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1-08-15郭杏容刘丽黄慧玲冯翠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低血糖胰岛素

郭杏容 刘丽 黄慧玲 冯翠霞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造成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与高血糖状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严格控制血糖显得尤其重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达到严格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目前最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1],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最先进手段,能有效延缓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采用美国MiniMed712胰岛素泵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使血糖迅速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消除了高糖的毒性作用[2],降低了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同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科住院选用美国MiniMed712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在28~70岁之间,已确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13 mmol/L,餐后2 h血糖>16.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7%。

1.2 方法 采用美国MiniMed712胰岛素泵,选用赖脯胰岛素,根据患者体重计算出胰岛素总量,通过皮下针头,24 h持续输注基础量及三餐前追加大剂量。50%用于24 h基础量,基础量设为6段,以夜间胰岛素量为最低,早晨的胰岛素量最高,其余50%用于三餐前大剂量,分配到三餐前,根据血糖及病情调整用量,连续强化治疗7~14 d。

2 结果

60例糖尿病患者经过7~14 d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46例血糖理想控制(空腹血糖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7 mmol/L)。14例血糖较好控制(空腹血糖4.4~8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随访一年,38例为理想控制,22例为较好控制,本组病例用泵期间出现1例无法输注的情况,为置泵周围皮肤红,无折管或堵塞,2例有低血糖症状。

3 护理

3.1 胰岛素泵安装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对治疗过程的认识对糖尿病的控制有着很大的影响[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病情长而并发症多,做好糖尿病教育和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教育是治疗、预防糖尿病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可以缩短护患之间距离,提高患者治愈率[4]。胰岛素泵为引进的新技术、新治疗方法,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这种新的治疗方法缺乏了解,必然会产生许多顾虑:①使用胰岛素泵是否会成瘾,产生依赖;②针头埋于皮下是否会感到不适,胰岛素是否过多或过少输注或无输注;③携带胰岛素泵是否方便;④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是否有效。护士首先根据患者的职业、性格、经济状况等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其重视病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使机体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计划。

3.1.2 操作方法 ①患者准备:指导或协助患者沐浴更衣,清洗皮肤,以防置管部位发生皮肤感染[5];②用物准备:MiniMed 712胰岛素泵、持针器、输注装置、储药器。治疗盘:赖脯胰岛素、75%酒精、棉签、透明贴膜;③护士准备:护士应掌握胰岛素泵的知识,降糖的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报警的识别及处理;④方法:提前15 min从冰箱取出赖脯胰岛素,使胰岛素温度与室温相同,避免产生太多气泡;⑤操作前检查胰岛素泵的性能,电量是否充足,各管连接是否正确,输注管是否通畅;⑥调节胰岛素泵各项参数;⑦储药器:将储药器进行润滑;抽取胰岛素,排气;将储药器与管路连接;⑧将胰岛素泵进行马达复位,⑨按屏幕提示,将储药器放入泵内,按住ACT进行手动充盈,直至针尖露出液体;⑩选择注射部位:腹部、臀部、大腿外侧或手臂外侧。指导患者取平卧或坐位,首选腹部(避开脐周4~5 cm以内的区域),孕妇则选择臀上或上臂外作为输注部位。穿刺方法:用75%酒精局部消毒三次,自然干燥,透明贴膜贴紧皮肤,左手捏紧皮肤,针头即快速刺入皮下,针芯拔出,再用透明贴膜固定,追加0.3 U/0.5 U定量充盈,并将胰岛素泵置于胰岛素泵专用袋或腰带或裤袋处,观察患者情况。

3.2 胰岛素泵安装后护理

3.2.1 定时监测血糖 置泵后每日监测血糖8次(即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及凌晨3:00)为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每日根据血糖值调整大剂量。血糖控制目标值以空腹血糖4~7 mmol/L,餐后2 h血糖7~10 mmol/L为宜。观察有没有低血糖的发生,置泵后(3~7)d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易发生低血糖。做好患者教育,告知患者低血糖的症状,护士密切观察,及时指导患者适量加餐,并让患者掌握自救方法,确保患者安全。

3.2.2 预防感染 输注部位皮肤护理:密切观察输注部位有无红肿、渗液、出血、针头脱出等,一般情况下5~7 d换一次输注部位和输注导管,在同一部位埋置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的危险,还会降低胰岛素的吸收和敏感性,影响治疗效果。新穿刺点距上一次穿刺点应相隔2~3 cm以上,如有局部不适给予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3.2.3 胰岛素泵的管理 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每班护士密切观察泵运转情况和胰岛素的剩余量,交接班时仔细检查输注管路有无打折、接头处有无松脱、皮肤有无红肿等。尤其在晨起、睡前和任何血糖升高时更应仔细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责任护士每天检查泵的各种参数的准确性并根据医嘱进行调试。胰岛素泵为贵重仪器,指导患者保护并珍惜胰岛素泵。平时可将泵放于胰岛素泵专用袋或腰带或口袋中,当沐浴、检查(MR、X光、CT等)时,应将泵分离取下,但不应大于1 h,沐浴或检查后应立即装上,防止胰岛素泵失效。

3.2.4 胰岛素泵故障处理 正常胰岛素泵显示屏只有一个-iniMed的英文字。当胰岛素泵显示屏左右两边各出现3个空心圆圈,即表示泵仍继续运作,显示屏最常见的是出现“电量不足”或“低剩余液量”的字样,需及时更换电池或胰岛素,故障即可消除。当胰岛素泵显示屏左右两边各出现3个实心圆圈,即表示泵已停止运作,显示屏出现“无法输注”的字样,如胰岛素输注中断,短时间内可出现高血糖,如处理不当引发导致DKA。可指导患者平卧,检查输注管路是否扭曲,置泵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疼痛、化脓,如有则需重新置泵。如无上述症状可轻按置泵周围皮肤或重新置泵,故障即可消除。

3.3 饮食护理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生长发育及生理需要制定总热量,营养成分结构合理均衡,分配恰当,定时定量,多饮水,宜清淡少盐,并限制饮酒,避免进食粥及肠粉。每次餐前追加胰岛素后方可进食,以防发生低血糖,保证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有效性。

3.4 运动护理 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讲解运动治疗的重要性,运动形式、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疾病、身体状况、血糖及生活方式。指导患者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最好15~30 min,如血糖控制欠佳时,可适当延长至60 min。运动时间宜在餐后1 h进行,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不宜做剧烈、幅度较大的运动,如游泳、打篮球等,以免泵管脱出。

3.5 疾病知识教育 利用小册子、宣传栏、一对一口头讲解及小讲课等方式向患者宣教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向患者讲解胰岛素泵特点,即它可避免每日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且泵可以随身携带,餐前胰岛素的给予非常方便,使工作、生活更加轻松,消除了患者担心每天24 h带泵引起的生活不便,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更加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6]。并实行一对一告知,日常保健,血糖的检查方法,低血糖临床症状及应急的处理方法等。

3.6 护士技术培训 要求护士要熟悉掌握泵的操作知识,包括胰岛素泵的降糖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报警的识别及处理。

4 讨论

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的胰岛素的生理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能持续24 h的输注基础胰岛素可抑制肝糖生成,从而使夜间和两餐之间的血糖平稳下降,餐前追加胰岛素是控制餐后血糖高峰,由此获得稳定的血糖控制,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克服黎明现象,保持全天24 h血糖接近于正常波动,从而有利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简化护理操作流程。本组60例患者经过了(7~14)d的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血糖基本能控制在正常水平,效果满意。本人在护理工作中体会到,护理人员熟悉掌握泵的操作知识,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不仅能增加患者的信心,同时使治疗顺利进行,充分发挥胰岛素泵的最大作用。所以,综合护理是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最佳保证。

[1]许曼音.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84.

[2]彭新华.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的作用.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1:23.

[3]范丽风,潘长玉,田慧,等.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9-252.

[4]李小萍,陈虹,姚正云,等.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29.

[5]毕学芳,胡江明.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

[6]邓行爱,郑耀珍,等.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低血糖胰岛素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