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

2011-08-15陈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德育

陈晨

(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

陈晨

(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和高校各层面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高校资助体系也逐步健全,但是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与鄙薄。感恩是对“他爱”的一种道德回应,它体现的是一种道德责任。将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载体来强化感恩意识,有助于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情怀并摆脱资助过程中的伦理困境,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

自2007年国家建立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以来,高校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江苏为例,2010年全省已经落实下达高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9.59亿元,奖励和资助在校大学生28.62万人(不含中央部委高校);发放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4亿元(含中央部委高校0.6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07万人;安排发放勤工助学资金9000万元、16万名学生获得勤工助学机会;向8万余名特困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近3000万元;为1.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5000万元;为3.32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安排了“绿色通道”,使其顺利入学。圆满实现了省政府“决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综观今日高校,部分贫困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社会各界的资助看成理所应当,忽视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这反映了当前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问题。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研究中对资助过程中的道德培养,尤其是感恩教育很少涉及。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感恩教育则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感恩教育没有成为资助工作的重要载体,这或许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的由衷认可,并试图以言行加以回报的行为,它包含了心理认知和行为践行的双重过程。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也是灵魂上的健康,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它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从人的发展来看,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条件。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应当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1.有利于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在价值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受助之后能否具备感恩意识,是衡量其道德素养的基本尺度。感恩是种做人的道德,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经济资助只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资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贫困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其内在价值。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是高校德育的失败,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通过人性关怀和情感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可以强化德育价值功能,使大学生正确对待所受资助,心怀感激、充满爱心,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在价值。

2.有助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性、人格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其本质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指导并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拥有健全人格,追求真善美,具备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科学的人生信念。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包括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健康和谐的人文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地修身、正己,心怀感恩,知恩图报,将感恩作为自己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它还引导大学生懂得感恩亲人、感恩师友和感恩社会,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性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通过感恩教育来影响其过程。

3.有利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对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是否讲诚信与其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分不开。诚信是为人之本,学生怀着感恩的心必定会讲道德、讲诚信,在为人处事方面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易被社会接纳,成为社会上受欢迎的人。把感恩教育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调和大学校园中众多片面的思想和观念,促进高校德育建设,加快和谐校园的构建。感恩教育提升了大学生感恩母校与他人的意识,增强其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有能力担当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重任。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现状(案例分析)

该研究以苏北某高等院校为例,研究该校目前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现状以及现有的各类感恩教育实际活动与资助工作的关联。笔者通过对在校本科生的调查和获得过经济资助的本科生的访谈,归纳和总结目前该校实行的经济资助与感恩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该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的措施。

该校贫困生认定比例较高,资助工作开展难度较大。该研究针对在校本科生发放了250份调查问卷,收回237份,其中有效问卷231份;此外,与12位获得过各类资助的同学进行了座谈。调查问卷和座谈得出以下结果:

(1)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校内)等资助政策已深入人心。针对该校学生调查他们所知道的资助政策,具体认知度为:助学贷款98.9%、奖学金100%、助学金97%、勤工俭学91.6%。

(2)目前各级部门的资助政策对同学物质和精神上都有很大帮助。调查中84%的同学认为有很大帮助,仅有2%的同学选择帮助较小或非常小。座谈会中一位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学表示:“政府和学校的资助对于我们贫困生来说,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3)在经济资助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89%的同学认为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正逐渐缺失,有必要针对高校经济资助工作开展感恩教育。而通过对受过资助的12名同学的访谈发现,他们对这一工作的支持率达到100%。

(4)在资助过程中开展感恩教育需要多样化的形式。对于省教育厅和学校开展的资助征文活动,只有47%的同学知道有此项活动。这种形式并不适合所有人,覆盖面不高,很多同学不愿意用文字直白地表达情感。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结果发现,该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感恩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约束机制不健全。高校的资助工作侧重于受资助者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是否符合资助条件,鼓励大家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但是并没有对受资助以后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2)感恩教育并未成为高校资助体系中的有机载体,同时在资助过程中的宣传力度和渗透力不够。

(3)目前的感恩教育实践缺乏系统性。只有一些不成体系的小活动,与经济资助工作相比,感恩教育的规范实践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三、在资助工作中重塑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

1.建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感恩约束机制

感恩教育的实现要经历识恩——知恩——报恩三个阶段。感恩的最终实现要以具体的行为方式来表达,报恩要以识恩和知恩为前提,感恩的意识和情感最终要外化为感恩行为,即将感恩的心理和意识情感外化为报恩的现实行动。要实现这一过程,一方面依赖于受恩者自身道德水准的高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感恩意识要落实到具体的感恩行为,需要一定的机制作为中介来加以保障,而制度就可以充当这样的中介。世上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能一味付出不享有权利。任何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享受权利,这是社会秩序顺利运行的基础。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资助体系大多是无偿帮助。这种资助体系让很多贫困大学生获得了救助,使他们摆脱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困窘,但却没有规定他们应尽的义务,造成大部分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感恩意识淡漠。我们不赞成高校在资助过程中给学生套上道德枷锁,但是也反对大学生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行为。我们要通过伦理约束、制度约束和法律约束来实现资助体系中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2.将感恩教育渗透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1)在贫困生认定中倡导感恩教育

高校每年度实行一次贫困生认定工作。进行认定时,学校要在政策上体现特定的感恩导向,申请者在提出资助申请时,几乎每项申请都是以填写表格为开端,申请表格是作为判断其是否获得资助的主要依据之一。感恩教育要抓住填写表格,提交资助申请的教育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知恩,把申请理由中是否有感恩的意愿作为是否给予资助的重要参考,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的前期知恩、感恩,使学生在申请之初就建立独立自强的信念。

(2)在资助评审过程中灌输感恩教育

资助评审的标准、导向是开展感恩教育的基础。在资助的评审过程中,评审标准导向是感恩教育贯穿资助全过程的关键。在各项资助的评选中,评审标准应该涵盖感恩教育的方方面面,要把具有感恩意识作为评选各项资助最基本的要求或标准,评审中将感恩教育作为评审导向,要求评选的学生必须具备感恩意识。

(3)在资助结果落实后巩固和强化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要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德育体系中,在资助结果落实后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3.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感恩教育实践

当代贫困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自立意识。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如果只是一味地提供无偿救助,反而不利于其健康心理和感恩意识的养成。而如果能提供一些实践机会,让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仍然是资助工作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手段。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单纯的物质资助正在有意地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勤工助学岗位的增多,这也是感恩教育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资助中心每年为贫困学生提供几百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劳动去获得相应的报酬,或以无偿劳动作为一种手段去实现对社会的报答,这正是培养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此,劳动已超出了其原有定义,更多地代表了对贫困大学生能力和道德素养的肯定,这必然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感恩教育不仅是让贫困大学生懂得回报,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我们应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各项资助的必备条件,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的,让他们在接受帮助的同时自觉地将爱心传递下去,才是完美人格的实现。

[1]〔德〕石里克.伦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潘懋元,王伟康.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8).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

[5]魏良友,张赞平.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5,(3).

[6]李元卿.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5-17.

[7]黄文利.浅议大学生感恩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G641

A

1673-0046(2011)10-0117-02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