门、乡镇、企业、农民的积极性,形成自愿互动机制。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实现投资、就业、税收增加,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助推我区农户万元增收;龙头企业增加投资培育稳定的桑蚕资源,提升竞争优势,特别是成本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农民换来的则是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较高的收入、优质的服务。各方应从大处着眼,长远着想,谋求发展。三是要坚持“谁发展、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蚕桑基地,龙头企业是产业链条的中间部位,起着连接市场、培育市场、创新市场、连接农户和基地的重要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以订单农业、利润返还、保护价收购等形式,增加对蚕桑基地的投入,调动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形成贸农工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要通过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农民乐于接受的贸工农利益紧密联结的生产经营模式,象四川省宁南县蚕桑发展模式一样,形成相对稳定的蚕茧产销关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和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发展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

4.6 完善蚕桑产业的发展政策

一是多渠道争取蚕桑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企业和广大蚕农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蚕桑产业发展的资金,要抓住机遇,促进龙头企业建设和蚕桑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退耕还林、森林工程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等更多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扶持,捆绑使用,促进产业升级。二是进一步完善蚕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允许桑园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流转,扶持和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严格实行鲜茧收购资格认证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压级压价以及其他伤害蚕农利益的行为。实行鲜、干茧检验,建立蚕茧质量年度档案,不断提高蚕茧质量;同时,加强对蚕种、蚕茧、蚕药等市场监督,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丝绸产品标准体系,按国际标准和国家蚕丝生产能力要求,改造提升蚕桑生产和加工,提高质量和效益。

猜你喜欢

黔江区蚕农蚕茧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躲雨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黔江区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