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6例临床治疗与分析

2011-08-15丁玉辉赵清臣樊立明刘慈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骨块髋臼股骨颈

丁玉辉 赵清臣 樊立明 刘慈英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由于治疗不当,常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将终身残废[1]。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0~45岁,平均35.2岁;左侧6例,右侧10例。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4例。合并症:合并股骨颈骨折和髋臼后壁骨折者1例,同侧胫腓骨骨折2例,对侧多发性肋骨骨折2例。16例股骨头损伤均为有移位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0 d,平均5 d。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持续硬膜外麻醉,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屈膝屈髋并内旋髋关节使之脱位,骨折块留在髋臼内与关节囊或股骨头圆韧带相连者,尽量保留其连续性,清除关节腔内及骨折块上的积血,直视下将较大骨块严密对位,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在骨块中心用合适钻头钻孔,旋入可吸收螺钉,置钉方向尽可能由骨折块垂直骨折线,以增强其固定力度,必要时旋入2~3枚,用埋头器使钉尾内陷,以保持股骨头关节面平整。骨片较薄和较小者我们采用福爱乐医用胶(FAL)细心涂抹原位粘附,尽可能恢复股骨头的圆滑平整。股骨头压缩骨折者,将压缩部位软骨面撬起至解剖复位,缺损部分采用自体大转子松质骨填塞充实,选用FAL胶粘附后,旋入可吸收螺钉加固。合并股骨颈骨折者用钛质空心钉内固定,髋臼后壁骨折行重建钢板固定,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修复外旋肌群,逐层缝合切口。

1.2.2 术后处理 术后持续胫骨结节牵引4周,应用抗生素7~10 d,低分子肝素抗凝7 d,负压引流2 d,4周后开始不负重主动关节活动,8~12周后根据X线片及髋关节疼痛情况决定负重行走。

2 结果

本组16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摄X线片示:股骨头圆滑,骨折块均得到解剖复位。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X线检查髋关节间隙、股骨头形状、头臼吻合;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步态、负重情况、疼痛等综合评价:优8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可吸收螺钉断裂、异物反应、骨块移位、深部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损伤机制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多为较强的间接暴力所致,可单独股骨头骨折,亦可合并髋臼或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损伤分为劈裂骨折和压缩骨折[1]。前者为骤来暴力作用于下肢,使股骨头和髋臼后上缘产生猛烈撞击,股骨头骨折线呈冠状面走行或伴有髋臼后壁骨折,此时关节囊和后壁骨折块仍相连。后者为股骨头撞击髋臼壁所致股骨头压缩凹陷,表现为股骨头松质骨压缩和关节软骨面塌陷,股骨头凹陷为股骨头的血管损伤和细胞直接损伤死亡[2]。

3.2 影像学技术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技术是骨质损伤的主要检查方法。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髋关节正位、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X线片是股骨头骨折的首选检查,可提供比较准确的诊断依据[3]。CT扫描则能明确骨折的部位、移位、关节间隙内有无骨碎片等情况,提高诊断率[4]。CT图像三维图像能重建骨盆立体轮廓,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折块的大小、形态及移位情况,对骨折分类、手术指征、手术方案设计及内固定方法选择等具有较高价值[5]。本组患者常规作CT检查,部分行三维CT重建,无1例漏诊。

3.3 内固定材料选用 可吸收钉为聚乙交酯(PGA)和聚丙交酯(PLLA),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植入人体后可自行发生力学变化,产生收缩力量而起到自动加压作用,增加了固定强度;其力学强度平均可保持半年,符合骨折愈合时间,且在体内12周后机械强度逐渐减弱,应力逐渐转至骨组织,减少和消除应力遮挡,有利于骨折愈合;且无金属刺激和腐蚀作用;骨折愈合后无需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减小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后患者行放射性影像学检查,不干扰其图像真实性及清晰度。福爱乐医用胶(FAL)近几年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约2~6 s即可固化成膜,形成网状结构,具有牢固的拉力作用,体内喷涂使用2~4周降解,降解物为无害小分子,吸收排除体外。股骨头骨折小的骨碎片和骨块小于股骨头1/3者,在诸多文献上主张切除,我们采用福爱乐医用胶准确粘附每一骨碎片,最大限度地恢复了股骨头的圆滑性。

总之,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损伤。切开解剖复位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万仲梅,张艺平,申明高,肖军德.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与髋臼骨折的体会,2008,21(9):672-673.

[2]曹启勇,吴新宝,朱仕文,等.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损伤的诊治.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11):1012-1014.

[3]王树金,李云龙,陈建红,等.后侧入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医学杂志,2004,7(1):56-58.

[4]刘璠,保国锋,朱文铎,等.不同影像学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价值.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4):310-313.

[5]王纲,李绍林,裴国献.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治疗中的作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0),1092-1095.

猜你喜欢

骨块髋臼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关键骨块技术联合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3例
可吸收缝线结合Nice结在长骨干骨折游离骨块中的应用
改良关节镜双袢法Latarjet术治疗严重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