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

2011-08-15吴涯雯曾静贤陈友权张双全陈郡兴谭秀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差错循证风险管理

吴涯雯 曾静贤 陈友权 张双全 陈郡兴 谭秀华

国际公认“医疗风险无处不在”[1]。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致残或其他功能损害,给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还会增加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影响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声誉等。医院麻醉工作关系到广大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加强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麻醉风险管理是指麻醉科室对现有和潜在的麻醉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有组织、有系统地减少麻醉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不断提高麻醉质量,提高医疗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疗风险教育是指医务人员风险意识教育培养在医院的风险管理中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关系到风险管理的成败。

医疗风险教育面向医院全体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将可明显地提高风险预控的灵敏度和范围。医院实施麻醉医疗风险管理是要尽可能地减少麻醉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另外,还应考虑防范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2 目前国内外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现状

国外医院医疗风险(包括麻醉学科)的管理及组织结构的构建研究起步较早,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例如,英国自2000年开始,7年间国家卫生服务中心(NHS)的预算连翻两番;成立国家患者安全中心(NPSA);建立国家不良事件和近似差错分析处理系统;针对主要问题和重要高危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的措施,明显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2]。美国自2000年,经过5年改革,在增强公众医疗差错意识、建立患者安全中心、制定医疗安全执行标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差错报告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完善的医疗风险监管机制[3]。加拿大于2001年成立国家患者安全指导委员会,依托医疗相关机构如医疗保健协会和卫生事业监督委员会等,通过建立和改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收集和发布相关信息、制定具体措施、与医疗组织和机构进行沟通、交流,分享最佳患者安全医疗行为和模式,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卫生专业人员,完善法律法规程序,增强公民医疗差错意识等途径在医疗风险防范、患者安全保障和医疗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4]。日本由健康、福利和劳动部全权负责卫生保健质量提高工作,通过成立卫生保健质量委员会,牵头定期举办患者安全研讨会,建立报告系统,促进形成安全的医疗环境,在卫生保健领域使用计算机系统等措施以防范医疗风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5]。

我国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组织结构的起步较晚,目前医疗风险管理现状仍不是很不完善,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国外特别是英美等国的麻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对我国建立和健全麻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比如我国要建立严格的手术准入制度,加强医院麻醉风险事件的报告,建立全国共享的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相关麻醉医疗法规等措施,建立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符合我国医院麻醉学科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医疗麻醉行业是属于技术含量高、风险高的领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健康意识的增强,有关手术患者的麻醉风险管理、质量保证和患者安全等问题,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现阶段我国医院都纷纷提出了实行麻醉医疗风险教育与管理,然而还没有一套有关麻醉医疗风险教育与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麻醉风险管理、风险意识教育、质量保证和患者安全是从其他管理行业引入的新理念,是降低各种麻醉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不良甚至严重不良医疗事件的重要举措[6-12]。

3 加强医院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的措施

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结合上述对国外英、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对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试行采取以下措施,以进一步防范麻醉医疗风险:

3.1 普及和加强公众的麻醉医疗风险、患者安全意识教育,支持和开展患者安全研究,确定麻醉风险发生原因,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范,同时,建设患者安全经验交流平台,做到有的放矢。

3.2 建立医院检查审核制度和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以及实习医学生有关医疗风险知识的临床教育,例如,对已发生的麻醉风险事件,是最好的风险教育素材,可利用其向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吸取教训,防范于未然。

3.3 成立医院麻醉患者安全中心,专职管理患者安全。其中主要任务包括:①对麻醉紧急事件和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②鼓励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报告不良事件和近似差错,并主动与他人分享工作经验;③分析和发布不良事件信息,监测、追踪医疗差错并采取相应措施,从临床差错和近似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防范于未然。

3.4 加强麻醉药品监控,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减少药物差错。

3.5 利用计算机麻醉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实现麻醉记录自动化,使麻醉医生有更多的时间监护及治疗患者,促进麻醉科的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3.6 选择高风险环节领域,例如,鞘内注射、药物差错作为重点防范试点,并分别制定了风险控制的量化指标,采取针对性措施,研究示范,同时,应用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总之,医院麻醉工作关系到广大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加强麻醉风险管理及教育可提高手术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1]赵明钢,柳琪林,等.加强我国医疗风险监管,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中国医院,2005,9(5):24-26.

[2]马彬,杨克虎,刘雅莉,等.英国医疗风险监管体系的循证评价及其对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的启示-关注患者安全,预防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7):514-522.

[3]杨克虎,马彬,田金徽,等.美国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现状及绩效的循证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6):439-450.

[4]田金徽,杨克虎,马彬,等.加拿大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的循证评价-整合全国卫生资源,建立患者安全体系.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12):897-904.

[5]杨克虎,马彬,田金徽,等.日本医疗风险监管体系评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1):67-70.

[6]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7]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Gravenstein N,Kirby RR.Complications in anesthesiology.2nd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1996.

[9]连斌,黎爱军,樊震林,等.医疗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体系构建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09-312.

[10]王焱林.重视麻醉安全,防范麻醉风险.中华医学杂志,2005,29(2):73.

[11]许苹,杨兴辰,樊震林,等.医疗风险管理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13-316.

[12]余震,张亮.医疗安全管理新理念的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1):728-730.

猜你喜欢

差错循证风险管理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