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输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1-08-15毛莹莹

关键词:灌输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毛莹莹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7)

“灌输”一词源于拉丁文,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就字面意义而言,汉语的理解是“输送、注入”的意思,指借助一定的物质力量达到某种目的或结果,比如输送思想、知识等,还可以形象地把它理解为“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1]。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灌输”并不是生搬硬套、把外在的理论强加于人,而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向人们传输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强化使命感。“灌输”不仅仅是指从人们的头脑外面进行理论输入,更重要的是要人们以正确的政治理念考虑和处理问题。

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上最进步、最先进的阶级,肩负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崇高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协同。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并巩固自己的政权,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定团结,就必须让人民群众坚持本阶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正确地揭示了工人运动的自发性与自觉性的关系,说明任何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都不可能自发地在人们的头脑中实现,人们也不可能自发地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必须由无产阶级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先进分子进行引导,而“灌输”先进的理论、正确的思想,则是“引导”工作的首要一环。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通过“灌输”才能成为人民群众普遍掌握的先进武器。“灌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和传播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是无产阶级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原理,也是无产阶级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2]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其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既是一个从方法到效果都需要认真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体的实践问题。“灌输论”的实质和内涵就是通过“灌输”的手段和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相关阐述

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3]在这里,马克思把哲学比喻成武器,将工人阶级掌握科学理论的过程比做“思想的闪电”击中“人民园地”,认为通过“灌输”使工人阶级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这一“精神武器”是工人阶级实现解放和自由并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然途径。恩格斯在1844年发表于英国《新道德世界》报上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灌输”的概念。当恩格斯说到社会主义在德国的传播之快简直是一个奇迹时,特别提到画家许布纳尔描绘西里西亚职工的一幅画,认为这幅画“从宣传社会主义的角度看”,“给不少人‘灌输’了社会主义思想”[4],对他向工人阶级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

1900年,列宁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党应该实现的任务就是“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5]。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灌输”的原理,回答了“灌输”的主体、客体、内容、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灌输”理论,这一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之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国共产党重视并强调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对人民群众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通过积极全面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先进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作为其行为的依据、规范和指导。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6](P511)这里“贯注”是“灌输”的同义词。1955年,毛泽东在谈及我国农村合作社的政治工作时曾明确指出:“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6](P244)因此,“灌输”是工人阶级政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从革命时期到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没有忽略对人民群众进行先进理论的教育,并结合新的实际对“灌输论”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从而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正确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方法,使社会主义的理论“灌输”更加扎实有效,深入人心。1985年,邓小平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希望党中央能做出切实可行的决定,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7]江泽民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两个武装”的思想——以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知识武装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新境界。[8]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全党的行动指南,明确在当前形势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这是对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工作的杰出贡献和发展。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9]

“灌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输”是无产阶级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有效方法。

二、当前坚持“灌输论”的必要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灌输论”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方法,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也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今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一致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灌输论”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和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我们党自始至终都十分注重对理论的掌握以及对人民群众进行理论指导和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时代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注重人民群众与理论相结合,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建设,使之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动力。“灌输论”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理论,它在以革命战争为主题的年代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以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关键时期,“灌输论”作为统一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方法,是推动我们进行理论创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证。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坚持“灌输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是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本质的东西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控制整个社会意识走向,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但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把握不可能自发产生,只能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学习等方式进行,即需要通过“灌输”来实现,要通过“灌输”来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认同,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思想基础。

其次,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学习型政党也需要坚持“灌输论”。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学习型政党,既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兴起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兴起对政党建设的新挑战而提出的新举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10]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灌输论”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灌输”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教育、学习方式相结合,把积极主动学习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想目标,实现各层级之间的互动;通过科学、有效的“灌输”途径,强化正确的理论指导,引导广大党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在全社会的形成,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以,“灌输”是创建学习型政党不可或缺的方法。

再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坚持“灌输论”。青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1]这就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不同的社会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使得当代青年在面临价值选择时遭遇了困境,加之青年自身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容易受利益、金钱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将科学的理论体系“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去,丰富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坚持“灌输论”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型政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要求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坚持“灌输论”,“灌输论”依然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同样,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也要坚持“灌输论”。

三、运用“灌输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历史性转折时期,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市场经济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巨大冲击,利益多元化和国际范围内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相互激荡的局势使得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受西方相对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学者公开发表“灌输过时论”,认为“灌输论”是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理论,“从外面灌输”的思想是在无产阶级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现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灌输论”已经过时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灌输论”是革命年代的产物,是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者为培养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而产生的,如今是和平建设时期,时代主题和时代条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灌输论”已经无用了。这些观点曲解了“灌输论”的本质和价值,极大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面对前所未有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不仅要毫不动摇地继承和坚持,更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在此过程中,既要注意传统方法的掌握,又要注重“灌输”内容、形式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应该认识到,如今“灌输”客体已不再是革命时期没有知识的无产阶级,而是有思想、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注重“灌输”客体的层次性和主体性,因材施教

个人经历、成长环境、觉悟程度、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使社会各阶层的人群特征具有多样性。“灌输论”要求必须以人为本,从“灌输”客体的具体情况出发,使“灌输”内容、方式与“灌输”客体的年龄、职业、个性特征等相适应,与“灌输”客体的智力水平、思维水平相一致。如果以同一标准来看待所有“灌输”客体,采取相同的方式进行“灌输”,则势必造成“灌输”方式的僵化,将“灌输”变成苍白无力的说教,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时,必须考虑“灌输”对象的差异性,提高“灌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要注重“灌输”客体之主体作用的发挥,以营造科学民主的“灌输”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过程是“灌输”主体对“灌输”客体进行内容目标的引导和指向的过程,同时也是“灌输”客体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内化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过程。因此,“灌输”要改变传统的封闭、僵化、单向的特点,走向开放、多样的双向交流的民主化趋势,注重发挥“灌输”客体的主体作用,营造开放、自由、民主的教育环境,使“灌输”更加富有亲和力和影响力,更富于人性化。

2.注重“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与时俱进

“灌输”内容是理论宣传工作的坚实基础。提高“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绝对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其次,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际,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结合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增强“灌输”内容的科学性,与时俱进,突出体现时代气息的新内容,拓展新领域,扩大新视野,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时代特征。再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世情、国情,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敢于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灌输”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相结合,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注重“灌输”方式的多样性和现代性,不断创新

“灌输”方式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途径和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在“灌输”过程中能够激发“灌输”客体的兴趣,增强“灌输”客体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灌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参观访问、专题讲座、事迹报告、图片展览、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方式,改变“灌输”客体在接受“灌输”时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情况,从而增加“灌输”结果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日趋多样化,其精神需求也逐渐趋于多元。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灌输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工具和方法,覆盖广泛、快捷便利的现代传播手段如广播、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在新时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工作拓展了新的空间和渠道。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便捷性和匿名性,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新阵地和新领域。因此,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现代信息理论和网络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灌输”工作。

4.注重“灌输”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共建和谐

“灌输”结果的有效性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这就要求“灌输”主体注重“灌输”过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工作坚持到底,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另外,“灌输”结果的一致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在价值利益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社会成员之间、社会群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追求利益的方式以及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扭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此,应通过有效的“灌输”方式,运用正确的“灌输”内容对“灌输”客体进行持续的理论“灌输”,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使得各社会成员、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多样性的统一,和衷共济,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之,在以“灌输”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与规律,结合时代特征,提升学术含量,防止“灌输”内容及方式的庸俗化、经院化和低水平。此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灌输”只是途径之一。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坚持“灌输论”,还必须根据实践需要来制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整体策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在理论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当下中国实际,与人们的物质、精神权益相契合,是坚持“灌输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点。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S].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07.

[2]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14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9-590.

[5]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7.

[8]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9]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10]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11] 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7):46.

猜你喜欢

灌输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