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场作文如何快速构思

2011-08-15王光耀

中学语文 2011年24期
关键词:成文交融手法

王光耀

既作文审题之后,明确了话题、写作的方向及确定了立意以后,就该进入具体的构思环节了,那便是如何快速写出一篇既切合题意又明确表现中心的文章;而身处考境的学生,当处于有限的时间内,又受到前面很多试题的干扰,从时间及心力上,都有明显的不足,那么这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帮助他们快速成文。下面笔者就着重谈一下临场作文的构思角度,以便学生快速成文。

现在高考的话题作文,都离高中生的生活很近,或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亲身经历的,或是他们经历后心路的成长过程,或是他们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及见解,或是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总之,有话可说,不会跑出他们生活圈子之外。

那么,这时候的作文第一步就是从宏观时间的角度考虑。

(一)立足于现实

首先从自己身上想起。比如话题“诚信”,先想自己,“我”是怎样看待“诚信”的?生活、学习中,我是怎么做的?我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有关”诚信”的事……其次从亲朋好友及周围的人想起。他们是怎样对待“诚信”的?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有没有发生在他(她)们身上的有关“诚信”的事,她们的态度如何?反映了什么?再次从不同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同处事原则的人想起。不同之下,必有对“诚信”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他们是怎么看的,你又是如何看待他她们的?从他(她)身上又反映了什么……

这里,就展示了三种写作的角度。当然,它不仅能形成三篇文章:写作时,三方面也可以是交融的。诸如:我和亲朋好友的对比中可以形成一篇文章,不同职业的人的对比中亦可形成一篇文章……

(二)立足于过去

首先从古代(1840年之前)想起。古代——你初中课本上的,高中课本上的;课外阅读来的;从其他渠道知道的——他们是如何对待“诚信”的,言行上怎样表现的,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及人生的境界;其次从近代史(1840—1919)想起。材料来源依然是课本及课外。再次是从现代史(1949—20世纪末)想起。材料来源同上。他(她)们都怎样对待“诚信”的?每一个时期人们的风貌又是如何的?通过“诚信”又反映了什么?

(三)立足于未来

这主要基于你对现在社会的不满或是对现在充满了信心,于是对未来进行展望。或是借助未来嘲讽现在,警告世人,表达忧虑,倾诉愤慨;或是借助未来展现美好的前景,增强人们的自信心,鼓舞斗志……那么未来的人怎样看待“诚信”?是怎样诠释“诚信”?表达了你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态度?

补:这里还要补充进外国作家或是外国人或是作家笔直下的人物,这些都可以展现话题,并通过他们可以对比心理特点、做事方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二步可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

(一)利用想象手法

想象就是根据脑中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两个方面进行想象。A、人类社会,可以先从自身想起。未来的我,回到古代的我(还可设想,我与某某人对面对话等等),现实中不同于现在的我,化身为自然物的我,化身为他人的我(第一人称手法)是如何对待“诚信”?如何借助我,展现”诚信”的?又反映了什么?可以从他(她)人想起。未来的(古代的、现实中的)处于一定时期一定身份、职业的他(她)们又是如何面对“诚信”的?又表现了什么?通过他(她)们,又再现了你的什么观点?这里应该着重谈的就是想象历史和重造历史,利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等重新创作成文,比如“心灵的选择”一文,有的同学以第一人称写岳飞,写了他拿到十二道”金牌”之的选择;有写”唐伯虎之梦”的;有写”昭君的选择”的;有写”刺秦”的;借助于课本材料,也会对你大有裨益的B、自然界,可以从飞禽走兽,山川草木,日月星晨等等想起,让它们具有人的思想,它们是一面镜子,通过它们反映人类社会,反映现实,反映世态,反映人情。

(二)利用你看过的小故事,从叙议结合的手法考虑

这是一种散文性质的议论文。诸如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位置不能左右价值》、《记与忘之间》,但这里的精华应该是议论的部分,这里是体现人观点的部分,展现你个性的空间。这里的故事可以来自你的课本或是课外。

(三)利用书信体、日记体或是小标题式

书信体可以直抒胸臆,日记体式及小标题材式不仅便于直抒情感,还可以集中话题,不会旁出枝节,便于表现中心;这样还是可以从自身或是他人或是采用想象手法来作文。

第三步,从以上的构思中找一种利于你表达的,便于你把握的,更是有话可说的来写作。应该说,这里提供了两个角度之下的很多种写法。当然,它们的写作并不是独立的,或是互不交融的;诸如第二个角度之下的第三点就可以和其他的许多角度交融来成文。

尽管文中罗列的是林林总总,但只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一个这样的写作思维过程,他就能快速找到切入点,找好角度,很从容地写出一篇文章。笔者以为只要找好这根线,不论事情怎样的纷繁复杂,学生都会游刃有余的。当然,至于用什么样的文体,什么样的语言,学生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这里,还应注意的就是发展等级,也是不容忽视的,写出来的或是立意见长或是文采见长或是材料见长或是有创新……

下面依据高考作文来实践理论部分:

2004年上海卷高考试题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1000字左右。 (3)不要写成诗歌。

猜你喜欢

成文交融手法
篆刻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层递手法
真美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成文昊设计作品
交融的独特优雅