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的实践性本质及其当代意义

2011-08-15朱荣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朱荣英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一、“三化合一”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创新的历史抉择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化合一”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创新的历史抉择。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不仅在全世界无产阶级面前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第一个详细的实践纲领,而且为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对之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政治立场与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与近代以来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救国道路而作出的必然选择。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始开技术层面的变革;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生产关系,始开经济领域的变革;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了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经济领域推进到政治领域,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始开制度层面的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参照欧美经验,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建立体制完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治国方略。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仅学习西方理论而且付诸实践,他们建立过团体、组织过政党、实行过变法、发动过革命,但都失败了。这在客观上为人们接受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思想土壤。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然而,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这里,有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具体实际即中国国情的问题,也有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原理的问题。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实际问题”[1]。这就需要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从而使之具有中国作风、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要使中国革命经验与历史文化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中国传统与历史文化的现代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运用、在创新中发展。这种科学创新,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需要。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与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并深刻总结了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分析了中国社会历史和民族的特点,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把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和异民族语言变成了中国民族形式和本民族语言,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创新表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与方针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进行了第一次历史性总结。[2]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新,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社会新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则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条件。它抓住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中国革命和怎样进行中国革命的问题,在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内容、动力、领导、前途、步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治军治国等多方面的完备的科学创新体系。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第一次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以及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借鉴,构成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构成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而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它所提供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和回答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则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与理性基础。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边疆,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的智慧结晶。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以及一系列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到了又一个新阶段。19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如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更为突出、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来的强大冲击波等,这些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这些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而新时期党的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一些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差,一些党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膨胀,消极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甚至被丢掉等,这些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现实依据[3];而我党由过去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由过去受到外部封锁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对外开放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种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带来的高难度历史课题,要求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法理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又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又一次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全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它针对的是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整体适应了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新环境和新条件。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旨在使我们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提高全党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立足我国新世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旨在使我们从容应对经济体制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革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正确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方向与阶段特征,激发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广阔空间,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领域,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立足于科学总结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借鉴,旨在使我们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吸收并利用世界各国发展的先进思想与实践成果,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顺利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它在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整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上,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的发展原理,全面体现并深化了我党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的核心内容与理论特质;科学发展观在各个方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品格,从现代发展理念上验证了我党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与科学实践观的内在统一,再一次丰富发展了我党的科学创新体系。[3]

我党9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90年的传播史、运用史、实践史,就是它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史,也是它科学地实现“三化合一”的创新史[4]。更重要的还在于,我党的理论创新是一种立足于实践的科学创新,她不断求立足国情、与时俱进、把握规律、开拓进取之真,务以人为本、执政兴国、科学发展、促进和谐之实,使我们的思想行动符合时代要求、人民期望,真正赢得并见证于时代与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其发展依据是实践,其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也就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实践创新过程也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旨在及时回答当代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科学指导。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以新思维、新方法对之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努力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吹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号角,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二、植根实践沃土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创新的现实诉求

从学理上看,作为一种集时代智慧、实践升华、科学总结为一体的创新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势必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获得重大发展,其彻底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脱离实际的抽象思辨体系,更不是不结果实的精神花朵,而只能是永远面对现实世界、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课题并科学总结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创新体系;实践性、开放性决定了它不是什么宗派主义体系,更不是什么狭隘经验主义学说,而是在实践中生成又在实践中发展的“实践唯物主义”;坚定的革命性、批判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什么故步自封的僵化体系,而是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并根据时代变化、实践发展和科学进步而不断革故鼎新的“文明的活的灵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探索中不断获得新的力量、采取新的形态、获得新的生机。正是由于它自觉植根于时代和实践的沃土并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科学创新,它才能成为一种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创新体系,并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非但没有结束真理反而开辟了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广阔道路。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创新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获得其科学性和革命性之统一的,它能够把严格的科学性同鲜明的革命性紧密结合。换言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不是任何新的提法、新的论断、新的举措、新的概括都可以称为思想创新的,只有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上不断开拓新领域、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做法和旧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作为一种创新体系,它在任何时候都不去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它也从不主张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而只希望在紧密结合实际中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在笔者看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之做出变革;只有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及其发展规律,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同它的现实生活基础生动地结合起来,不断实现科学创新。[5]诚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多种实践、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最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一切都向当代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考验,使得我们必须在坚持其理论原则和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在与马克思主义原生态的理论观点保持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前提下,按照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化合一”的创新机制对之进行科学的当代构建。若离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本真精神和思想精髓搞创新,就会失去根本、流于空谈;若背离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规律搞创新,就会使其迷失方向、自我消解;若背离马克思主义科学本性与实践品格,一味标新立异、空想杜撰,或者生吞活剥、食洋不化,就会彻底丢弃、消解创新;若不把理论创新服务并落实于实践创新,就会失去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与真实意义。

思入生活本源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创新的现实基础。[6]回顾党90年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不断科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历经了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基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内在要求的正确把握,我党认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正确的理论创新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而生成,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的深刻内涵就在于,强调我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时代中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结论,从而不断用新内容、新思维、新语言写出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和完善。实现理论创新,尤其是推进它的科学创新,这是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关键步骤,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形成与发展的根本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的当代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即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的发展历程,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所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始终坚持理论创新的科学性,党90年的历史经验说明,注重理论的科学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的科学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这里强调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不能停顿,不停顿就是需要大胆创新。这里强调的“理论创新”,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的生命力,在于同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够为人们认识真理指明方向和开辟前进的道路。”[7]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出现失误。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又不同于其他方面的创新,这种创新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为了进行科学的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方向;必须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勇于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革命首创精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必须自觉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新自由主义、历史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观念划清界限,从对马克思主义各种各样的错误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制约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的各种旧思想、旧做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旨在与时俱进地使党的全部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科学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抓住时代精神、把握时代特征、适应时代要求、找准历史方位,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情况变了,时代问题不一样了,解决问题的理论、思路、方法和措施也就不能不变;科学地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方针,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新规律、新趋势,并依据对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而做出我们的行动。为此,必须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创新,既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又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要求,把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统一起来,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创新正确地反映改革开放的发展规律,使我们的实践活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误入歧途和劳而无获。科学地创新马克思主义,还必须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在荆棘中开辟出一条路来,甚至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来。不开拓就走不出一条新路,不创新就达不到一种新的思想境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创新,永远在途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随着党的事业的宏伟发展,谱写出最新最美的华章。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068.

[2] 李公允.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兼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贡献[J].沈阳大学学报,2010(2):5.

[3] 朱新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科学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

[4] 朱荣英.马克思主义当代语义的虚假营造与“三化合一”走势——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整合及其未来趋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5.

[5] 顾玉平.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江海纵横,2010(9):25.

[6] 朱荣英.思入生活本源引领时代前进——对哲学与时代双向互动关系的若干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

[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82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