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2011-08-15洪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弥漫性边缘胰腺炎

洪琼

急性胰腺炎(AP)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情较轻,预后好;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则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不仅表现为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涉及多个脏器[1]。如果处理不当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提高诊断率,及早治疗,减少误诊,对于临床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为24~67.4岁,平均为(34.4)岁,大部分有烟酒不良嗜好或高脂肪饮食,发病时间为2 h~3 d。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发热等。体征主要表现为低血压,肠鸣音减弱,上腹压痛及黄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的3倍,尿淀粉酶中度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暂时性血糖升高。本组患者经过手术确诊13例,其他均由CT或是由临床症状结合腹部穿刺得以确诊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GE-LOGIQ3、GE-VIVID7、迈瑞DC-6、西门子亚当B超仪器,探头频率为3.5~5.0 MHz。常规取平卧位、侧卧位及半卧位,经腹部横切或纵切、腰背部等部位检查,若遇肠道有气体,导致胰腺显示不清时,应采用经左侧脾侧区冠状面的检查。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胰腺周围、网膜间隙以及胸腹腔有无液体等情况。胰腺增大的标准以头部厚径大于3 cm、胰体和胰尾厚径大于2 cm来判断,正常的胰腺回声稍高于肝脏组织,回声较为均匀一致,呈点状,边缘光滑。常规检查肝胆胰脾肾及胸腹腔。

2 结果

46例中,超声诊断为急性胰腺炎42例,漏诊4例。46例中,急性水肿型31例,超声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界清晰、实质回声减低;急性出血坏死型11例,超声表现为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减低且不均匀,胰腺周围积液。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最常见的多发病,是胰酶消化胰腺自身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2],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病理分型为两种类型:即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水肿型病变较轻,约占80%。少数可发展为出血坏死型,出血坏死型较少见,病情凶险急剧,常并发休克[3]。急性胰腺炎常由胆道疾患引起。

本组患者其声像特点为:胰腺体积、形态的改变,多数呈明显肿大,多为弥漫性肿大,少部分为局限性肿大,常为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所导致,对在胰头部肿大者应与肿瘤加以区别,也有少数胰腺炎患者的胰腺体积不肿大,应结合其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查综合诊断。边缘回声多数毛糙,胰腺轮廓显示不清,少数呈光滑;实质回声部分可呈弥漫性均匀性的减低。亦可呈局限性回声减低或是回声增强,主要由于胰腺实质内出血有小凝块形成,同时由于胰腺小叶周围和腺泡间纤维增生而导致光点分布不均:极少数实质回声无明显异常改变。本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边缘分解清晰、低回声较均匀;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回声不均匀,有的呈蜂窝状胰腺的包膜连续性中断,在肝肾隐窝、盆腔、甚至整个腹腔内见到液性暗区,而水肿型胰腺炎没有积液,这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与水肿型胰腺炎最根本的区别[4]。胰腺的自身消化和局部渗出均可并发胰周积液。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情相对较轻,不伴出血,渗出量也较少,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重,胰腺发生广泛性的坏死,伴有出血,渗出也较多。少数急性胰腺炎,只可探及气体全反射回声,不能显示胰腺声像,这就造成超声检查困难,此时应采用CT及其他实验项目配合,进行综合诊断。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9-1209.

[2]鲁树坤.现代超声诊断学.第1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422.

[3]钱蕴秋.超声诊断学.第1版.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7:398.

[4]周秀云,李青松,任全刚.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6):425-427.

猜你喜欢

弥漫性边缘胰腺炎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创伤后不合并血肿的弥漫性脑肿胀中的应用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体会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