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6例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2011-08-15雷亚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伤情气胸急诊科

雷亚丽

多发伤指单个致伤因素引起的多系统或多器官的严重损伤(至少要有两个器官有严重损伤),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临床上稍一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进行急救护理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生命的关键[1]。本院急诊科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了程序化、规范化急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56例多发伤患者,男98例,女58例;年龄 15~72岁,平均35.5岁。车祸伤82例,刀砍伤48例,高处坠落伤12例,钝器伤10例,其他4例。受伤时间:伤后至接诊时间为20 min~4 h。以颅脑伤为主者65例,胸部伤为主者14例,腹部伤为主者36例,脊柱、骨盆伤为主者6例,四肢伤为主者35例;其中合并意识障碍36例,合并休克78例,合并呼吸功能衰竭、低氧血症36例。本组156例中,经急诊抢救0.5~2 h后行急诊手术82例,痊愈126例,治疗好转22例,抢救无效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94.9%,死亡率5.1%。

2 急救护理方法

2.1 迅速有效地评估伤情,及时作出护理诊断 接诊护士应简单有效地询问伤情,并按照ABCDE(A.呼吸道;B.呼吸深浅、节律、频率;C.脉搏、血压、末梢循环;D.神经系统;E.肢体活动无畸形)程序迅速对伤情作出初步断,作出护理诊断。

2.2 保持持呼吸通畅,维持有效通气。观察伤员口唇有无苍白或紫绀,胸廓运动是否对称,有无反常呼吸运动等。迅速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血凝块等,根据情况给予鼻咽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作气管内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于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患者,立即封闭开放性气胸,并协助医生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术准备。

2.3 迅速开放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对多发伤患者到医院后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大的静脉行穿刺置管,以利于提高输液速度。同时留取血标本,查血型、配血及必要的血液检查,为防止失血性休克、手术等做好准备,给予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以观测组织的灌注量。快速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节滴速。

2.4 妥善处理出血伤口,及时控制活动性出血。抗休克的同时,及时控制活动性出血,如采取敷料填塞 、压迫 、包扎,止血带、止血钳止血等。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重创伤患者常为多个脏器损伤,病情重,生命体征变化快,护士应尽快给伤者接上心电监护仪,根据病情需要对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分别进行监测。

2.6 分工协作,建立急救绿色通道。抢救患者时,应分工合作,做到抢救有序合理而不慌乱。根据伤情立即决定由相关科室医生前来协诊及抢救,需急诊手术治疗的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由急诊科直接送入手术室的绿色通道,争取手术抢救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3 体会

全身严重多发伤涉及到多部位、多脏器损伤,伤情严重复杂,伤后多因窒息、严重脑外伤、大出血、休克等,导致死亡率高。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直接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因而急诊科早期救治伤员的质量和速度,甚至是决定患者生死存亡和顺利康复及终生残废的关键[2]。急诊抢救工作中的体会如下:①科学规范、合理有序的急救护理是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如我们采取的甲乙丙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即在抢救中甲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乙护士负责循环系统,丙护士负责对外联系,做术前准备,补充急救物品、药品,通过为采取科学规范的分工制度,使各项工作同时穿插进行,且有条不紊,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②熟练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重创伤的急救水平,主要反映在“反应”(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上,接诊抢救应分秒必争,争取在“黄金1 h”内使伤员的生命体征平稳[3],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熟练的各项抢救技术,在接诊后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慌,快速、准确地实施各项技术操作,提高抢救效率.③重视心理护理。严重多发伤均是意外伤害,患者缺乏心理准备。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同情患者,对情绪激动患者应耐心、细致的解释与安慰,使患者产生信任感,消除顾虑,配合救治。

[1]李学霞,杨春霞.严重多发性创伤74例的急救护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22):2040.

[2]陈金梅,黄玉林.7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3):356-357.

[3]路江玲.68例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体会.华夏医学,2003,16(2):251-252.

猜你喜欢

伤情气胸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