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思路新技术引领基地蚕业起航新程*

2011-08-15孙贤菊

蚕学通讯 2011年2期
关键词:试验站蚕农蚕业

孙贤菊

(重庆市铜梁县农业委员会蚕业发展服务中心 402560)

作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渝西北蚕桑综合试验站铜梁县示范基地负责人,我深感有渝西北综合试验站“十二五”建设这样一个平台,对于承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先进蚕业科学技术的试验示范、研讨和交流蚕桑产业工作、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发展,意义非凡,影响深远,令人振奋。

铜梁的蚕业工作在渝西北蚕桑综合试验站的具体指导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试验站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国家蚕桑技术体系、蚕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实用新技术和先进发展理念为支撑,优化蚕业布局,转变发展模式,实施资源综合利用,打造特色和亮点,开创了我县蚕业工作的新局面,蚕桑发种、产茧、蚕业收入总量稳居渝西第一,名列全市前茅。今年春、夏蚕发种21 501张,较去年同比增发3 039张,增16.5%。其中:发放春蚕种10 450张,夏蚕种11 051张,夏超春5.3%,出现了在历史上几乎没有的夏超春的局面。春茧收购单价达到35元/kg的历史最高价格,夏茧均价在19元左右,春夏季生产蚕茧84.8万kg,蚕业收入达到2 700万元以上。

虽然夏茧价格下滑厉害,由于我们在前期针对不容乐观的茧丝行情,加大了宣传力度,印制了《夏茧行情分析及对策措施》简报发放到蚕农及收购业主手中,引导广大蚕农理解茧丝行情波动的合理性,从春茧丰收中降低预期,做好蚕桑同粮食等产业的算账对比,凸显蚕桑比较效益;同时协调收购业主依质论价,适时开称,使蚕农在售茧中情绪稳定,仍然较好地保护了蚕农养蚕的信心。

由于在工作中始终得到了市级主管部门的厚爱,得到了西南大学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试验站的指导,今年的蚕业工作可谓特点突出,亮点纷呈。现介绍如下,与同行共勉。

1 合理布局,规模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适度集中的原则,着力抓好了“三园两片”建设(即大庙蚕桑展示园、安居良桑母本园、少云高效生态园三个示范园和琼(涪)江流域、小安溪流域两个万亩片,建成万担茧镇1个、千担茧村15个、百担茧社70个。这“三园两片”占全县发种量80%以上,实现了调整产业布局,推动蚕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2 蚕桑保险为蚕农撑起“保护伞”

今年在大庙镇启动实施了列入全市八大“民心工程”的桑蚕保险工作,对该镇2 000余户蚕农实施了保费补贴,保险的范围为养蚕过程中出现的传染病、自然灾害、桑树死亡等造成的损失。春、夏两季全镇共有20余户蚕农因为蚕病损失得到了保险赔偿。桑蚕保险让蚕农得到实惠,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基本解决了蚕农历年来养蚕无保障的后顾之忧,为促进城乡统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 加强蚕桑发展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

在2011年2~3月份,县农委蚕业发展服务中心编印了技术资料4万余份,利用“科技赶场”发放给养蚕农户;在春、夏蚕前分别召开了蚕业发展技术培训会,请来了试验站站长代方银教授做《蚕桑产业发展形势与策略》专题报告,还对对重点镇、村社蚕桑技术人员及养蚕科技示范户共计200余人进行了养蚕消毒防病、小蚕饲育、大蚕省力化养蚕和自动上蔟等配套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促进了蚕桑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养蚕生产期间及时提供了蚕桑病虫害预测服务,以及发布茧丝市场行情信息,帮助蚕农掌握行情动态,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蚕作安全,保障了养蚕收益。

4 新品种试验示范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以试验站为纽带,加强与西南大学合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目前已试养了春丰×苏秀等3个新蚕品种,都取得成功,收集整理了大量详实的图片、数字、文字资料,为新品种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从试验站引进“橙黄01”彩色蚕茧蚕种在大庙镇试养,引导蚕农走“彩色致富路”,获得成功,收获的彩色蚕茧颜色纯正,茧质上乘。彩色蚕丝具有无需印染等多项优点,符合当前低碳环保的产业发展要求,市场前景广阔,生产部门兴趣十足。

5 蚕桑副产物综合开发路子渐宽

近年以来我县推广发展了3 333hm2“8×2×1.5”的间作桑园,这部份桑园实行了桑粮、桑菜、桑经等作物套种,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其次是去年在大庙推广桑枝食用菌,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增加蚕农收益明显。

今年我们在探索蚕桑副产物综合开发、延长产业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年初已育苗3万余株,计划在侣俸镇蔬菜大观园间作果桑2hm2,发展观光农业,吸引游客旅游观光、亲自采摘、酿酒售卖。

其次在蚕养鸡、桑下养鸡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今年夏季,指导白羊镇养殖大户伍小燕利用剩余桑叶养蚕到4龄代替饲料喂鸡,提高鸡肉品质,打生态绿色健康牌,提高行业综合效益。即使在蚕茧行情不好的时候,也有拓展蚕业资源利用途径和稳定产业基础的补充意义。

6 正视不足力抓改进,依靠科技创新发展

今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工作,大胆探索,积极改进。比如在蚕桑保险工作上还没全县铺开;在新技术推广使用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副产物综合开发上还有很多很好的想法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探索。

下一步的工作,我们基地必将依靠试验站先进的蚕业科研成果,以科技进步提升蚕桑产业水平和行业效益,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大幅促进产业发展。铜梁将着力打造蚕桑重点乡镇12个,培养蚕业科技人员100人,培训新型蚕农2 000人,培植具有竞争力的后续加工企业1家,增强行业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类型,在传统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基础上,加大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探索蚕 、蚕沙、丝 、蛹、果桑 、桑枝菌,桑饲料等更高领域、更高层次、更具操作性的开发利用。

让我们紧紧抓住综合试验站建设契机,使基地成为新技术试验示范的理想场所,成为优秀科学工作者开展研究的阵地,成为先进成果转化的福地,成为集聚产业技术的高地。让高校带基地齐飞,让科研事业带产业发展共辉煌!

猜你喜欢

试验站蚕农蚕业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躲雨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